|
|
|
|
第一节 桥梁 凤翔县境内有千河、雍水河、横水河三条水系。历史上全县创修中小桥涵14座,其中土桥7座,木桥一座,石桥6座。现仅存石桥2座,余均塌陷无存。 塔寺桥 位于县城东塔寺河上,始建于明洪武初,黄土夯筑而成,名“凤鸣桥”。清顺治三年(1646),知府王赞圣、邑人周承尧和贾文等募金于民,改建为石桥,以募捐建桥之意更名“博济桥”。道光二十年(1840),桥倾塌重修。以桥在塔寺河上,取名“塔寺桥”。 桥面为长方形,结构为长2米,宽与厚各0.4米的石条砌成。桥下三孔,中孔高7米,边孔高6米,跨径5米。南北两岸河堤约百米长,为石条砌成。桥面设计三轨,中轨人行道;两边马车道。负荷均衡。在建筑艺术上,独具匠心,有民族风格。桥左右两侧,各排有石栏杆24根,柱顶间隔刻有“猴子抱桃”、“狮子戏球”、“金瓜”、“仙桃”。石柱间嵌有长方形石板,镌刻“水牛卧波”、“玉兔探月”、“金凤展翅”等禽兽图案。形象雅致,栩栩如生。各柱下面,相互间刻有几何图案的长方形石条连接。桥洞门额,南边刻“远岸垂虹”、“长堤饮马”,北边刻“千秋石柱”、“万古金梁”。桥东西两端,竖高约1.5米,宽0.7米,厚0.3米的石碑四通,面东凹刻“通津”、“利济”,面西凹刻:“正直”、“平荡”。皆系当时知府豫泰手笔。 此桥设计科学,形式雄壮,涵洞似虹,质体坚固,为清代凤翔较大的建筑工程之一,驰名陕、甘、宁、青等省。往来客商游幸者过此,无不到此小憩观瞻,数桥柱,看图象雕刻,欣赏玩味。 1968年,公路部门填铺桥上车道及桥两端之凹处,铺为平面。1974年铺为沥青路面,换为水泥栏杆,中间用钢管联接,桥身巍然屹立如故。 陈村金盆桥 位于陈村镇北端,镇政府门前右侧之水沟上。街桥为单孔,石条砌成,东西向,长、宽各3米。镇北有高家、王家、老堡子、上营、四坡等沟,每逢连阴雨天,九条沟流水经此桥穿孔而过。雷雨时,沟水猛涨,辐集之处,桥孔一时难以容纳,有冲塌镇南房屋之险,而水却溢向西奔,流入街西低洼地,渗入地下,免除水患。故当地群众将此桥誉为“九龙戏金盆”,俗称“金盆桥”。现已重修,经加固拓宽,砌为石桥, “金盆桥”三字仍镶于桥孔之上。 第二节 楼阁 春秋阁 位于县城东关外(今纸坊中学校院内),座落在北魏城墙之上。经考证为清初所建。台基现高5.33米,建筑高5.8米,建筑面积55.18平方米。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顶,7朵斗拱,采取木雕与泥塑相结合,作工精巧,饰以彩绘,从雄厚中见秀丽,形成特有的风格。正面以大型石条砌成台基和台阶,整个建筑典雅美观,与东湖“一览亭”遥相呼应,是凤翔县现存唯一的高台楼阁建筑。1985年,凤翔县人民政府将此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住宅 周宅 位于城内文昌巷中段东侧,本县人通常称为周家大院。建筑座北面南,据考证为明时所建。原分左、中、右三院,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五十年代后,周宅北段四分之三面积被国家单位占用,建筑相继被拆毁,殊为可惜。现存南段面积2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9.23平方米,共15座建筑,均属砖木结构。建筑风格,有五檩重檐、退壁、穿廊、雕梁画栋。大门、中门、侧门及山墙等处,皆有细木、青石、砖雕,内容有人物故事,花卉鸟兽,镂刻精细,十分精美。结构完整,布局严谨,造型典雅,为北方典型的民宅古建——四合大院,是县内不可多见的古代民宅建筑实例。 1985年,凤翔县政府将此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宅 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的虢王乡刘淡村。始建于清初。聚落规模较大,原由四座单体院落组成。现保留两院。马宅单体院落面积较小,占地700平方米左右,由大门、二门、前庭、中院、后庭等构成西府一带典型的四合院形式。大门开在前庭一侧,二门开在中院前山墙中间。建筑考究,高脊,檐下斗拱,棂窗花门。尤其是今刘淡七队马金盛家的二门门楼,其制作方法不是常见的与中院两边前山墙连为一体的砖砌门楼,而是靠二门砖墙,用两木柱支撑的亭式建筑,高脊翘角,玲珑精妙,风格独特。附属于大门、二门及庭院、山墙等处的石、砖雕刻,有人物故事,花卉鸟兽等,手法细腻,技艺巧妙。是保存下来不多见的农村四合院建筑实例。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