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陶器是古代最为普遍的一种生活用具,出现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被看作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标志之一。陶器沿用的历史很长,至今未淘汰。由于陶器易碎,更替率很高,在考古研究中对断定历史时代有重要作用。凤翔县各文化遗址及各代墓葬中,几乎都有陶器出土。 仰韶文化陶器 大部分出土于水沟、大塬、新庄河、横水等遗址中。多为残器、残片,少有完整者。陶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沙红陶次之,灰、褐、黑陶少许。陶器纹饰有刻划纹、附加堆纹、绳纹,还有彩陶。彩陶主要为黑彩,纹样以三角涡纹、黑点、勾叶组成花带纹,具有庙底沟文化类型的特征。器类多见钵、盆、瓶(分尖底瓶和葫芦瓶两种),还有陶釜形器、陶盘、陶刀、陶纺轮。 陕西龙山文化陶器 大都出土于水沟、玉祥、大辛等遗址中。大多数为残器。有红、褐、灰陶,黑陶少许。质为夹沙陶,有粗沙和细沙之别,有少量的泥质红陶。纹饰以篮纹、绳纹为主,亦有附加堆纹。器类有罐、斝、盆、豆、澄滤器、器盖等。 西周陶器 以鬲最为常见,次有罐、簋、还有盂、壶、瓿、尊等,大部分为灰陶。多出于墓葬中。1979~1980年,省雍城考古队连续两次发掘南指挥公社西村周墓地,出土陶器279件,其中陶鬲188件,陶罐79件,占所出土陶器的绝大部分,可窥见凤翔地区西周陶器之全貌。鬲有乳状袋足、尖袋足、矮足、锥足、实足、平足等型制。罐有圆肩、广折肩、窄折肩三型。簋有带盖圈足和豆形簋两种。 春秋战国陶器 常见器类有鼎、鬲、簋、壶、豆、罐、盂及甗、盘、匜等。基本为灰陶,部分为彩绘。近年,雍城考古队在八旗屯、高庄、西村等地发掘春秋、战国秦墓180余座,得陶器近千件。战国早期以后,盘、匜、不多见。战国中期开始,簋、甗、鬲逐步绝迹。八旗屯BM1034出土两套泥质灰陶牛车模形,牛—牡—牝,牡牛长19厘米,高13.8厘米;牝牛长20厘米,高12厘米。两车的车轮,形制大小相同,直径11厘米,毂长6厘米。车轮置于牛的身后左右两侧,它们之间有车辕、轴、舆等木质朽痕。车辕为两根,为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双辕牛车模型,它与殷周以来的单辕车相比,是一很大的进,步。 汉代陶器 常见有鼎、壶、罐、奁、钵等,釉陶较为多见。西汉中期以后,专门用于随葬的仓、灶、耳环等模型明器,现大量出土于墓葬中。东汉时期,陶屋、井及猪、鸡等动物模型较多。这些器物,在境内横水、高庄、铁丰、邱村等地汉墓中均有发现。 汉代以后的陶器,在境内发现者多为俑类。现择其要者录之: 唐·侍女俑。高41厘米。头梳抛家髻,上身穿襦衫,披帛,下着长裤曳地,双臂自然交于腹前,手隐袖内,足蹬尖头履,伫立于薄座之上。充分表现出一幅拱手听命的侍女形象。 元·男立俑。高29.3厘米。站于平板上。戴后边高起的双角硬帽,面容坦然。身着圆领半身袍,胸、腹有两道硬宽带,带上有回字纹饰,宽带下束双股软质长带,膝下窄裹裤,足穿毡靴,一臂垂吊,手埋于长袖内,一臂曲于胸侧,手作拳握状。似为牵马俑。此俑为典型的元代陶俑形象。与此俑同时出土的有男、女俑及陶动物马、羊、猪俑等十余件,还有仓、盆、钵等陶器皿。 清·陶熏炉。陶黑色。整体作成蟾蜍形象。有耳、鼻、眼、嘴,背部满饰圆孔钉,背上坐一身背葫芦、咧嘴大笑的人物,是为传说中的“刘海”。刘海身上的葫芦口与蟾腹相通,香料点燃后,烟从葫芦口冒出,蟾之鼻孔进氧助燃。通高33厘米,长18厘米。此熏炉设计精妙,造型生动,既是实物品,又是精美艺术品。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