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甘泉县有古城遗址3处、村落遗址1处。 甘泉古城 唐武德元年(618)置伏陆县,天宝元年(742)改称甘泉县,始倚山筑城。土筑城墙,城周长3里3、高2丈,东倚凤凰山,西临洛河。有南、北、西门,西门久闭不开。 明洪武7年(1374)补筑城墙,延统12年(1447)重筑。成化间知县王凤补筑,后残毁无存,景泰中重建。今三门均拆毁无存,四周城墙尚存残段。 西县城(敷政废县) 距县城40公里处的阎家沟村洛河边。坐北向南,面临洛水。今有少部城墙残段及瓦块、碎石。 藩延堡(青州城) 三国时(公元220年),名将马超抗击外患之敌屯兵备边所修。北魏初(约447)置石门县,始筑土城墙。残高4米、南北长300米,宽350米。今城墙大部保留,东西城门倒塌。“藩延堡”石刻横额(嘉靖三十二年)保留完好。 寺沟村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 位于今高哨乡寺沟村东南台地上,距县城15公里。1984年遗址调查发现东、西台文化层很厚,内涵丰富。东台遗址保存完整,断层积厚约3~5米。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地面留有灰色、蓝纹、素面、泥质加沙陶片;西台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00米。断层外文化遗址土层厚约4~7米。灰坑明显(未试掘),地面留有盆、钵、罐、尖底瓶等陶器残片,多为黄色、次为枯黄色。出土陶盆分两式:Ⅰ式陶货为细泥、敛口平唇、鼓腹、平底黑彩。在口沿平唇上施彩绘,图案为弧线纹、三角纹、曲线纹;Ⅱ式陶货为细泥,直口平唇、平底黑彩。口沿和腹部施彩绘,图案为圆点钩叶、弧线三角纹组成。钵为泥质桔黄色彩陶。磨光素面,敛口浅腹、圆底。陶罐分两式:Ⅰ式为泥质红色,敛口侈唇,鼓腹平底,腹部有凹弦纹。Ⅱ式为残加沙红色,直口双唇外卷,腹部有凹弦纹。尖底瓶,底残为泥条捏嵌而成。泥质红陶,细浅纹饰。 史家湾(龙山文化) 遗址位于甘泉城南20公里处道镇乡北、洛河沿岸史家湾村北山坡面台地上,北临象鼻子湾村。1984年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文化层很厚,内涵丰富,有周和秦汉时期遗物。断层厚约4~7米,有明显灰坑。地面留有陶器碎片,有罐、瓶等。陶色以灰陶为主,陶质为细泥、粗泥、沙陶,陶纹有绳纹、细绳纹、麻点纹、堆纹。遗址东西宽约300米,南北稍长。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