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土与存藏于雁塔区的石雕主要有唐代石兽、石佛和经幢等,造形精美,栩栩如生。 【唐代如来佛立像】 如来佛像为高肉髻,以乳钉状突起示螺发,底髻上部正中嵌一宝珠,着圆领通肩大衣,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像。胸腹衣袈以平行的“U”形线刻出,使袈裟贴身显露身体曲线,有“曹衣出水”的艺术效果。1973年从长延堡街道沙乎沱村出土,同年送西安碑林博物馆存藏。 【唐代石佛】 唐代坐式石佛像,高1米,身宽0.47米,座高0.2米。头戴高冠,冠面有浮雕鹿纹,大耳下垂,圆目含口,一臂直撑,一臂曲置于膝上,另一腿呈盘坐式,存藏于大慈恩寺内。 【唐代石狮】 唐代石狮,高1.14米,侧宽0.23米,胸宽0.36米。狮口微张,双目圆凸,毛发卷曲。挺胸,两前肢直撑,蹲于长方石座,尾卷曲于后。座长0.75米,宽0.36米,高0.11米,线条简明,造型精美,存于大兴善寺观音殿西北。 【唐代石龙头】 唐代石龙头,长0.85米,高0.62米,宽0.35米。龙头作张口状,圆目露齿,双角曲于后,小耳有鱼鳞状斑纹,头后部有一榫,造型逼真,雕工精细,为稀有石雕珍品。牙齿、耳、角、榫有残缺,存于大兴善寺法堂南西厢檐下。 【唐代卧羊】 唐代石刻精品卧羊高1.26米,长0.83米,宽0.38米。石羊卧于长方形石座上,昂首远望,双角湾于头额两侧,细长羊毛披满全身,栩栩如生。石座前后刻宝相花,左右两侧刻腾龙流云。线条流畅,刻工精湛。1991年于田家湾西安灯泡厂出土,送西安碑林博物馆存藏。 【唐代石经幢】 唐代石经幢存于雁塔区境内有两处:一处在山门口街道北沈家桥村,三分之一被破坏,现长1.35米,周长1.15米,上略小于下,呈八棱形。经幢大部文字辨认不清,从一侧较完整的部位看载有:“唐大中二年(848年)立于长安化林乡沈家桥北村”字样,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文字迹不清。 另一处,在等驾坡街道白杨寨,立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幢八角形,每角相距0.13米,高0.17米,唐史宣书。由于风雨剥蚀,幢文字迹不清,无法通读。经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传说此经是专为救济鬼魅所设。幢原存雁塔区文化局,后移交西安市文化局保存。 【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载:“唐白居易好友陈鸿为其亡妻于永寿乡姜村(今长延堡街道辖区东姜村)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分存于长延堡街道东姜村三户农民家,共三层,石雕,自下而上,一层四角形,高0.30米,宽0.35米,雕一圈飞檐,三面中各一尊小坐佛,两旁两小佛,三佛头上又各一坐佛,形象生动,造型精巧。二层亦四角形,每面有佛三尊,中一坐佛,两侧各一站佛。层高0.21米,宽0.27米。三层为半圆形球塔顶,高0.25米,周长0.7米。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