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年岁在壬午春人日,蜀内江病夫宁澹居士龚懋贤书。 客有谓余:《歌》可作《钟楼铭》者观。铭,非予敢任也,故仍以《歌》铭。 附二:重修西安钟楼记刻石 清乾隆五年(1740)陕西巡抚张楷撰。碑高70厘米,宽约120厘米,文二十三行,行十二三字不等,楷体,苍劲有力,现嵌于西安钟楼一层西墙南首。文云: 自鼓楼东半里而近,有楼岿然立于四衢之上。居人耳传,谓明时建是楼,以徙景龙观钟。既悬,扣之不呜,乃返其故所,而“钟楼”之称至今不改。 余考《铭》志,钟铸于唐景云之岁,历世久远。神物有灵,迁其地而不宁,理或有然者。及登其上,隆中而广外,龠阿杳窱,重檐周俯,阳藏阴翕,纳而不出。余曰:此钟之所以不鸣也。夫声以旷、水以浅者宣也。故单穆公曰:“无射有林,耳不及也。”置钟于深隐之区,犹谓之大林也。戴瓮以呼,而欲其声之及远,必不能矣。 楼既灵,昔人以祀文昌,盖即《周礼》之“司命”,其典秩自古为隆。而楼之瑰伟雄杰,亦与鼓楼相颉颃。既修鼓楼,并与方伯帅公谋而新之。尸其工者,咸宁令陈齐贤也。是为记。 乾隆五年正月,巡抚陕西等处地方赞助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鹤城张楷题。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六大古都中保存至今惟一较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认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筑城风气盛行。由于西安是西北一个重镇,朱元璋非常重视西安在西北的地位。于洪武三年(1370)命长兴侯耿炳文和都督濮英重新扩建增修西安城。由于奉元城破坏严重,耿炳文、濮英在修筑西安城墙时,先由军士开拓,于洪武七年(1374)正月,命宋国公冯胜来陕西督修城池,开始正式筑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完工。城墙是完全用黄土分层夯打起来的,每层厚度8~12厘米,平夯,最上一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汁拌合夯打,厚45厘米,坚硬非常。修好后的东墙长2886米,西墙长2708米,南墙长4256米,北墙长4262米,周长13912米,墙高10~ 12米,顶宽12~ 14米,底宽15~18米,形制为横长方形,基本奠定了今西安城的规模。比唐末佑国军节度使韩建缩修的长安城,除西、南两面依旧墙外,东、北两面向外各扩展了三分之一左右。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城门有四:东曰长乐,西曰安定,南曰永宁,北曰安远。每门门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敌台98座,台上都有敌楼。垛口5984个。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工程体系。 明隆庆二年( 1568)陕西巡抚张祉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明崇祯九年(1636),陕西巡抚孙传庭为防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又修了四关土城墙。清代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十二次补修,其中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进行的葺修工程规模最大,补修时沿旧墙底先围石后灌浆,然后用黄土逐层夯打,筑到城顶则用一层黄土二层灰土夯实,最后夯平,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了砖面,城墙内壁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一道溜水槽,排除顶面雨水。 西安解放前夕,西安城墙的垛墙绝大部分已毁去,少数地方仍可看到垛墙与垛口的原貌,四关城土墙与闸楼下围墙已不存在。四门瓮城尚好。东西城门楼的正楼和箭楼均较完善,南门仅存正楼,北门仅存箭楼,其他闸楼、角楼、墩楼、魁星楼均被毁。 1961年,国务院将西安城墙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先后维修了南门城楼、西门箭楼和城楼、北门箭楼、东门箭楼。从1983年4月1日起,由国家拨款7806万元,整修工程全面开始,这是西安城墙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整修工程。到1987年,整修工程基本竣工,城墙外侧包砖30288平方米,内侧包砖12.6万平方米,内侧延伸墙717米,外侧女(垛)墙14340米,内侧女墙12.8万米,海漫20.16万平方米,修建流水槽162个,登城马道8条。夯填土方22万立方,堵塞加固墙体洞穴2000孔(总长40余公里),豁口券洞7处(23孔),恢复魁星楼1座,敌楼10座,沿护城城河还建起了全国仅有的环城公园。使宏伟壮观的西安古城墙,又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