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文物首页 | 西安文物 | 宝鸡文物 | 咸阳文物 | 铜川文物 | 渭南文物 | 延安文物 | 榆林文物 | 汉中文物 | 安康文物 | 商洛文物 | 杨凌文物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区文物大全 > 长安区汉唐古遗址

长安区汉唐古遗址

字号:   2012-8-1 20:41:16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昆明池遗址 位于斗门镇东南。据清嘉庆《长安县志》卷十四引王森文在斗门镇北所见残碑记载昆明池地界“北极沣镐村,南极石匣,东极圆柳坡(即今常家坡),西极斗门”,面积约10平方公里。
    昆明池开凿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用以操练水师,供长安城用水,供皇室游幸,又是关中大运河漕渠的主要水源。
    唐代几次疏浚昆明池,并把沣水引入池中,基本保持汉时风貌。约到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因向昆明池输水的石垯堰堵塞,池水逐渐干涸,变为大片农田。6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胡谦盈勘察后,在《汉昆明池及其有关遗存踏察记》(1980年《考古与文物》创刊号)中,把昆明池分为汉昆明池和唐昆明池,并认为“唐昆明池的范围比汉昆明池要大一些”,“(唐)昆明池遗址今日从地面上仍然清晰可辨。遗址是一片面积约10多平方公里的洼地,地势比周围岸边低2~4米以上,池的南缘就是细柳原的北侧,即今石匣口村,东界在孟家寨、万村,西界在张村、马营寨、白家庄之东,北界在上泉北村和南沣镐村之间的土堤南侧”。汉代昆明池“北缘在今常家庄之南,东缘在孟家寨、万村之西,南缘在细柳原北侧,即今石匣口村,西界在张家村和马营寨之东。池的面积约十平方公里”。他勘察中还发现昆明台和豫章观遗址,在万村西北约一公里处;白杨观遗址,在孟家寨东南;细柳观遗址,在石匣口村西约100米处;宣曲宫遗址,在沣河西岸,今客省庄一带;织女、牛郎二石雕的位置,今石婆庙内是男像,即“牛郎”,石爷庙内是女像,即“织女”。这和古代文献记载:牛郎在东,织女在西,是吻合的。
    子午道遗址 位于县南子午峪,因子午谷而得名。“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今京城直南山有谷通梁汉道者,名子午谷”(《汉书·王莽传》颜师古注)。宋敏求《长安志》载:“子午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东一百六十里。此汉、魏旧道也。”
    《史记·高祖本纪》曰:楚汉相争时,刘邦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以示项羽无东意”。这段话说明子午道的开通,应不晚于秦末、汉初。
    东汉永平二年至四年(59~61年)开辟褒斜道后,子午道逐渐废弃。至永初元年至二年(107~108年),褒斜道屡遭破坏,复开子午道。延光四年(125年),以子午道险阻,又废,复修褒斜道。《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子午道有新旧两道,两汉、三国、晋代循旧道,南北朝时又辟新道。“旧道在金州安康县界,梁将军王神念以旧道,缘山避水,桥梁百数,多有毁坏,分别开乾路,更名子午道。”汉代子午道南端出口在汉阴县西境。南北朝以后,子午道偏西,移至今西安市南至宁陕县境。
    子午道上的主要关隘有:子午关、石羊关、姜子关、腰岭关、马岭关、五郎关、饶凤关、黄金戍、铁城等。子午关和石羊关是秦岭北坡子午道上的两处重要关隘,两关相距13公里。石羊关最险,凿于狭隘陡峻的悬崖上。今子午道北段长安县境内的喂子坪、黑沟口、红崖子、千佛崖等处,原栈道遗址仍可辨认,大约在250米长的地段内,尚有部分残存石桩和150多个桩孔,加之子午道依山傍水,缘谷而行,奇山异水,叠连不绝,又有净业寺、丰德寺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1987年,王子今、周苏平先生曾对子午道进行了调查,所写《子午道秦岭北段栈道遗迹调查简报》(1987年《文博》第4期)载:“子午峪在长安县子午镇西南,调查循山峪行至西衙门口,共发现三处栈道遗迹,第一地点在拐儿崖北50米,石壁上可见台阶三级,侧面有明显的刻痕一道。第二地点在拐儿壁,有栈道遗迹跨越山溪,河南岸崖上凿有五级台阶,台阶长62~74厘米,宽20厘米,圆孔直径23厘米,其中一方孔有残留石桩,河北岸崖上有二级台阶,最下级台阶一侧有一方孔。第三地点距第二地点75米,可见圆形底子5个,直径12~18.5厘米,深13厘米,有阶二级,阶长约82厘米,加上与两侧柱洞之距离,可知路面原宽度在1米以上。”这是子午道秦岭北面长安县境内现存的遗迹。
    翠微宫遗址 位于太和峪,其前身为唐武德八年(625年)四月初所建的太和宫,贞观十年(636年)废。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为避暑而建,由将作大匠阎立德主修,五月即成,命名为翠微宫。其宫笼山为苑,气势浩大,太宗在建玉华宫诏令中说道:“近因群下之志,南营翠微,本绝丹青之工,才假林泉之势,峰居隘乎蛟睫,山径险乎焦原”,描述了建造翠微宫的状况。正门北开,名云霞门。朝殿名翠微殿。寝殿名含风殿,旁有太子别宫。正门西开,名金华门。内殿名喜安殿,与翠微宫连延500多米。此宫建成后,进士张昌龄为其作了《翠微宫颂》,深得李世民赞赏。此后,李世民每年都到此避暑,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病逝于此宫的含风殿(见《旧唐书·太宗本纪》)。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废翠微宫为翠微寺,宋太平兴国年间更名永庆寺(见本志《名寺古刹》章),此后日渐湮没。
    宫殿建筑遗址,据1984~1987年李健超、魏光、赵荣调查,位于滦镇皇峪村山间一块平台上,群众称为下营、中营、上营,平台南北长1公里,东西约0.5公里。下营附近1公里范围内,田间地头尚留有大量唐代残砖碎瓦,有莲花纹方砖、素面方砖、粗绳纹条砖、素面条砖、莲花纹瓦当等,这些砖瓦与唐大明宫出土的砖瓦极相似,当系初唐遗物。此外,还有蹲狮两尊,风格浑厚,颇似唐代雕刻,有明秦藩王宾竹道人朱诚泳《登翠微》诗残碑一块,诗云:“翠微深处翠微宫,避暑当(年)说太宗”等,更证明此处乃唐翠微宫遗址。

编辑:秦人
长安区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长安区旅游景点:长安高冠瀑布 长安区旅游景点:太兴山 长安区旅游景点:长安莲花洞景区
西汉"酷吏"张汤墓遗址陈列馆 长安区石砭峪[图] 长安区太乙峪
长安区“八大峪” 长安区十五旅游片区 长安区祖庭朝拜—生态探幽旅游区
长安区沣峪—子午古道生态文化旅 长安区少陵塬陵墓遗址旅游区 长安区昆明池遗址文化旅游区
长安区环山休闲度假旅游带 长安区潏河文化休闲旅游带 长安区旅游景区划分
长安区古子午道旅游带 长安区上林苑旅游区 长安区潏河历史文化湿地公园
长安区美食 更多
长安区美食——凉皮
长安区美食蜂蜜凉粽子
长安区美食——凉皮 长安区美食蜂蜜凉粽
长安区美食鸡蛋煎饼 长安拨鱼
长安区柿面糊塌 长安菠菜面
长安粉鱼 长安锅盔
长安搅团
长安区特产 更多
长安板栗
长安特曲酒 长安板栗
推荐信息  
·商周青铜器:建国前出土商周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建国后出土商周青铜器
·墓志:杨绍程墓志
·墓志:李从曮夫人朱氏墓志
·墓志:杨礼暨继室羽氏合葬墓志
·墓志:徐明母周氏墓志
·墓志:元大亮墓志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师表》刻石
·众志成城小碑
·召伯甘棠图并记
·果亲王诗碑
·重修实相寺碑
·创修通玄观记
最新更新  
·长安区隋代古墓葬
·长安区西周古墓葬
·长安区汉代陵墓
·长安区汉至五代韦氏宰相表
·长安区唐代墓葬
·长安区明秦藩诸郡王墓
·长安区明秦藩王墓群
·长安区近现代名人墓
·长安区古陵墓正误
·长安区名寺古刹
·长安区古建筑
·长安县历代碑石目录
·长安区碑石墓志
·长安区唐墓壁画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文物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wenw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