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德寺 位于沣峪口东山坡上,是我国佛教南山律宗祖庭,唐代高僧智藏、道宣、圆测都在这里驻锡。寺内原有道宣律师建立的戒坛和圆测法师的舍利塔,圆测塔于宋政和五年(1115年)迁兴教寺。据《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载:“智藏,姓魏氏,华州郑县人也……开皇三年,乃卜终南丰谷之东阜,以为终世之所也,即昔隐沦之故地矣。”“以武德八年四月十五日遘疾,少时终于所住,春秋八十五。”说明此寺创建于隋代,于唐永徽年间(650~655年)以及明永乐三年(1405年)都曾进行整修(见《古刹提要》和《西安府志》)。“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翻修大雄宝殿,新建僧舍。现有大雄宝殿5间,韦陀殿、斋堂、山门、南廊房各3间,北廊房7间。大雄宝殿前竖有金刚经幢1座,久经风雨剥蚀,字迹已不可辨,院南的三座砖塔,仍巍然矗立。 天池寺 在太乙宫镇东蛟峪山上,由于地近仰天池而得名,隋代称龙池寺,唐初改名普光寺。明洪武初,秦愍王朱樉亲临督工,整修寺院,开拓御道,分为上下两寺(两院),西印度僧人无怀曾驻锡于此,当时有殿宇、僧舍百余间,藏经千卷,良田百亩;下寺有寺庙5座,殿、堂、厨、库、廊、庑60余间。这里有历代王侯贵族私第、宫馆、花苑、鱼池、亭台等,是一处规模相当宏伟的寺院。谚云:“上有天池,下有普光,修好天池寺,吃倒翠华山。”现有大雄宝殿5间,僧舍11间。大雄宝殿东南有7级6角砖塔和明正德七年(1512年)大磬、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铁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大钟及《重修普光上院碑》等文物。 国清寺 又名至相寺,在王庄乡天子峪内。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唐贞元年间(785~805年)建,有石幢记事。寺后有石洞极宽敞,相传唐同平章事裴休尝与静海禅师谈佛经,故称‘裴翁洞’。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卧龙寺方丈东霞禅师兼理佛寺后,竭力营建,一时托钵者极众。”又据《续高僧传》卷十四记载:“隋唐时期,高僧智正,于隋开皇十年(590年)与昙迁入京,住胜光寺,后至终南山至相寺(今国清寺)。故国清寺应创建于隋开皇年间。《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所云“贞元年间建修”,应为重建或整修。清康熙年间,僧人紫谷居至相寺后,始改名“国清寺”。 解放后,寺院尚有殿宇、房舍33间。常住僧众30余人。“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唯殿宇保存尚好。1985年,寺僧本智等对大殿全面翻修,现有大殿3间,前殿3间,僧房12间、方丈室3间。寺院正中有清康熙年间修建的“曹洞正宗第三十世灵源紫谷大和尚涅槃塔”6楞残碑及底座,山门前有唐槐1株。 温国寺 在黄良乡西湖村,据嘉庆《长安县志·寺观志》载:“温国寺,在城南四十里潏水岸。本隋薛国公长孙览妻郑氏舍宅置,名实际寺。唐开元十五年,大德进法师立为道场,建塔改今寺。明宏治壬子住持智全继修,都御史管楫有记。嘉靖三十三年住持周安重修,有记。清朝雍正十年复加修葺。”由此记载说明,温国寺创建于隋,原名实际寺,开元十五年(727年)改温国寺,明、清两朝都曾重修。但清代人徐松著《唐两京城坊考》西京外郭城载:太平坊“西南隅,温国寺,本实际寺,隋太保、薛国公长孙览妻郑氏舍宅所立。景龙元年,殇帝为温王,改为温国寺。”以上两说不一,不知何故。今按明、清两代重修碑记,均称黄良乡西湖村有“温国寺”。民国时期寺院衰落,原有铜十八罗汉等珍贵文物被盗。“文化大革命”前尚有大殿5间、东西廊房6间,明弘治、嘉靖,清康熙、雍正重修碑记,大德进法师、雪谷敖禅师塔尚存。历经“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寺院仅存大殿5间,明代铁狮1对,《温国禅寺》匾额1块以及明《重修温国寺碑记》1通。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公祠 位于少陵原畔的勋荫坡。据《关中两朝文钞》载:“长安杜公祠,明嘉靖五年(1526年)创建。明万历五年(1577年)、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曾两度重修。祠址原座落在牛头寺南,背倚少陵原,面对樊川,是樊川风景最佳处。”清屈大均《杜曲谒子美先生词》诗:“城南韦杜潏川滨,工部千秋面貌新。一代悲歌成国史,二南风化在骚人。少陵原上花含日,皇子坡前写弄音。稷契平生空自许,谁知祠客有经纶。”屈大均诗中所写应是旧祠,清代乾隆末年毁于火。嘉庆九年(1804年)重新修建于牛头寺东(今址)。此后曾经两次重修,才保留了今日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全面整修扩建,并于1960年成立杜甫纪念馆,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