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弟子塔 位于香积寺内。原有小塔数座,“文化大革命”中被平毁,现在善导塔东数十米外,有一座方形砖塔,高5层,青砖砌筑,传为善导弟子净业的灵骨塔。又传唐神僧万回的灵骨塔也葬此。万回是河南阌乡人,生性愚鲁,据传由阌乡至云南近万里,一日往返,故称“万回”。因此,该塔系何人墓塔,尚待进一步考证。(参考韩保全著《西安名刹古寺》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龙塔 位于太乙宫镇东约3公里的蛟峪与土门峪之间,当地群众俗呼二龙塔。为一密檐式砖塔,现残存7层,高18.65米,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约7米,塔体壁厚2.2~2.16米,座北面南,南北两面正中原有砖券门,已遭受严重毁坏。上边南面各层正中有券洞,北面各层正中设有不透体墙券门洞,均遭不同程度破坏。据当地老人讲,塔内原有木楼梯可以攀登。清末民初毁于火。“文化大革命”中,当地生产队为盖饲养室,将上几层拆毁。据说拆塔时将塔底挖开,发现有石门。门楣上刻有字,塔中心有一眼井,群众称“龙眼”(可能是地宫)。塔的外部每层砖挑叠涩出檐,直檐无翼角,出檐较短,檐下砌二层菱角牙子,旋用叠涩收檐,面阔由下至上逐层有收分。塔内构造采用“厚壁空心式”。每层直壁至楼板处,都残存有木梁。楼板用砖叠涩结构。南、北券洞已全部破坏,但顶部横向木过梁暴露在外,为方形,十分粗硕,柏木所制。从残存部分看,为长方形砖砌券洞。北面上边各层筑假券洞。塔刹不知何因弃于距塔北约1.5公里的吴家沟,前几年修太乙沿山公路时,埋入地下,塔刹为一整块石料凿成,平面呈方形,高约60厘米,底边长约50厘米,共4层,逐层递减,第四层雕以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顶。 二龙塔所在地过去没有寺院,当地群众称此塔为“风水塔”,从结构及发现的莲花纹方砖看,是唐初遗物,颇与小雁塔相似,是研究唐代前期砖塔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第二节 明清建筑 天池寺塔 位于太乙镇蛟峪村天池寺内,创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楼阁式砖塔,平面为六边形,每边长2.3米,共7层,通高16.3米,塔体为实心。一、二、三层有窗,塔身每层檐下有砖砌斗拱,斗拱形式为一斗三升,每层边角各系铜铃一颗,铁铸塔刹,以石块砌成高1.53米的塔座,塔身保护完好,是一座明代建筑艺术较高的砖塔。 子午镇戏楼 位于子午镇,建筑年代不详。建筑面积135平方米,面宽5间,进深2间,柱径0.8米,柱高5米,坐落在长15米,宽9米,高1.5米的台基上,建筑结构为五架梁,后檐带单步梁,屋顶为十字歇山顶,屋面施灰板瓦。建筑结构雄伟壮丽,除部分材料已朽,屋面松动裂缝外,保存基本完好。 镐京观建筑 位于镐京乡。现存建筑有:1.城楼,位于镐京乡镐京村,明代建筑,为楼阁式单体建筑,占地面积长6米,宽4米,城楼上残存有楷书“镐京遗迹”四字匾额,建筑面宽1间,进深3间,十字歇山顶,施灰布板瓦,脊上为琉璃瓦,城楼二楼墙上有彩绘人物画图案,线条清晰,笔画流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2.镐京观,位于镐京村西北,属群体建筑,现存前殿、后殿、东厢房,前殿面宽3间,进深2间,硬山顶,前后檐均有勾头滴水,前檐有彩绘云纹和花卉图案,后殿面宽3间,进深1间,硬山顶,东厢房面宽3间,进深1间,硬山顶,厢房两侧墙壁有砖雕花卉图案。现被镐京乡商店占用。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