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奄夫妇墓 位于张卜乡杏王村。吴秀奄(?~1623)明代本县杏王村人,授明威将军。墓南向,面积约160平方米,封土已毁。尚存天启三年(1623)墓碑、圆首、方趺,高1.6米,宽0.6米。碑文楷书,记吴氏生平及与妻妾合葬事。 任泾波墓 位于崇皇乡坡底吉村北。任泾波(生卒年不祥),字大仰,号泾波,明代本县人,官至青州府同知。墓南向,封土已平。遗存墓碑1通,圆首,方趺,高1.90米,宽0.61米。翰林院修撰吕楠撰文,邑举人杨武九书丹并刻石。碑文楷书,记任大仰生平宦迹。 马体仁墓 位于崇皇乡军庄村北。马体仁(1610~1702)号瑶庵,清代本县人,官至保定府定兴知县。墓南向,面积约160平方米,封土已平。墓前尚存神道碑1通、石马、羊各1对。碑螭首,方趺,通高3.9米,宽0.85米。楷书“赐进士出身奉直大夫刑部福建清吏司主事加一级前诰封文林郎直隶保定府定兴县知县瑶庵马公神道碑”。 刘介卿夫妇墓 位于榆楚乡皂南村。刘介卿(?~1906)清代本县人。封朝议大夫,曾任甘肃平罗知县,精通西学。墓南向,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封土已夷平。尚存青石碑1通,圆首、龟趺,高1.85米,宽0.65米。碑文楷书,记刘介卿宦迹及与张、阮二夫人合葬事。另存圆形青石仿佛球仪1件,直径1.22米,线刻南北经纬线、五大洲、四大洋并楷书各国国名等。 白遇道夫妇墓 位于张卜乡杏王村北。白遇道(1837~1911),字心悟、改字五斋,晚号完谷山人,清代本县人。墓南向,封土已夷平。墓前原置民国十八年(1929)“白遇道并夫人墨氏合葬墓碑”。该墓40年代曾暴露,出土墓志1合,已佚。现存墓志拓本。 周处城夫妇墓 位于通远镇李观周村。周处城(生卒年不祥),贡生。清代本县人。侯全知县。墓南向,面积约300平方米,封土已夷平。尚存嘉庆年间墓碑,圆首、龟趺,碑楷书“皇清待赠处城翁周公暨元配吕氏、继配王氏合葬之墓”。原墓前尚有石羊1件,已迁移。 李乔昆墓 位于通远镇五所村。李乔昆(生卒年不祥),清代本县人,官至山东省参政。墓南向,封土已平,墓前石刻俱散佚。 李赵墓群 位于姬家乡李赵村。传为西汉赵王张耳墓。原封土呈圆丘形,底径约10余米。今已不存。 上马渡战国墓 位于榆楚乡上马渡村北奉正塬上。暴露竖穴土坑墓,出土铜提梁铜匜1件。 万善寺僧人墓 位于榆楚乡银王村奉正塬北坡。原有舍利塔1座,已毁。1982年县建材厂基建时发现,出土唐三彩罐、豆、盆、碟、双鱼碗,以及石塔刹和天宝二年(公元743)陀罗尼经石1方。 独孤张氏墓 位于崇皇乡船张村。张氏(682~749)清河(今属河北)人,唐左骁卫将兼羽林将军独孤禕之妻。刀把形砖室墓,距地表深约10米。坐北向南,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道、甬道全长约30米,两侧绘有壁画;墓室方形,边长约4米,置石棺1具。在甬道及两侧小龛内出土天宝八年(公元749)张氏墓志1合及十二生肖俑等多件。 雷贵墓 位于姬家乡湾雷村。雷贵(?~1310)本县人。至元年间任高陵主簿兼领三原、泾阳、栎阳三县事。精通蒙文,曾任蒙古字教授。墓南向,面积约600平方米,封土已夷平。曾出土墓志1合,楷书。盖文:“大元故兴元路蒙古字教授雷君墓志铭”。 萧家村元墓 位于姬家乡萧家村。墓主雷氏(生卒年不祥),本县人,官至进义副尉青涧(今陕西清涧)县主簿。墓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封土已平。出土墓志1合,志文楷书,记墓主生平。 刘邦祯夫妇墓 位于姬家乡高刘村。刘邦祯(1495~1556),字本诚,号泾涯,明代本县人。嘉靖七年(1528)大饥,曾“输粟四十余石”、“输金数次”赈灾。墓南向,面积约60平方米,封土已平毁。曾出土嘉靖三十六年(1557)墓志1合,文安县知事王业撰文,邑庠生高弟书丹。志文楷书,记墓主生平及合葬事。 程希仁夫妇墓 位于崇皇乡桑程村北。程希仁(1518~1605),字崇德,号北崖,明代本县申村人。以忠孝侠义、乐善好施名闻乡里。墓南向,面积约400平方米,封土已无存。早年曾出土万历四十四年(1616)墓志1合,边长65厘米,任大僚撰文,张省度书丹。志盖书:“明处士北崖程公配孺人刘氏合葬墓”。志文楷书,记程氏生平。 任大僚墓 位于崇皇乡坡底任村。任大僚(1578~1621)字敬一、竟一,明代本县人。万历丙辰(1616)科进士,官至山西高平知县。墓南向、封土已无存。出土天启元年(1621)墓志1合,泾阳县知事张绍先撰文,兵科给事中杨维新书丹,工部营缮司郎中王国相篆盖。志文楷书,记任氏生平宦迹。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