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陪葬墓园群 位于马家湾乡梁村塬上,汉景帝阳陵东侧1100~3450米处,南北宽1500米,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东、西各有南北向壕沟一条,作为陪葬墓群的东西界限,中间有一条横贯墓区的东西向道路(司马道),整个墓区分为数量众多大臣和王储的陪葬墓园,每座墓园四周均有壕沟环绕,壕沟围绕的墓园内有数量不等的家族陪葬墓。墓园东西成排,南北成列,呈棋盘状分布,每座墓园为一家庭墓地,共有各类陪葬墓约一万多座。在已发掘的二百八十多座汉代陪葬墓中,出土各类文物五千件组,其中有钟、钫、罐、仓、鼎、钵等陶器,有钟、钫、车马器、弩机等铜器,有半两、五铢等各类铜钱,还有各种铁器、玉器等物。陪葬墓的时代,上限为西汉早期的景帝年间,下限为东汉中期,延用时间200年左右。 马南汉墓群 位于榆楚乡马南村奉正塬一带。面积约数千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5座,出土陶罐、壶、仓、灶、耳杯及五铢钱等。 渭桥汉墓 位于榆楚乡渭桥村。圆丘形封土,底径10米,高约5米。明代以来讹为李晟墓、王子坟。1984年发掘,确认为汉代券顶砖室墓,出土陶罐、陶仓、铁釜及“货泉”钱币等。 团庄汉墓群 位于榆楚乡团庄村奉正塬畔,面积约数万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7座、券顶砖室墓2座,出土陶罐、仓、灶、耳杯;铜镜、带钩、五侏钱等。坡底汉墓群位于榆楚乡坡底村奉正塬一带。暴露竖穴土坑墓1座,券顶砖室墓1座,出土陶仓、灶、罐、鼎及五铢钱等。 钱庄北汉墓群 位于姬家乡钱家庄村。面积数万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6座、券顶砖室墓3座,出土陶盒、壶、鼎、罐;铜熏炉、铜镜、五铢钱及铁罐等。邓家塬汉墓群位于姬家乡邓家塬村奉正塬一带。面积约1万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5座,出土陶仓、灶、井、耳杯等。 湾雷汉墓群 位于姬家乡湾雷村奉正塬一带。暴露竖穴土坑墓4座、券顶砖室墓3座,出土陶鼎、壶、钵、博山炉、仓、灶、井、耳杯;铜盆、铜镜、带钩、五铢钱等。 萧家村汉墓群 位于姬家乡萧家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9座,券顶砖室墓3座,出土陶罐、仓、灶、耳杯、牛、猪、狗、鸡及铜镜、五铢钱等。 东城坊汉墓群 位于姬家乡东城坊村奉正塬上。面积约2.5万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和券顶砖室墓多座,出土陶鼎、锺、仓、耳杯及铜镜、五铢钱等。 徐家滩汉墓群 位于通远镇徐家滩村。面积约数千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4座,出土陶碟、罐、灶、勺及铜饰片、带钩等。 贾蔡汉墓群 位于张卜乡贾蔡村北奉正塬上。面积约2平方公里。暴露竖穴土坑墓、券顶砖室墓共20余座,出土陶罐、仓、樽、博山炉、耳杯及五铢钱、铁农具等。 张家村汉墓群 位于张卜乡张家村北奉正塬土。暴露竖穴土坑墓5座,出土陶罐、灶、仓等。 韩家村汉墓群 位于张卜乡韩家村。面积约数千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3座、券顶砖室墓2座,出土陶壶、罐、仓、灶及铜剑、五铢钱等。 古城汉墓群 位于鹿苑镇古城村。面积约数千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5座,出土陶罐、壶、仓、灶及铜镜、五铢钱等。 北绳刘汉墓群 位于崇皇乡北绳刘村奉正塬一带。面积约8000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4座,出土陶罐、壶、仓、灶及铜镜、五铢钱等。 程北汉墓群 位于崇皇乡程北村奉正塬上。暴露竖穴土坑墓7座、券顶砖室墓1座,出土陶鼎、博山炉、仓、灶及铜镜、五铢钱等。 田南汉墓群 位于崇皇乡田南村。面积约3万平方米。暴露土坑墓、砖室墓多座,出土陶罐、仓、耳杯及五铢钱等。 高墙汉墓群 位于崇皇乡高墙村南奉正塬上。暴露竖穴土坑墓4座,券顶砖室墓1座,出土陶壶、仓、灶、碗及五铢钱等。 窑子头汉墓群 位于崇皇乡窑子头村。面积约数千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6座,出土陶罐、仓、灶及铜镜、带钩和铁剑等。 彭李汉、唐墓群 位于崇皇乡彭李村奉正塬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暴露汉代竖穴土坑墓4座、券顶砖室墓1座,出土陶罐、灶、耳杯及铜镜等;唐代刀把形土洞墓1座,出土三彩仕女俑及各类陶俑等。 车张汉、明墓群 位于通远镇车张村。面积约1万平方米。暴露汉代券顶砖室墓和土坑墓各1座,出土陶罐、陶仓、铁釜及五铢钱等;明代石棺墓6座,其中一墓出土天启四年(1624)奉直大夫田氏墓志1合。 毗沙汉、明墓群 位于姬家乡毗沙村奉正塬一带。暴露汉代竖穴土坑墓9座、券顶砖室墓4座,出土陶罐、仓、灶、壶、鼎、博山炉、耳杯、动物俑及铜镜、熏炉、带钩、五铢钱等;明代石棺墓2座,出土铜烟具等。 原陵 位于通远镇灰堆坡村西南高仰田地里。十六国时期后秦皇帝姚苌的陵墓。姚苌(公元330~393),羌族首顾,后秦的建立者。公元384~393年在位。公元383年在淝水战败前秦苻坚。白雀三年(公元386)称帝,国号大秦,建都长安。公元393年崩于位。墓以积灰为之,方几一里。封土已夷平。 偶陵 位于药惠乡麦张村,后秦皇帝姚兴(公元366~416)的陵墓。姚兴,字子略,姚苌长子,公元394~416年在位。提倡佛教,曾迎龟兹名僧鸠摩罗什至京城长安讲经,奉其为国师。墓南向,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封土已夷平。 王子坟 位于县城南偏东8.15公里处奉正塬上,耿镇渭河公路桥北端榆楚乡渭桥(村)东侧,墓呈封土堆,高约4.5米,周约60米,正南20米处有石狮一对,敲击时哨哨作响。因墓西侧300多米处立有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一通,群众俗称为王子坟。1981年,省、县文物部门发掘所得之陶器、五铢钱币等殉葬品,经鉴定均系汉代器物。未见唐代墓葬中常见之壁画、彩俑等,且墓穴规模也小,与李晟的郡王身份大不相称,因此按省、县文物部门鉴定结果,定名为无名汉墓。 李晦墓 位于马家湾乡米家崖村南。李晦(公元612~689),唐高祖堂侄,河间王李孝恭次子。武周时官至户部尚书,垂拱元年(公元685)拜右金吾大将军,改授秋官尚书。墓南向,圆丘形封土,底径约21米,高7.5米。长斜坡墓道,六个天井,四个壁龛,五个过洞,三个甬道,三个墓室组成,残长47.6米。此墓虽经盗掘,但仍存有壁画、大量三彩俑、大型石椁及墓志一盒。墓前尚存石碑1通、石翁仲(残)1尊。碑青石质、螭首,方趺,通高3.6米、宽1.2米。额篆“大唐故秋官尚书河间公之碑”。碑文楷书,记李晦生平宦迹。碑阴浮雕一立佛。 冯师训墓 位于马家湾乡梁村塬上。冯师训(公元617~692),字邦基,显庆四年(公元659)以战功授游击将军加上柱国,封休宁县开国公,食邑高陵,永昌元年(公元689)迁武威卫将军。墓南向,面积约1000平方米,封土已平。存青石碑1通,螭首,龟趺,通高2.88米,宽0.96米,厚0.27米。额篆“唐故左武威卫将军张掖郡冯府君之碑”。碑文楷书,记冯师训生平。族弟前恭陵丞直麟台观正院供奉敦直撰文。 杨恭懿家族墓地 位于张卜乡张卜村西南。杨恭懿(1225~1294),字元甫,号潜斋,元代本县人。通天文历算,至元十六年(1279)召修新历,与许衡、郭守敬等共同编制《授时历》,授集贤学士兼太史院事。墓面积约3000平方米。原有封土3座,呈“品”字形排列,均南向,居中为其父杨天德墓,左、右分别为杨恭懿墓、其子杨寅墓。三墓封土已夷平。墓地尚存大德六年(1302)杨恭懿神道碑1通,石人、石马各1对。另有杨天德墓碑等。已迁移。 吕楠墓 位于鹿苑镇老屈庄村南。吕楠(1470~1542)字仲木,号泾野,谥文简。明代本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第一,授修撰,官至礼部侍郎。恪守程朱,为明关中理学代表人物,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30余年。著有《四书因问》《周易说翼》《尚书说要》《泾野诗文集》及《高陵县志》等10余种。墓南向、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封土圆丘形,高约2.5米。墓前置石人、马、羊、狮各1对。另有吕泾野墓碑1通(残)已迁移。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