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新石器时代遗址 马营村遗址 位于侯家村乡马营村小河南岸2级阶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采集有泥质红陶、灰陶、夹沙橙红陶残片,纹饰有划纹、彩绘树叶纹,器形有钵、瓶、杯等,另发现有瓮棺葬及石斧、石刀、陶球等。 镇丰村遗址 位于八云塔西南侧台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现有泥质灰陶、桔黄陶、夹沙灰褐陶残片。纹饰有绳纹、篮纹,器形有钵、鬲、豆等。另有仰身直肢葬3处,随葬器物有鬲、钵等。 嘉会堡遗址 位于青化乡嘉会堡北50米的小河南2级阶地上,面积约0.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2米,可见袋状灰坑多处。采集陶片有泥质红陶、灰陶、夹沙红陶、纹饰有绳纹、篮纹、划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罐、钵等。 丁家凹遗址 位于翠峰乡丁家凹村南200米,面积约0.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0.8米,采集有泥质灰陶、夹沙红陶、红褐陶残片。纹饰有绳纹、弦纹、篮纹。器形有鬲、罐等。另有石刀、石斧。 四合村遗址 位于二曲镇四合村北30米小河东岸2、3级阶地,面积约0.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8~1.2米,属新石器时代的有泥质红陶、灰陶、夹沙红陶、褐陶、灰陶残片。纹饰有绳纹、篮纹,器形有罐、盆、鬲。另有石刀、石斧、石球,属宋代的有耀窑系黑、青满釉瓷片,器形有碗、碟。另有条砖及灰布板瓦残片。 苏村遗址 位于四屯乡苏村南100米的小河南2级阶地,面积约0.7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2~1.8米,采集有泥质灰陶,夹沙桔黄陶残片。纹饰有绳纹、蓝纹、划纹,器形有鬲、罐。另有石刀、石斧、陶纺轮、陶球等。 孙家原遗址 位于侯家村乡马营村西500米的孙家原2、3级阶地,面积约0.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6~1.8米,断崖可见白灰居住面,采集属新石器时代的陶片有泥质红陶、桔红陶、灰陶、夹沙红陶、灰陶、黑陶,纹饰有彩绘几何纹、划纹、细绳纹、篮纹,器形有瓶、钵、罐、鬲,另有石斧、骨针、陶球;秦汉时期的遗物有内麻点纹、布纹、外绳纹板瓦片及绳纹条砖残块。 七曲村遗址 位于哑柏镇七曲村东50米,面积约0.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9米不等,采集有泥质灰陶、夹沙黑陶片,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器形有圭、鬲等。 二、汉唐遗址 长杨宫遗址 位于终南镇竹园头村西5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1.5米,可见建筑倒塌堆积。采集有云纹、四神瓦当,空心砖,回纹铺地砖及陶缶、陶罐等。《汉书·地理志》注:周至县“有长杨宫,有射熊馆,秦昭王起”。以宫内垂杨数亩而得名,汉代沿用。《汉书·元帝纪》记:永光五年,上幸长杨射熊馆,大事骑猎。《雍胜略》载:长杨宫在周至县东南三十二里。“宫门建有高台射熊馆(亦作观)”。供皇帝观看校猎。汉武帝曾多次在此狩猎,而且喜好亲自与兽搏斗,司马相如见武帝以万乘之尊亲履险境,不以为然,乃作《长杨赋》,汉成帝元延二年(前11),下令扶风郡调集民众,西自褒斜谷,东达弘农郡,南到汉中的秦岭中,张设捕兽网点。捕到熊罴、豪猪、虎、豹、长尾猴、金丝猴、狐、兔、麋鹿等,运到射熊馆,建围栏圈住,令少数民族使者入栏与野兽搏斗,谁捉到什么野兽,就赏给谁,汉成帝以观赏为乐。关中因这次民众捕兽,致使秋收无法进行。杨雄亦作《长杨赋》,以谏讽游猎。东汉后渐废。《小校阁金经文》载有长杨宫鼎。 来家村遗址 位于侯家村乡来家村北70米的坡原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1.5米,可见大量泥质灰陶片,纹饰有弦纹、篦纹,器形有罐、盆、瓮等。另见有内布纹、外绳纹筒、板瓦残片。 下三屯遗址 位于四屯乡下三屯村东北350米,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1.5米,遗物有内麻点、外细绳纹板瓦、筒瓦残片,云纹瓦当(直径0.15米),素面灰陶罐残片。 马融读书石室遗址 位于马召乡金盆村北300米。马融(79~166),东汉经学家、文学家,茂陵(今兴平县东北)人。石室面积10平方米,凿石崖而成,顶已毁。存残垣3面,高1~2米。 骆峪道栈道遗址 骆峪道南口洋县傥峪,全长382.5公里,其中峪道250余公里,是长安与汉中之间捷近的古道,西汉高祖年间初开,唐至清代仍通行。在周至境内已查出栈道遗址13处。 姜家坪栈道遗址,在厚畛子乡姜家坪村北2000米的黑河北岸,距河床60米,共2段,全长22米,有栈孔19个,栈桩5个,平均孔距1.1米,栈桩长0.8米,直径0.18米,圆形栈孔径0.2米,深0.2米。 桥湾坪栈道遗址,在沙粱子乡桥湾坪东北50米,距黑河南岸河床2米的花岗崖壁上,长60米,可见圆形栈孔10个,间距1.1米,孔径0.21米,深0.2米。 立碑子栈道遗址,在骆峪乡碾子坪村西南4.5公里的骆峪河西岸,距河床8米的崖壁上。长25米,存栈桩18个,间距不等,桩长1.23米,桩径0.14米,与崖壁夹角150°,上架石条,今仍能通行,南端15米处卧石上有鱼形刻画。 大麦场栈道遗址,在骆峪乡村西南300米,为桥址,处骆峪河东西两岸,东岸距河床1.6米的巨石上,有凿孔14处,0.2米见方。西岸有4处凿孔与东岸相同。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