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仓遗址 永丰粮仓遗址 公元589年,南北朝对峙结束,隋统一全国,在沙苑建立了永丰粮仓。 《续朝邑县志》载:“唐高祖自河东引兵而西济河至朝邑,舍于长春宫,休甲养士,仍资永丰仓为用,后尝命太宗镇此。”《大荔县志》载:“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诏永丰仓出十五万石米付同州,减时价十千粜于百姓。” 据地名资料考察,原朝邑县的仓西村,就是因为在永丰仓之西而得名;仓头村,也就是因为在永丰仓之前(头)而得名。两村虽已搬迁,参阅本书之朝邑县地理图,仍可知其遗址的大概方位。 表述常平仓诸遗址
┏━━━━━━┳━━━━━━━━┳━━━━━━━━━┳━━━━━━━━━━━━━━━━━━━━┓
┃仓名 ┃创、增修时间 ┃建筑概况 ┃地址 ┃
┣━━━━━━╋━━━━━━━━╋━━━━━━━━━╋━━━━━━━━━━━━━━━━━━━━┫
┃常平仓 ┃乾隆5年增修 ┃建廒14座,共70间 ┃在府署东即旧州仓《大荔县志(熊)六卷》 ┃
┃常平南仓 ┃康熙23年重修 ┃廒房8座,计37间 ┃朝邑儒学署南 ┃
┃常平西仓 ┃乾隆5年建 ┃廒房7座,计35间 ┃朝邑城隍庙东偏 ┃
┗━━━━━━┻━━━━━━━━┻━━━━━━━━━┻━━━━━━━━━━━━━━━━━━━━┛
二、蒲津浮桥遗址 蒲津浮桥原架设于本县蒲津关黄河两岸,即宋、元、明时期的大庆关(俗称老大庆关),距本县县城东偏北30.4公里。 唐开元十九年(732),在蒲津两岸各造四头铁牛,牛旁各立一铁人,下铸铁山,尾施铁轴,以系浮桥。从此,浮桥便成了两岸交通要道。铁牛、铁人给两岸历代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今范家乡地区,民国时期叫乌牛乡,乡属有南乌牛村、北乌牛村,这些村名、乡名的来历,都是对铁牛的永恒纪念。 “宋嘉祐五年(1060),河涨桥坏”,桥虽坏,遗址仍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河溃岸西徙,老大庆关反居河东”。从此,遗址再不见于本县。河西另立新大庆关,恢复了河运往来。 原蒲津两岸之铁牛、铁人、铁轴、铁山,随着历代的河涨沙淤,渐次俱埋泥沙中。1989年,山西永济县党政领导和文物工作者,组织人力,钻探发掘,东岸遗物历1250余年,原貌依旧,与志书记载无异。当今原本县西岸的浮桥遗址,仍在河东。 三、古渠道遗址 龙首渠遗址 龙首渠是陕西省洛惠渠的前身,修筑于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前117),因穿渠得龙骨,故名龙首渠。 文物保护的范围,仅指隧洞工程而言,也就是现在的“五号隧洞”部分。距本县县城西北13.5公里,地里坐标为东经109°53'、北纬34°54'。 西汉龙首渠“作之十余载,渠颇通,犹未得其饶。” 南北朝和唐代均有重开龙首渠的记载,北周武帝时来巡视,保定二年(562)“同州开龙首渠,以资灌溉”。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和唐玄宗开元七年(719)曾有引洛水及堰黄灌溉和种稻的历史。 民国二十三年至三十六年(1934~1947),经过12年多的漫长施工,洛惠渠虽已通水,但因隧道复塞,仍未受益。 解放伊始,洛惠渠工程即行续建,1950年即实现了渠通水到田。从受益至今,一直安全行水,五号隧洞,基本良好。 通灵陂遗址 通灵陂俗名“盐池洼”,在县城东北4公里,距朝邑镇西北7.5公里。是唐代的一大水利工程。 通灵陂东西长20余里,南北宽3至5里。东、南两边壁立,西、北两边慢坡而下,一片盐碱,不宜农耕。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同州刺史姜师度有见于此,决定引洛河水灌溉通灵陂,选择原大、朝交界处,由畅家村起,北到长安屯东北角,开渠五里,将洛河水引入通灵陂,得好地四百余顷。现在人们所叫的“旱河”就是当年的渠址。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