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邑战国墓群 1970年发现于今朝邑镇北寨子村西。相继用三年时间,分A、B、C、D、E、F、G七个探区,进行了钻探,在29874.8平方米的面积里(约占墓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发现了战国、汉、唐、宋、明等时代的墓葬1444座,其中战国墓葬640座:A区4,B区92,C区136,D区74,E区232,F区62,G区40座。
朝邑战国墓钻探发掘分布图绘图:胡瑾君 1974年8月,陕西省文管会、博物馆和县文化馆联合试掘了A探区的M1号墓。同年10月至1975年4月,上述单位又联合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3人,共同发掘了战国墓26座.M101号至M115号墓15座,M201、M203号至M212号墓11座。共分布在三个探区,C区4座,D区7座,E区15座。 发掘的26座墓,包括竖穴墓、竖穴小龛墓和洞室小龛墓三种形制。均属蜷屈特甚的屈肢葬。随葬器物反映了薄葬的特点,随葬最多的两座墓,也仅14件和10件,一般都是3、5件,其中有3座墓空无一件。器物的组合特征是:绳纹灰陶罐、半球形陶釜、敞口陶盆和盆状陶甑。均属秦文化风格,也是秦国墓中常见之物。再根据朝邑地区从春秋中期直到战国晚期属秦国疆域的时间长达三百余年的历史事实,应把这一墓群的时代定为战国时期的秦墓。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