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延安市历代开凿的佛教、道教石窟,修建的庙宇达数10处之多,在城区内形成了一个分别以“三关”(即南关、东关、北关)为集中点的寺、庙汇集地,一年四季均有神事活动,成为陕北较有影响的寺庙场所。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炮火的洗礼,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些石窟早已全部废弃,遭到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庙宇亦大多荒芜,有的仅留残垣断壁。“文化大革命”中,又被“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大肆捣毁,致使这些寺、庙建筑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有的今已湮没,无迹可寻,有的虽侥幸保存下来,也已残破不堪,现介绍几处在历史上较有影响,且尚有洞窟或造像、题记等残存的石窟及尚有遗迹可寻的庙宇遗址。 万佛寺石窟 位于市区东北的清凉山半山腰间。该寺自唐代创建以来,经五代,到宋时达到了鼎盛时期,元、明数百年时间仍兴盛不衰,规模更趋宏大,洞窟密布,佛塔林立,僧侣济济,香烟燎绕,成为陕北远近闻名的佛教寺院之一。直到清代随着佛教影响的减弱和时局的动荡,才逐渐衰落。建国前夕,已荒凉冷落,破烂不堪,然从存留下来的一些洞窟看上去,仍不失其宏大气魄。1956年8月,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经延安市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翌年5月正式成立清凉山文物管理处,专门负责该寺的保护管理及维修工作。 清凉山万佛寺由万佛洞、三世佛洞、弥勒佛洞、释迦佛洞、罗汉洞、睡佛洞、如来佛洞、藏经洞等共计大小20余座洞窟组成。有的洞窟早已被毁,有的被居民占用,有的埋入土中未曾清理出来。只有万佛洞、三世佛洞、弥勒佛洞及释迦佛洞这四座窟保存较好,并已对外开放。 万佛洞 坐落在清凉山西侧半山腰间,是万佛寺石窟中最大的一个洞窟,历代纂修的地方志多有记述。该洞窟宽17米、进深14米、高6.7米,平面略呈正方形,洞口有窟檐,前壁开二门一窗,左门高6.4米、宽2.6米,右门高6.4米、宽2.5米。洞内中间稍偏后有一座长11米,宽4.78米,高1.43米的长方形台基,台基左右两侧为直通窟顶并与台基等宽的大屏柱。据窟外墙壁上的题记和台基上现存痕迹,知其上原有3尊泥塑大佛像,后毁。洞窟顶部两屏柱间镌刻有八角覆斗式藻井3个,藻井周围的花板上有宝幡似的雕饰。洞内左、右、后三壁及两门左、右两侧,两屏柱的四个面上均布满神态各异的浮雕佛、菩萨像约1万余尊。其中除有近万尊平行排列、整齐有序的小千佛像外,还在其间夹杂有较大的独尊佛像6尊,一佛二弟子13铺39尊,一佛二菩萨造像11铺33尊(其内包括华严三圣9铺,27尊;西方三圣2铺,6尊),自在观音造像18尊,千手观音造像3尊,三臂观音造像1尊,白衣大士1尊,舍利塔4座。这些造像,高者1米有余,低的仅0.13米,或站、或坐;有的托腮,有的侧头,有的讲经说法,有的闭目沉思;有的排列成行,有的组成佛教故事。四座舍利塔也雕刻十分精致、逼真,塔高均在1米左右。另在造像间还分布有245块供人题记的小碣,由于风化严重,仅有3块石碣上的字迹尚可辨识。 洞窟由于阴暗潮湿,加之石质疏松,墙壁上的造像亦风化脱落比较严重,尤其后壁更甚。根据窟内造像风格和石刻题记及有关史料记载,该窟凿造时间当在宋代。 三世佛洞 位于万佛洞左侧,与之平行排列。洞前敞露,左、右、后三壁均有浮雕造像。窟深4.6米,宽5.9米,高4.6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后壁面上部正中浮雕释迦牟尼三世佛,主佛造像面型清秀圆润,曲眉细长,两眼平视前方,结跏跌坐于圆形莲座上,姿态健美,宁静含蓄。立于两侧的弟子,阿难双手合什,体态自若;迦叶双手抱拳,唯唯恭候。左壁面上部稍后雕有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右壁面上部稍后雕有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左、右两壁上部近门处对称地雕刻着二守门护法的天王站像;天王头戴搭耳盔帽,身着甲胄,肩披英雄巾,下著战裙,双手按锏,气宇轩昂。衣纹雕刻刚健挺拔,富有立体感。石窟内左、右、后三壁面中部雕刻着平行排列的十六罗汉形象,其中后壁排列八身,左、右两壁各为四身,神态各异,十分动人。 窟内造像的雕凿技术与其毗邻的万佛洞造像相比较,更显成熟、完美、逼真,该洞窟的开凿年代应比万佛洞为晚,当在宋末。 弥勒佛洞 位于三世佛洞的左上方,与万佛洞、三世佛洞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只是所处位置稍高。洞窟宽6.7米,进深9米,高4.8米,平面呈长方形,窟前壁开一门,窟内后部正中有一座高2米,上部直径2.7米,下部直径1.7米的圆形仰莲台座,上面端坐高1.8米,体态肥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皆大欢喜”弥勒佛。因其肩搭布袋,手托念珠,故又称布袋和尚。窟之顶部正中雕一圆形覆盘状藻井,内为条带连环画的形式,雕刻有二龙戏珠和太子游四门等佛教故事,其间还刻有道教的八卦图。窟内后壁修凿平整,但无雕像,左、右两壁最上边均雕有平行排列的小千佛坐像,两壁前下角各雕一尊观音坐像;其余地方则为空白。 从窟内弥勒佛坐像和左、右壁上方的小千佛像同两壁前下角近门处的观音坐像相比,无论造像风格或雕刻技法都迥然不同,而与万佛洞、三世佛洞内造像相比,也有明显差异。弥勒佛和小千佛坐像在雕凿技法上均显得比较粗糙、浮浅,尤其是弥勒佛形象更具有明显的明代造像特征。而窟内的两尊观音坐像却与万佛洞内同类造像在风格和雕刻技法上都基本相同。另外还发现窟内前半部和后半部分之间有一明显的接茬痕迹。可推知,该窟最初应是在宋代开凿万佛洞的同时或稍后即开始凿造,当开凿到1米多深,并雕刻出门口左、右壁下方的两尊观音坐像时,可能由于发生某种突然原因而被迫停工。后到明代,又有人在原基础上继续向深凿造,雕刻出弥勒佛和小千佛坐像,从而形成目前这种局面。 释迦佛洞 位于弥勒佛洞左下方,石窟略呈方形。深5.58米,宽5.40米,高3.08米。窟顶中央凿一圆形覆盘状藻井,藻井正中浮雕一宝相花图案,周围又分布有12块方形棋格式藻井,其内分别雕刻有飞天、朱雀、苍龙、宝相花、几何纹、如意之纹及莲花等图案。窟内正中央立有4根等距离的直径0.24米的圆形石柱,接顶连地,现柱已毁,仅见两端痕迹。4柱间雕有释迦佛坐像一尊,基座和佛头皆毁。窟前开一门,左、右、后壁及门两侧均布满佛教造像。门左壁上刻有童子拜观音像,右壁上刻有地藏讲经图,左、右、后壁面上则雕有罗汉群像,并间以太子游四门,菩提树下悟道、讲经,婆罗树下涅槃等佛本生故事图案和三世佛、文殊及普贤菩萨造像,窟之左、右两壁前上角还对称地雕刻有手持锏、鞭的天王立像各一尊,作为该窟的守护神。窟内全部浮雕造像,构成了一个佛教理想境界的统一整体。其内容之丰富是清凉山万佛寺其它洞窟所无法比拟的。从窟内造像风格、特征来看,与万佛洞、三世佛洞内造像基本相同,其雕造年代也当在宋代。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