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墨客在游览宝塔山、清凉山等处胜迹后,镌刻在其附近石壁上的题诗(字)甚多,仰首可见。 摩崖题字 “嘉岭山”摩崖石刻题字,在宝塔山麓,南川河畔的石崖上,每字高3.68米,宽3.37米,隶体阴刻。为宋代名臣范仲淹戍延时手书。因长期遭受风雨剥蚀,明初年,字迹已模糊不清,当时又在原有字形的基础上,向深凿刻,才得以使其存留至今,依然保持着宏大、磅礴之气势。 “诗中画”摩崖石刻题字,位于清凉山万佛寺弥勒洞左上方石崖上,每字高0.80米,宽0.50米,行草书、阴刻。为明正德十五年(1520)延安知府吴存礼手书。字体潇洒圆润,刀功有力,堪称明代书法之精品,目前依然十分清晰,保存完好,丝毫不失当年之风姿。 延安市摩崖石刻题字一览表
┏━━━━━━━━━━━┳━━━━━━━┳━━━┳━━━━━━━┳━━━━━━━┳━━━━━━━┓
┃ ┃ ┃ 书 ┃ ┃ 书写者及 ┃ ┃
┃ 题字内容 ┃ 所在位置 ┃ ┃ 大小规格 ┃ ┃ 现 状 ┃
┃ ┃ ┃ 体 ┃ ┃ 书写年代 ┃ ┃
┣━━━━━━━━━━━╋━━━━━━━╋━━━╋━━━━━━━╋━━━━━━━╋━━━━━━━┫
┃ ┃ ┃ ┃ ┃ ┃风化十分严 ┃
┃ 高山仰止 重关叠翠 ┃ ┃ 楷 ┃ ┃ ┃重,字迹多已 ┃
┃ 云生幽处 先忧后乐 ┃ ┃ ┃ ┃ ┃模糊不清,有 ┃
┃ 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宝塔山麓南川 ┃ ┃ ┃宋代后期至明 ┃的已毁。 ┃
┃ 宋朝人物第一 ┃河东岸石崖上 ┃ ┃ 无考 ┃代,书写者无 ┃目前这些题字 ┃
┃ 泰山北斗 出将入相 ┃ ┃ ┃ ┃考。 ┃的石崖下面有 ┃
┃ ┃ ┃ ┃ ┃ ┃许多民房。有 ┃
┃ 一韩一范 ┃ ┃ 书 ┃ ┃ ┃ ┃
┃ ┃ ┃ ┃ ┃ ┃的题字被遮 ┃
┃ ┃ ┃ ┃ ┃ ┃掩。 ┃
┣━━━━━━━━━━━╋━━━━━━━╋━━━╋━━━━━━━╋━━━━━━━╋━━━━━━━┫
┃ 苍生一望 ┃ ┃ 行 ┃每字高0.50, ┃ ┃ ┃
┃ ┃清凉山万佛洞 ┃ 书 ┃宽0.40米。 ┃ ┃ ┃
┣━━━━━━━━━━━┫ ┣━━━╋━━━━━━━┫ ┃ ┃
┃ ┃上方 ┃ 楷 ┃每字高0.65 ┃ 无 考 ┃ 清晰、完整 ┃
┃ 文罔到上头 ┃ ┃ ┃米,宽0.50 ┃ ┃ ┃
┃ ┃ ┃ 书 ┃ ┃ ┃ ┃
┃ ┃ ┃ ┃米。 ┃ ┃ ┃
┣━━━━━━━━━━━╋━━━━━━━╋━━━╋━━━━━━━╋━━━━━━━╋━━━━━━━┫
┃ ┃清凉山释迦洞 ┃ 楷 ┃每字高0.70, ┃ ┃ ┃
┃ 鹫峰泉 ┃ ┃ ┃ ┃ 无 考 ┃ 清晰、完整 ┃
┃ ┃右上方 ┃ 书 ┃宽0.40米。 ┃ ┃ ┃
┣━━━━━━━━━━━╋━━━━━━━╋━━━╋━━━━━━━╋━━━━━━━╋━━━━━━━┫
┃ ┃清凉山万佛洞 ┃ 行 ┃每字高0.45 ┃ ┃ ┃
┃ 金仙胜境 ┃ ┃ ┃米,宽0.40 ┃ 无 考 ┃ 同 上 ┃
┃ ┃口上方 ┃ 书 ┃ ┃ ┃ ┃
┃ ┃ ┃ ┃米。 ┃ ┃ ┃
┣━━━━━━━━━━━╋━━━━━━━╋━━━╋━━━━━━━╋━━━━━━━╋━━━━━━━┫
┃ ┃清凉山仙石洞 ┃ 行 ┃每字高1.50, ┃清康熙二十五 ┃ 字迹清晰 ┃
┃ 是 岸 ┃ ┃ ┃ ┃年(1686)刘 ┃ ┃
┃ ┃左下方 ┃ 书 ┃宽0.80米。 ┃ ┃ 完好无损 ┃
┃ ┃ ┃ ┃ ┃令书。 ┃ ┃
┣━━━━━━━━━━━╋━━━━━━━╋━━━╋━━━━━━━╋━━━━━━━╋━━━━━━━┫
┃ ┃清凉山雷公洞 ┃ 楷 ┃每字高0.45, ┃ ┃字亦略有残 ┃
┃ 石室藏真 ┃ ┃ ┃ ┃ 无 考 ┃ ┃
┃ ┃口右侧 ┃ 书 ┃宽0.40米。 ┃ ┃缺,破坏。 ┃
┗━━━━━━━━━━━┻━━━━━━━┻━━━┻━━━━━━━┻━━━━━━━┻━━━━━━━┛
续表
┏━━━━━━━┳━━━━━━━┳━━━━┳━━━━━━━┳━━━━━━━┳━━━━━━━┓
┃ ┃ ┃ 书 ┃ ┃ 书写者及 ┃ ┃
┃ 题字内容 ┃ 所在位置 ┃ ┃ 大小规格 ┃ ┃ 现 状 ┃
┃ ┃ ┃ 体 ┃ ┃ 书写年代 ┃ ┃
┣━━━━━━━╋━━━━━━━╋━━━━╋━━━━━━━╋━━━━━━━╋━━━━━━━┫
┃ ┃清凉山延寿洞 ┃ 行 ┃ ┃ ┃二字下半部分 ┃
┃ 洞 天 ┃ ┃ ┃因字残缺,尺 ┃ 无 考 ┃ ┃
┃ ┃口上方 ┃ ┃寸无法量知。 ┃ ┃塌毁无存 ┃
┃ ┃ ┃ 书 ┃ ┃ ┃ ┃
┣━━━━━━━╋━━━━━━━╋━━━━╋━━━━━━━╋━━━━━━━╋━━━━━━━┫
┃ ┃清凉山仙石洞 ┃ 楷 ┃ ┃明万历十年 ┃字迹清晰保存 ┃
┃ 仙石灵严 ┃ ┃ ┃每字高1米, ┃( 1582)吴同 ┃ ┃
┃ ┃口上方 ┃ ┃宽0.8米。 ┃ ┃完好 ┃
┃ ┃ ┃ 书 ┃ ┃春、周磬书。 ┃ ┃
┣━━━━━━━╋━━━━━━━╋━━━━╋━━━━━━━╋━━━━━━━╋━━━━━━━┫
┃ ┃ ┃ 隶 ┃ ┃ ┃ ┃
┃ 云 轩 ┃ 同上 ┃ ┃每字高1米, ┃ 无 考 ┃ 同 上 ┃
┃ ┃ ┃ ┃宽0.95米 ┃ ┃ ┃
┃ ┃ ┃ 书 ┃ ┃ ┃ ┃
┣━━━━━━━╋━━━━━━━╋━━━━╋━━━━━━━╋━━━━━━━╋━━━━━━━┫
┃ ┃清凉山仙石洞 ┃ 楷 ┃每字高0.20 ┃ ┃ ┃
┃ 桃花洞口 ┃院桃花洞口上 ┃ ┃米,宽0.25 ┃ 无 考 ┃略有风化 ┃
┃ ┃方 ┃ 书 ┃米。 ┃ ┃ ┃
┃ ┃ ┃ ┃ ┃ ┃ ┃
┣━━━━━━━╋━━━━━━━╋━━━━╋━━━━━━━╋━━━━━━━╋━━━━━━━┫
┃ ┃ ┃ 行 ┃每字高0.50 ┃清康熙年间, ┃略有风化 ┃
┃ 仙人石 ┃仙人石东面 ┃ ┃米,宽0.45 ┃书写者无考。 ┃ ┃
┃ ┃ ┃ 书 ┃米。 ┃ ┃ ┃
┣━━━━━━━╋━━━━━━━╋━━━━╋━━━━━━━╋━━━━━━━╋━━━━━━━┫
┃ ┃清凉山环翠洞 ┃ 纂 ┃每字高0.90 ┃清同治十三年 ┃字迹清楚,保 ┃
┃ 环 翠 ┃ ┃ ┃米,宽0.54 ┃(1874)吴大微┃ ┃
┃ ┃口右侧 ┃ ┃ ┃ ┃存完好。 ┃
┃ ┃ ┃ 书 ┃米。 ┃题。 ┃ ┃
┣━━━━━━━╋━━━━━━━╋━━━━╋━━━━━━━╋━━━━━━━╋━━━━━━━┫
┃ ┃万佛洞右侧石 ┃ 行 ┃每字高1.15 ┃清光绪十四年 ┃ ┃
┃ 枕 流 ┃ ┃ ┃米,宽1.05 ┃(1838)刘本寅┃略有风化 ┃
┃ ┃崖上 ┃ ┃ ┃ ┃ ┃
┃ ┃ ┃ 书 ┃米。 ┃书。 ┃ ┃
┣━━━━━━━╋━━━━━━━╋━━━━╋━━━━━━━╋━━━━━━━╋━━━━━━━┫
┃ ┃ ┃ 楷 ┃每字高0.80 ┃ ┃ ┃
┃ 柳湖胜境 ┃ 同 上 ┃ ┃米,宽0.65 ┃ 无 考 ┃ 略有风化 ┃
┃ ┃ ┃ 书 ┃米。 ┃ ┃ ┃
┣━━━━━━━╋━━━━━━━╋━━━━╋━━━━━━━╋━━━━━━━╋━━━━━━━┫
┃ ┃ ┃ 楷 ┃每字高0.55 ┃ ┃ ┃
┃ 俗 砭 ┃ 同 上 ┃ ┃米,宽0.80 ┃ 无 考 ┃ 略有风化 ┃
┃ ┃ ┃ 书 ┃米。 ┃ ┃ ┃
┣━━━━━━━╋━━━━━━━╋━━━━╋━━━━━━━╋━━━━━━━╋━━━━━━━┫
┃ ┃延安市南郊七 ┃ 楷 ┃每字高0.85 ┃清道光二十三 ┃ ┃
┃ 少陵川 ┃里铺杜公祠右 ┃ ┃米,宽0.63 ┃年( 1843)陈 ┃ 略有风化 ┃
┃ ┃侧石崖上 ┃ 书 ┃米。 ┃炳琳书。 ┃ ┃
┗━━━━━━━┻━━━━━━━┻━━━━┻━━━━━━━┻━━━━━━━┻━━━━━━━┛
清凉山“诗湾” 位于万佛寺弥勒洞左上方,是自然形成的石湾,由于湾内石壁比较平坦,高低适中,便于题刻,故古人在游览清凉山胜迹后在此题诗镌刻,有数10块,字形大小不一,书体有别,排列参差不齐。清嘉庆本《延安府志》说:“清凉山阿多名人题咏,石刻参差磊落,里人呼为诗湾。”诗湾最初创建于宋,后来各代均有题刻,使湾内诗碑遍布,琳琅满目。但因石质粗松,又较潮湿,逐年风化,保存至今的仅有10余块,其余的均已剥蚀脱落,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从现有的十几首摩崖题诗来看,其内容多为历代文人登游清凉山的抒情之作,还有几首怀念范仲淹的诗文。清代三原人氏吴存礼题写的“诗中画”三个摩崖石刻大字,正是诗湾的真实写照,意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于诗湾恰处清凉山万佛寺石窟之中部,不仅旁有“水照延安”,左有“印月亭”,下有“月儿井”、“宛然云霞”等胜景,而且站在诗湾附近,还可一览延城全貌,三川二水尽收眼底。故身临诗湾,极易触景生情,顿发诗兴,至今登山游览者在此题诗赋词的仍然络驿不绝。 附 “诗湾”内现存明、清诗人题刻诗篇摘抄 梵阁岹峣半入空,阴峨飞雪昼空濛。青林不散看烟色,碧照遥开洞壑风。 胜地像疑人境外,诸天之在佛光中。亦知生度空门侣,每人云山兴不穷。 历下五泉刘汝松 清凉佛阁依云空,绝壁层岩烟雾朦。万象金光标胜境,诗天梵语佳松风。 寻真偶共同心铭,结社还游法界中。色相本来无自我,超凡入圣竟何穷。 岱麓王汝孝 清凉岩下梵王宫,俯仰山川一目中。定痂井泉犹济世,濯筋河水尚朝东。 救鹰割肉慈心苦,为鸽轻身爱意忠。若是为官存佛念,中原万生不贫穷。 河东大石张守忠题 琉璃抵树护珠宫,今古登临感慨中。地癖灵山盘塞北,泉通慈海润延东。 舍身毘佛皆沉劫,经略希文独抱忠。无奈袜线真忝窃,苍生十室十贫穷。 东鲁岳峰萧大享题 附郭山门图画披,公余频过动相宜。山僧老去行还健,石室层开览愈奇。 留滞高情须更有,肤施前事竟何裨。徘徊不尽登临意,明发官程又疾驰。 岭南陈文辅书 胜日寻幽古鹫峰,肩兴直上蕊珠宫。沉檀缥缈香风里,楼阁高低翠霭中。 万佛岩深云吞雨,五龙山拱日当空。九原不起王摩诘,只怨丹青画未工。 莆阳曲郝本书 一上名山惬素怀,悬崖阁道几萦回。石栏旧刻蟠螭首,瑶草春香卧鹿胎。 云锁洞门龙已去,月明松径鹤频来。定知不是人间世,双眼乾坤过绝埃。 延州城外清凉寺,一线盘空鸟道过。古洞幽深分色相,危楼重叠厌星河。 塞生老树秋声壮,僧对轩窗晚照多。终岁劳劳非吏隐,且将鹿虑暂消磨。 右完张勋 鹫峰高倚清凉寺,一泒延流万古长。今日我来登绝顶,松风犹带旧花香。 丹崖翠壁海天秋,千里河山豁壮眸。两腋清风无地著,披云直上最高楼。 古郢章山 沈文华书 岩幽开古寺,地胜倚天雄。涧水双流合,云峰四面通。 烟霞浮野树,石阁起秋风。嘉岭芳声在,万年范老功。 危楼侵碧落,横槛影清流。城郭千门壮,川原一览收。 天花来讲席,卓锡记春秋。万佛功成日,谁先杞国忧。 莆阳栗斋郑光昔 浑浑沌沌大来石,婉人何事费工莜。洞开深处佛万尊,楼建高头崖千尺。 河水凭栏一派清,草山当户因时碧。延州此地剩堪赏,宦客曾能几晨夕。 明(嘉靖年)河东李如玉书 香风缥缈自天来,吹落琼花点碧苔。仿佛影摇凝风下,芙蓉壁立倚云栽。 法传上素同缘在,妙语空门茅塞开。荷锡抱叠昔日怀,三生从此脱风埃。 明月鹫峰寒,石泉涌冰玉。英英起白云,飞出清凉谷。 一钵浸有余,千江印还足。风燔久自鸣,水火本相浴。 踏破碧莲心,嗅残金桅肉。云猿锁赤城,野马归黄屋。 心性了莹负,葛藤何朴。忽闻清磬声,顷解尘襟俗。 敲牖问禅师,三二总道六。 明正德十三年 中秋雨歇上清凉,危径凌层到上方。万种金身如不坏,诸天石洞更无伤。 水光山色今虽好,地厚天高久亦亡。奉劝乘聪天上客,暂时相赏莫相妨。 明(正德改元年)容城王寅书 倒影遥随海日清,长虹绝壑倚风吟。醉酣红叶千林锦,零乱黄花满地金。 水浸断碑危鲜苔,山迥曲径小门深。重谭已矣归期满,故国空驾猿鹤心。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