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文物首页 | 西安文物 | 宝鸡文物 | 咸阳文物 | 铜川文物 | 渭南文物 | 延安文物 | 榆林文物 | 汉中文物 | 安康文物 | 商洛文物 | 杨凌文物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安塞县文物大全 > 安塞县宋代石窟遗址

安塞县宋代石窟遗址(2)

字号:   2012-7-5 9:43:26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窟内还置有一尊取自窟外的铜佛,佛高10厘米,有背光。铭文:“大业六年三月二十六”。
    2.石寺河石窟 位于安塞县王窑乡。石寺河村西,距县城70公里,西距秦直道3公里。石窟座北向南,位于石寺河和小沟河交汇的三角石崖上。现存5个洞窟,由西向东顺序编号为1—5号。1、2、4、5号是空窟,无造像。2号窟内有一石碑,记清朝一和尚事迹。3号窟内造像头手大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毁。
    3号窟,也是石寺河石窟中最大的一窟,宽8米,进深7.4米,高3.2米。窟室正中设坛基,坛基长5米,宽3.5米,高0.95米。坛基东西角各有一托重的力士,昂首、突目、裸上身,胸部肌肉突起,充满着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两肩托着坛基。两力士之间雕一鹿衔莲梗画像,雕刻风格极似陕北东汉画像石中的鹿形象,刀法娴熟,形象传神。窟室坛基上的造像全毁,但从坛基现存造像石窝观察,主像仍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窟顶为平顶,顶中间雕一覆斗形莲花藻井。
    坛基东西两边各有一石板柱,上接窟顶。西边石板柱外壁是佛涅 像,释迦牟尼佛右肋叠卧床榻,头高枕,右手自然衬头,左臂自然下垂,螺髻。身着圆领通肩袈裟,衣纹为阴刻。床头一比丘手扶佛枕,床脚一比丘手抚佛足,因头部残缺,表情无法辨清。床榻用阴线雕刻莲花纹、卷云纹,彩绘。佛涅 像上方为舍利塔。舍利塔左上方有楼阁、菩提树、祥云。接着是一组佛传故事,一菩萨结跏趺坐,周围有狮子、猴、虎、鹿簇拥。所有动物遥相呼应,颇有动感,神态各异,这些细节的刻画,确有匠心独到之处,是宋时动物传神写照的艺术杰作。其余众多弟子似号啕大哭,又似悲咽欲泣,或投身跌地,或烦冤长吟。其状各异,确系按经书中记载佛涅 时诸弟子悲痛情形而描绘塑造的。佛涅 下题记:“安塞堡 首人何主月白贵廿修释迦佛入涅盘一所伏以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察那川施主白友口共修一半塌子掌合社施主张进贺青任子于共修一半各人合家安乐千灾速去万福归崇 宣和四年三月二十四日白政 石匠王志书正千木”。
    两石板柱内侧两壁雕满佛和菩萨造像。西边石板柱内侧造像,佛均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仰覆莲花座上,佛头部均残缺,着双领敷搭式袈裟,双手于腹前做禅定印,衣纹阴刻,彩绘火焰背光。佛两边菩萨头残缺,跣足立于莲座上,双手合什,其残部的身段曲线十分柔美,衣褶线条十分流畅,体形苗条。余部为姿态各异的小坐佛。东边石板柱内侧造像,佛均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仰覆莲花座上。佛头均残缺,有的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颔下垂式袈裟或圆领羊肠袈裟,手印有禅定印、说法印,衣纹有阴刻、有阳刻,均彩绘火焰背光。
    东边石板柱外壁主要造像是连续雕刻的坐佛,佛均结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座上,头、手残。有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有着圆领通肩袈裟。菩萨、弟子均跣足立于莲台上。整个造像形体比例适度,肌肉饱满丰润,衣纹随体下垂起伏得当。下为10尊神态不同的供养人像。
    东西壁为对称的3行雕像,头均残。西壁中间一行造像,身着袈裟,腰系带,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手势各异。东壁第一行左为十尊脚着靴,身披大衣立于莲台上的造像;右为坐佛,佛均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身着羊肠圆领袈裟。东西壁这两组造像从其服饰和魁伟健壮的身体造型看,颇具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特征。这与陕北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东西壁下行各雕6尊罗汉造像。
    后壁上方为3行小坐佛,下雕6尊罗汉,中间有2尊完整造像。一为自在观音雕像,其半结跏趺坐在须弥座上,头戴高宝冠,身着羊肠圆领袈裟,清闲自在,肌肉圆润细腻,左手柱方形台座,右手置膝头;一为头戴披风,手执锡杖的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的得名,是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进门两壁各有一布袋佛,袒胸露脐,右手拿布袋,左手放于膝上,自在坐在长方形台座上,头残缺。根据《宋高僧传》和《佛祖历代通载》等书记载,他名叫契比,又号长汀子,是五代时期活动在江浙一带的僧人。
    西壁角有一较完整佛造像,肉髻,鼻高而直,眼稍上挑,厚唇,体态饱满,身着敷搭式袈裟,下着大裙覆盖于须弥座上,右手手心向上置膝上,左手抚膝,给人以舒适自在之感,两足残缺。
    石板柱前沿题记:“帅 制戎监兵宿于精舍宣和癸卯仲冬初四日跋青化镇典教院童行党规修佛一尊。”
    西壁题刻:“建炎戊申十一月五日绿金人攻开延安逃窜于此隰州僧广海书”。
    在石板柱壁上有墨书题记10多处,但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辨认。
    3.龙眼寺石窟 位于安塞县王窑乡水库区内,距县城50公里。现存8个洞窟,从东向西顺序编号为1—8号。其中第3、5号窟内有造像,其它均为空窟。
    3号窟宽5米,进深5.4米。窟室正壁及左右侧壁均造长方形坛基,窟内共存9尊石刻造像。正壁坛基上有3尊雕像,头残缺。从遗痕看都戴有官帽,两手环抱;从其衣饰道袍分析,属道教的三官像。两边造像,因进洪水,淤泥未除,无法辨认。
    5号窟,是龙眼石窟中最大的。窟室宽7米,深6.5米,高3米。窟室中央设方形石坛基,长4.2米,宽2米,高0.6米。主像不存,坛基四角有四根石柱接底连顶,石柱见方0.75米,均雕刻小千佛。窟室四壁造像全毁。窟顶有一八边覆斗藻井。窟内无题记,始建无考,从其造像风格观察应为宋代开凿。
    4.招安石窟 位于安塞县招安乡招安村杏子河之北,距县城35公里,现存7个洞窟,由东到西编号为1—7号。
    1号窟 门楣刻“方仓”2字,窟室深6米,宽4.5米,窟内无造像。
    2号窟 窟内无造像,只有一束腰须弥仰莲座。窟室深3.5米,宽6米,高2.5米。佛坛高1.1米,宽1.5米,长2.2米。窟顶藻井风化严重,图纹难辨。
    3号窟 是招安石窟中最大的窟。窟室宽9.5米,深9米,高3.8米。窟室中内设方形石坛基,坛基上有5个束腰须弥仰覆莲花座,造像不存。坛基4角有4根石柱连接窟顶,窟顶雕抖拱式建筑。其上雕刻小坐佛,中间有一圆形藻井。正壁开一佛龛,龛内雕一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左壁开两龛。一龛内为一游戏菩萨,自由自在,形象富有个性,衣纹和坐石的雕刻刀法块面分明,简练而概括;一龛内为文殊菩萨,头残缺,身披袈裟,手捧经卷结跏趺坐在仰莲须弥座上。他不是骑狮子,而是将狮子雕在须弥台座的中间束腰部分。右壁开凿对称的两个佛龛,一为游戏菩萨,一为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坐势和衣饰与文殊相同。其余4壁和4根石柱均浮雕小千佛。窟内大小造像均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有题记:“崇宁元年二月二十日□□施主□□ 修大佛一尊”。
    4号窟 门楣刻“鄜州介元子”字样。窟室宽4.5米,深5.5米,高3米。窟顶为平顶,中间有一八边形覆斗藻井。窟室后壁隐约可见一游戏菩萨,其余造像均风化。门外两侧相对开龛。龛内各有一残高1.2米的护法天王。右手拿兵器,左手叉腰。身穿甲胄、腰系革带,双足着靴,下束战裙,气宇轩昂,赳赳而立。东边护法天王内侧题记:“大明延安府安塞县招安里施主宋志和室人宋氏父母荣艾王氏孙男荣俊喜松资财雕佛像三堂求保平安 弘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日开光”。
    5号窟 深3.5米、宽3米,高2.5米。窟顶为六边形覆斗藻井。西壁隐约可见舍利塔,其余均风化。
    6号窟 宽3.5米,深4.5米,高2.3米。窟顶有一四边形藻井。窟内隐约残存一高0.5米的菩萨造像。后壁佛坛宽0.3米,主像不存,壁雕均已风化。
    7号窟 深1.5米,宽2米,高1.8米。窟内造像全部风化。只有门外楣上方龛内有一游戏菩萨隐约可辨。
    5.寨子峁石窟 位于招安乡寨子峁村,南距招安石窟2公里。此窟开凿在一块自然坠落的整石上。独窟。窟室深3米,宽2.7米,高2.3米。窟内后壁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头两边各有一飞天,飞天乘祥云,衣带后飘,体态、动势笨拙,脚外露,略显呆滞。中间为释迦牟尼佛,高0.73米,座高0.78米。螺髻、大耳、身着双颔下垂式袈裟,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花座上。两菩萨高0.85米,头、手残,脚踩莲花,胸饰璎珞,体态曲线十分柔美,衣褶线条十分流畅。两弟子为阿南、迦叶,高0.9米,脚踩莲花,头残缺,面部表情辨不清。左右侧壁隐约可辨文殊、普贤菩萨。窟石风化严重,无题记,但从雕刻风格观察应为宋代开凿。
    6.石佛寺石窟 位于西河口乡石粉子村对面,距县城90公里,坐南向北。现存4个洞窟,由东向西顺序编号为1—4。1、4两窟是空窟,2号窟仅存佛坛。
    3号窟为正方形,长宽均为5.7米,高2.8米。左右侧壁和后壁有高0.85米、宽0.4米佛台。其上置11尊莲花座,残存4尊造型相同的罗汉造像。罗汉均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面貌棱角分明,老态龙钟。衣饰独特繁缛,衣纹线条流畅。因严重风化,窟壁造像看不清,无造像题记。
    7.沐浴石窟 位于谭家营乡沐浴村,距县城16公里。该窟依崖开凿,单室独存,宽4.91米,深4.5米,高3米。窟室中内设方形坛基,坛基长3.8米,宽2.6米,高0.45米。坛基前两角有二根石柱连接窟顶。主像不存。窟内有浮雕小千佛300余尊。因严重风化,残迹虽存,风格、服饰均已无法辨别。该窟为平顶,顶部有3个圆形藻井。左边和中间两个藻井为莲瓣心缠枝花边,右边藻井为莲瓣心飞天边。题记漫漶不清。
    8.洞湾石窟 位于化子坪乡洞湾村,距县城40公里。宽9.5米,深2.4米,高2.1米。该窟后壁雕刻三世佛。三世佛之一,头残缺,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莲须弥座上,双手于腹前做禅定印,身着羊肠敷搭式袈裟,袒胸。三世佛之二,释迦牟尼佛,头残缺,结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坐上,身着羊肠圆领袈裟。其两旁各有一菩萨,根据造像残痕看应为日光、月光菩萨。二菩萨头手均残缺,跣足立于莲台上。三世佛之三,弥勒佛,头残,手施说法印,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上着羊肠敷搭式袈裟,下着大裙,大衣覆盖于双腿。右壁雕文殊菩萨,头、手残,着圆领羊肠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置于狮子背上。狮体高大雄健。其旁有双手拽缰的昆仑奴。右壁雕普贤菩萨,头、手残,身着圆领羊肠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置大象背上。大象旁有一残缺的昆仑奴。
    9.寺沟石窟 位于县北化子坪乡寺沟村,距县城40公里。窟室内有4根方形石柱。窟壁与石柱雕像均风化脱落,现仅存一尊明代重塑泥像。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安塞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安塞县石寨遗址 安塞县石寨遗址 安塞县新安寨遗址
安塞县平羌寨遗址 安塞县塞门城(寨)遗址 安塞县芦子关边关遗址
安塞县寺沟石窟 安塞县洞湾石窟 安塞县沐浴石窟
安塞县石佛寺石窟 安塞县寨子峁石窟 安塞县招安石窟
安塞县龙眼寺石窟 安塞县石寺河石窟 安塞县樊庄石窟
安塞县美食 更多
安塞县民间小吃:玉米
安塞县民间小吃:西红柿焖牛肉
安塞县民间小吃:陕 安塞县民间小吃:黄
安塞县民间小吃:拔 安塞红烧鹿肉
安塞县民间小吃:香 安塞县民间小吃:西
安塞县民间小吃:玉
安塞县特产 更多
安塞手工鞋垫
安塞农民画
安塞手工鞋垫 安塞农民画
安塞羊绒
推荐信息  
·商周青铜器:建国前出土商周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建国后出土商周青铜器
·墓志:杨绍程墓志
·墓志:李从曮夫人朱氏墓志
·墓志:杨礼暨继室羽氏合葬墓志
·墓志:徐明母周氏墓志
·墓志:元大亮墓志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师表》刻石
·众志成城小碑
·召伯甘棠图并记
·果亲王诗碑
·重修实相寺碑
·创修通玄观记
最新更新  
·安塞县元代石窟遗址
·安塞县城垣遗址
·安塞县石刻文物
·安塞县铁铸文物
·安塞县寺庙遗址
·安塞县唐宋墓葬
·安塞县明清墓葬
·安塞县明清墓葬
·安塞县真武洞祝捷大会会址
·安塞县中共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
·安塞县中共中央、边区机关、工厂等旧址
·安塞赤卫队第二大队队旗
·安塞县革命文物
·安塞县馆藏铜器文物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文物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wenw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