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法门寺寺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与西周周原遗址(即周岐邑)相连。因塔建寺。其历史在《广弘明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以下简称《感通录》)、《佛祖统记》、《法苑珠林》等佛教典籍和《陕西通志》、《扶风县志》及《无忧王寺真身宝塔铭并序》(以下简称《宝塔铭并序》)、《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以下简称《志文》)、《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以下简称《塔庙记》等金石资料中都有记载。有的说,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死后,笃信佛法的印度阿育王在各地修建八万四千塔分葬佛骨,法门寺是其一;或说,释迦牟尼的弟子阿兰等人将释尸焚化后,“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因造塔而藏之”;据《广弘明集》载:中国有十七塔,第四即法门寺塔;《法苑珠林》载:中国有二十一塔,法门寺塔为第五。 以上记载虽不一。但据《宝塔铭并序》及《志文》考证,寺之建立在西魏以前。又据《咸通录》记载,周魏以前,寺内僧徒500余人。可知周魏时寺已具有相当规模。 北周武帝时灭佛,寺被毁坏。《咸通录》载:“及周灭法,厢宇外级,唯有两堂独存”。 隋开皇初改名诚实寺,因专宏诚实一宗又名诚实道场。仁寿末,郡牧李敏继开灵趾,敬奉香花,修复寺院,并刻石记之。隋后期,修建寺城,以防外寇。炀帝大业五年(609),因僧徒不满50人,并入京师宝昌寺,仅为宝昌寺一个寺庄。 隋义宁二年(618),寺改名法门寺。唐武德二年(619),薛举起兵,秦王李世民率师讨伐,大获全胜,犒师川(即本县),度80僧住寺,委宝昌寺高僧惠业担任法门寺住持。自此,寺得以昌盛。 贞观五年(631),岐州刺史张亮(张得亮)来寺礼拜,见塔基上无顶覆,即奏请维修,太宗许之,遂用修建望云宫寝殿之材而施工,兼修寺庙和寺塔。唐高宗时,修补寺塔,赐名会昌寺。 经过以上多次较大规模的修建,寺形成24院的格局,各类碑石所述中,有塔院、禅院、内院、园觉院、菩萨院、罗汉院、法华院、经象院、净土院、地藏院、天王院、三会院、五会院、十五会院、吉祥院、洁室院、浴室院、涅桀院、左会院等,朝廷派有官吏管理。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寺院上空偶现“五色祥云”,又改名法云寺,旋复原名。唐武宗笃信道教仙术,排斥佛教,会昌四年(844),下诏禁止供养寺佛指骨,僧尼遂碎弥影骨,即将一枚影骨毁掉,上塞君命。时全国拆除寺院4600所,僧尼还俗者26万人,寺亦在毁坏之列,改名重真寺。 唐末五代初,虽战火纷纷,但寺未破坏,且复振兴。自天复元年(901)至二十年(920),秦王李茂贞对寺庙进行了较大的修建:1.在塔心树立柱方一根,并施相轮;2.修筑塔舍28间;3.修复寺宇18间、天王像两铺、彩塑菩萨42尊、彩画西天20多祖,并题传法记;4.铸造8所功德铜炉,塔内外塑画功德八龙王;5.盖造护蓝墙舍400余间及甃塔庭两廊,命遣使李继潜和彦文、普胜等,施梵夹金刚经一万卷;6.修塔上层,复琉璃瓦。后唐清泰二年(935),寺庙礼佛活动及24院基本恢复。 五代后期,周世宗灭佛,按敕命该寺亦在灭禁之列,但史无记载。 宋代,寺呈昌盛局面。“历时百年,日浴千僧,迄于今日,尝废坠”。徽宗亲书“皇帝佛国”四字,额于山门。此间,还在寺北隅置买田地400余亩,沿水渠、寺后、东北、西北田地350亩,有田庄1所,内有房舍8间,牛具、碌碡齐全,和尚17人。寺院内“农禅结合”。 宋室南迁,关中属金统治区。泰和五年(1205),金烛和尚在塔两侧立经幢两通,时24院犹在。 明代,寺又有较大的修建。成化八年(1472)铸铁钟1口,重1800公斤,今存寺院,音盖数里,人称“法门晓钟”。正德二年(1507)重修木塔。据清志载:隆庆三年(1569)木塔崩,“启其藏,视之深数丈,修制精工,金碧辉煌,水银为池,泛金船其上,内匣贮佛骨,旁金袈裟尚存”。万历七年(1579),邑人杨禹臣和党万良倡导主持募捐,在原址上新建砖塔。 清代,寺损毁较多,很少维修,呈衰败景象。仅顺治十年(1653)修过一次钟楼。顺治十一年关中大地震,塔向西南倾斜,塔体裂缝。乾隆三十四年(1769)和光绪十年(1884)分别修缮过寺院,建大殿3间及左、右耳房,东、西佛殿各3间、铜佛殿3间、九子母殿5间、浴室殿3间、钟楼1座。 民国间,寺基本保持清末时面貌。廿八年(1939),华北慈善联合会会长朱子桥,县灾童教养院院长崔献楼等人募资修建寺殿宝塔。建有山门、铜佛殿3间、正殿3间及东、西耳房2间、碑亭2座、钟鼓楼2座、睡佛殿、禅佛殿、接引殿(俗称窑殿)等。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