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一节 唐宋四级木塔 隋以前,寺名阿育王寺,塔曰阿育王塔。称塔为“丘墟”或“圣冢”,其形状无考。 唐贞观五年(631),岐州剌史张亮见古塔基上无顶覆,奏请修建,太宗施殿材以盖塔基,所建之塔尊严相显,精雕细刻,油漆彩绘,是以后四级木塔之前身。 高宗显庆五年(660),奉迎佛骨期间,“修补故塔,以塔之旧材多杂朽,故总换以柏,又编石为基,塔身庄严轮焕,制置殊丽”,足见不是修补故塔,而是拆掉重建,“购宏材,征窝县之工”,并征调国内能工巧匠,按蓬莱仙境绘制蓝图,要求按期完工,遂建成四级木塔。 唐末五代初,李茂贞踞关中,自立小朝廷,数十年间两次在寺院大兴土木,复修宝塔。第一次天复元年(901),在塔心立橖柱方1条,于塔顶设相轮。第二次天复二十年(920)修塔上层,覆琉璃瓦。修复后的宝塔“穷华极丽,尽妙罄能,斤斧不辍斯须,绳墨无亏于分寸”。 至宋代,仍是四级木塔。宋《闻见后录》记载,寺“有古塔四层,痤佛指一节。”金代僧人师伟奉赞宝塔迎风挺立,高大雄伟,比孔子庙还壮观,塔顶竖杆上装饰着九盘法轮,尤为优美秀丽。 第二节 明代砖塔 唐代四级木塔,至五代初修复后,于风雨中挺立达650余年,至明代隆庆间崩塌。万历七年(1579),县人主持重建砖塔。仿木结构,密檐楼阁式,8棱13级,高47米,底径16米。每级有砖砌花檐和砖雕斗拱。塔身第一层正南有塔门,第二至十二层每面有1佛龛,共88个佛龛,龛内置以佛像和佛经,龛口用铁丝网络封护。第一层南、北、西、东有石或砖雕匾额,分别雕有“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霞”、“浮屠耀日”。第一层上部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还分别嵌以砖雕“乾”、“艮”、“巽”、“坤”八卦文字。真身宝塔匾额左竖书刻“赐进士出身、户部给事中、陕西按察司签事、前知扶风县事任丘徐三畏重修”,右竖书刻“大明万历七年七月初八日起工”。在葫芦形的铜塔刹上刻文“万历三十七年造”。砖塔始建至完工历时30年,证明施工之艰难。 砖塔经清代至民国时倾斜,“下层多剥落,中多裂缝,全体凋残”。民国廿八年,朱子桥、崔献楼倡导募捐5万元主持重修寺殿和宝塔,地方绅士名人合力相助,对塔全面维修,但未能矫正塔身倾斜。1981年8月24日,阴雨中塔体半壁坍塌。 第三节 唐代地宫 塔地宫是国内目前唯一出土释迦牟尼真身的地宫。始建于宝塔之前,重建于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地宫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后室秘龛七部分组成,南北走向,全长21.125米,总面积31.84平方米。全用青砖石板砌成,盝顶,中间以四道门相隔,门上均加铁锁。 踏步漫道。19阶,青砖铺成,长5.31米,宽1.95米,面积11.33平方米,阶面平整。 平台。长宽各1.9米,面积3.61平方米。青方砖砌成。 隧道。前宽后窄,长5.18米,宽1.2~1.3米,面积6.37平方米。门楣上雕刻相对朱雀一对,门下石坎上为浮雕莲瓣,瓣上线雕莲座佛像,旁有佛名题记。隧道后门前放置石碑2通,前一通是《志文》碑,后一通为《物帐》碑。 前室。长4.01米,宽1.08米,面积为4.33平方米。两门扇上各线刻菩萨像1尊。内主要放置丝织品,两面6环铜锡杖、铜生活十事、四铺菩萨阿育王塔、石雕金毛狮。第4枚佛指舍利即安置在此室四铺菩萨阿育王塔中。 中室。长2.75米,宽1.52米,面积4.18平方米。东侧门面上有彩画力士像,西侧门面上有浮雕彩画力士像。白石灵帐置于中央,帐前置有鎏金象首金刚镂孔盖五足铜香炉。帐后置壶门座素面银香炉,香炉东侧安置捧真身菩萨银棱木漆箱,菩萨座下有唐懿宗奉献的蹙金绣袄、袈裟、案裙、襕、拜垫等小件衣物。素面香炉下放内装13件秘色瓷的圆形木漆盒。帐左右两侧置有大量的丝织品,金袈裟放在帐顶上。室东南角放一青釉静水瓶和小木圆盒。后门两边有圆雕彩绘天王像一对,第2枚佛指舍利安置于白石灵帐之中。 后室。位于真身宝塔下的中心位置,长1.47米,宽1.31米,面积2.02平方米。两门面上各有一浮雕彩绘天王像。顶部中心是地宫的天井,汉白玉顶盖雕琢成覆莲瓣天龙衔环藻井,环上用银钗勾连着金银丝编织的复蓬瓣垂莲藻井。该室珍宝盈室,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第1枚佛指舍利安于八重宝函之中,函置于室内正中偏北壁处。两侧有一对圆雕彩绘天王座像护持,大银锡枚、银盆、炉台、香炉、香囊、茶具等大量的金银器和琉璃器。 后室秘龛。后室北壁下深至50厘米向北用方砖砌成一小龛,28厘米见方,称“秘宫”,内置织金锦包裹的铁函1枚,第3枚佛指舍利即释迦牟尼的“金骨”(也称灵骨)安置其内。 地宫遍地撒满古铜钱,以“开元通宝”为主,还有“乾元重宝”,隋“五铢”等。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