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庙宇 文庙 文庙(即孔庙),位于县城东街路北今县人民政府西边。洪武(1368~1398)初建,明永乐十二年(1414),正统十二年(1447),嘉靖六年(1527),万历二十五年(1597),崇祯十一年(1638),清顺治十一年(1654)、十八年(1661),康熙十七年(1678)、四十四年(1705),雍正六年(1728),乾隆十二年(1747)、二十三年(1758),先后多次重修。现为文化馆、图书馆使用。 文庙原建筑:其制南向,前正中为庙壁,左右有门,东日“圣域”,西日“贤关”。壁前建木牌楼一座,上悬金字牌额日“文庙”,以临大街。门以木栏,常闭东西,砌以砖墙,虚之如棂。其东有门日礼门,为有事于庙者所出入。壁内为棂星门4楹,旧以木为之,康熙中知县吴廷芝易以石。门前左右为泮池,中架桥梁而空其下以通水。棂星门北为戟门6楹。其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各4楹。戟门内为东西庑各8楹。两庑北上为大成殿8楹,四面皆重檐。殿后即明伦堂6楹。堂后有启圣祠,后改为崇圣祠,追封孔子五代王爵,各州府县如制.祠上即尊经阁,祠西即儒学训导宅。 以上建筑,庙壁、牌楼、棂星门、泮池、名宦祠、乡贤祠、两庑、训导宅等,均已拆除改建。现大门内图书馆7间殿,用西街武庙及原县署大堂材料改建,已非原来规格。 现存古建筑有:一、献殿(戟门)5间,二、大成殿7间,三、明伦堂5间,四、尊经阁(下即崇圣祠)3间。现存石碑5通(重修文庙碑记、重修庙学碑记、御制训饬士子文、敕谕碑、明道先生庙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羊庙 化羊庙即东岳行祠,亦名化羊宫,又称天齐庙。位于县东南庞光公社化羊峪口。传为元代建筑。明宣德元年(1426)至景泰二年(1451)、嘉靖十一年(1532)、隆庆二年(1568)、万历四十年(1612),及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宣统二年(1910)均曾重修. 现存古建筑有:一、东岳献殿5间,二、金刚殿5间,三、戏楼3间、四、东岳殿山门3间,五、菩萨殿山门3间.存石碑3通(重修古迹东岳庙记、化羊峪补修东岳庙记、蒙汉文碑(移文化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县西北甘河公社甘河堡东北。因供奉东岳武成王而得名。创建于汉建元年间(前140~135),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原有五岳殿5间、厢房6间、戏楼5间,大殿、后殿各7间,献殿1间。现为户县第二中学所在地。今存古建后殿7间,戏楼5间。石碑有:明《重修岳庙记》、清《重修东岳庙碑记》、《东岳庙图》3通,均在当地保存,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其它 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县城四街中心。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仿西安钟楼格式。原名文昌阁。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乾隆十年(1745)重修后称大观楼。又以位居四街中心,群众习惯称中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修东北角台座;1957年大修,亮椽揭瓦并油漆;1980年加固重修楼座;1981年彩绘外部。大观楼基座一层,楼阁二层。结构为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总高24.55米,基座高6.40米。四周洞口题字;东“迎旭”、南“览胜”、西“瞻紫”、北“拱极”。现存清乾隆李文汉《重修大观楼记》石碑一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空翠堂 空翠堂,位于县城西北玉蟾公社陂头堡渼陂故址中高阜之上。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而修建,亦名杜工部祠。堂以杜甫《渼陂行》中“丝管啁啾空翠来”句中的“空翠”二字命名。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崇祯十二年(1639),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雍正九年(1731)先后多次重修。现存殿堂两座共6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输堂 公输堂,位于县北渭丰公社祁南村。创建年代无考,据传约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系纪念公输般的一座建筑物,为我国小木作建筑中之精品。原名源远堂,亦名万佛堂,又名祁村宫。传说原有房一进5间,二至四进各三间,依次为大门道、中厅、后殿。以前修葺情况不详。1971年后殿重修一次。现仅存后殿3间。殿中神堂木雕,只存中、东二组,西边一组近年已毁。其结构之复杂,雕刻艺术之精湛,堪称珍品。神堂上有对联:“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输巧,圣像翼翼彩绘似有道子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户县寺庙楼堂除上列者外,已毁寺庙尚有九十余座,列登在《户县文物志》内。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