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题杨太真墓”碣 该石长形,长0.78米、宽0.08米,镌七言绝句八首,题为“题杨太真墓”共19行,行12字,林则徐撰并书,行草书,阴刻:右下方有阳、阴文印各一方,刻石在“道光丁亥八月”(公元1827年)。 原文: 六军何事驻征骖,妾为君王死已甘,抛得娥眉安将士,人间从此重生男。 费尽金钱贾祸胎,猪龙谁遣入宫来,重泉上听渔阳鼓,可有胡儿哭母哀。 才过生日咒长生,谁料生天促此行,六月佛堂惊似水,梵王挥手竟无情。 六月朔日为太真生日,马嵬之变亦在是月。 龙脑阳泉也自温,华清宫殿锁千门,红尘荔枝来何晚,一嗅余香不返魂。 妃终绳而南方进荔子至,命力士祭之,见外传。 翻幸长门一斛珠,不随车骑委泥涂,报他寿邸群妃道,好是罗敷自有夫。 在地犹为连理枝,却因摇落正花时,秋花若待歌团扇,那得君恩展转思。 金粟堆前独鸣呼,棠梨树下月轮孤,三郎不遣招同穴,空望香魂入梦苏。 籍甚才名长恨篇,先皇惭德老臣宣,诗家解释君亲义,杜老而还只郑畋。 道光丁亥八月福州林则徐过此因题。 四、唐杨贵妃碑 该碑长方形,通高1.7米,宽0.30米,厚0.16米。首、座不存,刻石在“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为当时“知兴平县事贺文龙撰立”,其文载杨贵妃托梦于贺文龙,贺文龙为其勘查墓地,并定域定界,告诫后人保护古墓。楷书阴刻,共15行,满行36字。 原文: 唐杨贵妃碑 太真之出处,行踪袅袅,在人耳目间,马嵬仙返,阅舆志,灵宅其坡,意以谓翠木参天,丘冢葱茏焉。即而承简命,来宰斯邑,政事丛集未遂游谒,偶值有西扶风之行,即于是夜梦有一女子明珰靓妆,由仪门直升堂级,诉人侵占地土,数言而去。觉来亦弗介意,既至妃墓,荆棘下有土冢尺许,缘野犁云遍无隙余矣,再检断石,见熊王二道台有百步耕耘之禁,询及土人,众云墓地亦甚辽阔,代远年深,铦犁侵削日复一日,而丘冢是以剥落矣,始悟梦中之诉,诉侵占者盖太真仙子也,何艳灵不磨若是乎。幸巡道周大人暨三府夏老大人,过槐里游仙陵,龙备述其事,公啧啧称异曰:自古名媛负其姿者,显灵异于数百年之后,太真云衣花容,盖瑶台仙也,偕清风皓月,翱翔千载,夫复何疑!既微诸梦寐,堂镌石垂戒,以禁小民侵削。龙固有心葺,公言而益决。于是定域定界,为封为树,以为永戒,后之宰是邑者,递相继美留神仙冢,则香骨永安于泉壤矣,虽云报妃之梦也,亦曰广唐天子之宠爱焉耳,是为记。 顺治十二年岁在乙未春吉旦 文林郎知兴平县事宛阳贺文龙撰立 五、“题马嵬杨太真墓并序”碣 该碣长方形,长1.04米,宽0.39米,厚0.08米。前部为序,载邵力之先生倡导的民国二十五年贵妃墓修复经过,其后为兴平县段民达七律诗三首。文字行书,共十二行,行13字,段民达撰文书丹,王尚玺刻字。刻石在“民国二十六年四月”。 原文 题马嵬杨太真墓并序 乙亥秋,省府主席邵公力子,因事过兴,道经马嵬,游览太真墓,见颓垣残瓦,慨然命余从事兴修,以存古迹。当经鸠工,庀材崇封阡垄,缭以墙垣,建筑门楼一座,正厅厦屋各三楹,回廊若干间,并嵌前代名人题咏古刻于墙壁。花坛左右则植树百余株,点缀风景,于丙子夏日落成,鸳瓦虹梁,焕然一新,并筹设小学校于中,藉宏教育,兼资保管,事竣,勉成长句三章,同志鸿雪云。 大好河山几劫灰,痕留天宝亦堪哀,三郎枉自成情种,百姓早知酿祸胎,只说海棠当日艳,不堪荔枝逐时来,新诗意奏清平调,冷落夕阳吊马嵬。 凤辇仓皇出禁城,霓裳曲罢梦魂惊,三军莫洒蒙尘恨,匹练惟怜葬玉情,草伴孤坟秋月冷,松摇满院夜涛生,雪肤花貌仙山隔,知否沧桑又一更。 祠字倾颓起暮烟,可惊芳冢自年年,堂成杰构延朝爽,碑整佳题续史篇,朴芨宏时雨化,弦歌敢比武城贤,茂陵终古遥相对,合与雄才奕世传。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 兴平县长唛山段民达 关中王尚玺刻字。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