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境内墓葬最早可追朔到新石器时代。据1957年文物普查统计,当时存有封土堆的墓葬就有200多座,现在仍有封土存在的以西汉茂陵及其陪葬墓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北邙塬一带;30多年来,经过多次政治运动和平整土地。地貌变化很大,多数古墓的封土堆被夷为平地,县城西部几乎成了空白。据1988年的普查,封土堆尚存的墓仅余16座,摘其要者记之。 一、张耳墓 张耳(生年不详~公元前202年),大梁人,早年曾随陈涉起义,任校尉,攻克赵国后,立赵王,被封为丞相。后归汉王刘邦,被封为赵王。 张耳墓位于桑镇张耳村紧西侧。东部紧临村庄,西部为平坦耕地。墓冢圆丘状,东西长4米,南北宽5米,高约4米。据当地群众讲,原墓冢较大,占地约1亩左右。 张耳墓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曹大家墓 曹大家(gū)(班昭) 班昭(约公元49~120年)东汉史学家。一名姬,字惠姬。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固死时,所撰《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完成,她奉命与马续共同续撰。以其夫为曹世叔,被称为曹大家(gü)。著有《东征赋》、《女戒》七篇等。 曹大家墓位于丰仪乡大姑村东北约500米处,西距三渠村约300米,墓址处在较高的台地上,居祖门、大姑、三渠、吴贺、老官五个村庄的箕形大湾的北沿正中,南面为缓坡地,北约200米处有渭惠四支渠东西穿过。墓冢为圆锥形,东西长12米,高约4.8米,周围为耕地。 据1980年文物普查资料,当时墓冢东西、南北各长15米,高约7米。 大姑村尚保存明嘉靖年铁钟一口,铸文记述了班昭的生平史略和当时的地形地貌等。 曹大家墓现为县级重岚文物保护单位。 三、马融墓 马融(公元79~166年),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马融墓位于汤坊乡汤坊村东北50米的台地上,北距汤坊乡政府约200米,该墓的封土堆已被夷平,并已下挖约15米,台地断崖下有6~8厘米的夯土层。 据1980年的文物普查资料,当时马融墓封土堆为圆丘状,东西长11米,南北宽8米,高约4米。仅墓冢南端因1956年修建乡政府取土,损伤了一部分,此后大队砖厂在墓南端一直取土,县政府和主管局明令禁止,但收效不大。 马融墓195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拟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丁兰墓 丁兰,汉代人,生卒年代不详,早年父母逝世,不得供养,他便仿照母形象雕成木人,朝夕侍奉,有孝行,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丁兰刻母》。 丁兰墓位于南市乡子孝村南约800米处,南距高干渠约600米,东部有一条南北小路通过,南、北、西三方为耕地,四周地势平坦。墓冢东西长22米,南北宽21米,高约3米。 丁兰墓北约25米,有一处汉代建筑遗址,地面散存汉空心砖、云纹瓦当残片等。该遗址是否与丁兰墓有关,目前还没有资料证明。 丁兰墓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杨双山墓 杨屾(公元1687~1785年),字双山,清代关中大儒,著名农学家,兴平县桑镇杨家堡人。 杨双山墓位于桑镇杨家村西北约40米,在原桑镇小学院内。墓冢为圆丘状,南北约13米,东西约12米,高约3米。坐落在“明经洞”之上。 据碑文字载,杨双山临终时对家人讲:“我死后,要以我的意思教学治家,植桑养蚕是根本。办学为储学育才之道……我死后,不要入棺,不要埋葬,四世后,自有人葬我,可把我的尸体放在“明经洞”内石床上,再把我所著书籍放在周围,一灯饱油,封洞即可”。其家人遵其嘱。清光绪二十年,蜀人杨宜瀚出任兴平知县,听到杨双山事迹,颇为敬仰,自任为杨双山第四代后人,乃起坟莹,立墓碑,并创立农历4月4日桑镇古会。杨双山墓附属文物有“修建明经洞记”石碣一块,“创修双山先生祠堂记”碣一块。双山祠原大门外石狮一对。 “杨双山祠文保小组”成立于1983年,他们做了大量的维修保护工作。1987年4月,杨双山十世孙杨德恒等人集资购砖16万块,将杨双山墓冢包砌,并修了围墙等。 杨双山墓现为县级重点艾物保护单位。 六、秦五女墓 秦五女墓位于县城东关300米处,东靠粮食局车队,北部紧临公路,南距东堡子村250米,地形平坦。 秦五女墓现存四冢,由东向西一字排开,依次编号为1号~4号冢,占地东西78米,南北17米。 1号冢为环丘状,东西2米,南北3米,高2.5米,东部紧靠粮食局车队。 2号冢环丘状,东西4米,南北8米,高4米,东距1号冢12米。 3号冢环丘状,东西17米,南北18米,高7米,东距2号冢15.5米。 4号冢环丘状,东西12米,南北9米,高7米,东距3号冢15米。 最西部的第五冢,据当地群众回忆,是在1965年平整土地时被平掉的。 旧《兴平县志》载:“秦惠王欲图蜀,先以五女馈之,行至终南,为坠石所击死焉,后惠王怜之,迎葬于此”。 秦五女墓,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