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解放后,保存在地面上的古建筑比较有影响有南塔、北塔(保宁寺塔)、大成殿、城隍庙,阜寨乡南佐村的玉清观、千佛村的千佛寺、马嵬李家坡的黄山宫、贵妃墓大殿等。南塔、北塔、千佛寺等为唐代建筑。其余多为明清建筑。千佛寺于1953年10月拆毁,木料等盖了千佛小学。南塔因倾斜过甚,于1957年由县政府组织人力拆除。1964年大成殿维修时,拆毁了玉清观,大成殿的部分木构件和大部分瓦构件均来自玉清观。“文化大革命”中,兴平的古建筑遭到很大破坏,贵妃墓大殿、城隍庙、黄山宫古建群被砌底拆除。 第一节 北塔 北塔位于兴平县城关镇北寺巷,据旧《兴平县志》记载,北塔始建于唐代,为唐清梵寺的主要建筑,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0年)及明清各朝屡有修葺,目前保存基本完整。 北塔为楼阁式砖塔,通高33.6米,平面呈正八角形,底边长4.35米。塔体共七层,第一、四、五、六、七层每角都有仿木结构的砖砌柱,第二、三层每角除砌柱外,并有砖作转角和补间斗拱一攒。每层接连处均叠涅出檐,从第一层到第七层,塔体直径逐渐缩小。每层南北均有砖砌券门。塔体空心,内部呈正八角形,底边长1.84米。北塔内部曾有转角楼梯直通塔顶,“文革”中被烧毁。 北塔的附属文物有《重修保宁寺并建石寿宫碑记》一通。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北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位于县城县门街,县文化馆东侧。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之一。据碑石资料和民国十二年《兴平县志》记载,文庙大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嘉靖、万历及清代屡有修葺,现保存完整。 大殿坐北面南,面阔五间,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7.6米,南北宽14.5米。前檐有回廊,廊深3.4米。柱径0.47米,柱高3.82米。前后及东西檐均有斗拱,斗拱用材硕大。前檐斗拱为一斗三升出双杪双昂,柱头、次稍间各一攒;明间的补间两攒。转角铺作为一斗三升,出双杪双昂。后檐及东西檐斗拱为一斗三升双杪一昂,分置柱头和补间。昂面为琴面。大殿的梁架结构为三架梁,前后檐代单步梁。屋顶为歇山顶,琉璃筒瓦铺面,双龙小瓦当。屋脊正中为丹珠崇楼,两端为蟠螭琉璃吻。屋面脊部陡峭,檐部平缓,有侧角和生靓。前檐明间和次间四扇格子门,稍间有后代补作的正六边形格子窗,其它三面为土坯墙体,墙体外涂草泥。从大殿残留的彩绘痕迹看,原以旋子彩绘为主。 解放后,因文庙大殿年久失修,殿内木构件整体向西北方向倾斜达一米多,屋面覆瓦破坏较多,长年漏雨。1964年,省人民政府拨出专款,落架大修文庙大殿。县上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吴江声,副县长杨微波,文教局长高忠仕任组长,周向荣具体负责基建工作。工程由西安市古建队承但,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何修龄负责技术指导,这次维修的部分木料来自拆毁的阜寨乡南佐村玉清观,瓦、脊兽等构件,也使用兴平明代的其它古建材料(因此,大殿的总体风格受到了影响)。维修工程从5月开始,到国庆节竣工。后因“文化革命”的干扰,彩绘工程一直没有进行。 文庙的附属文物有《隋贺若谊碑》、《兴平县重修文庙儒学碑记》、《兴平县孔庙重修记》、《重修兴平县文庙碑记》等。 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文庙大成殿为拟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