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渠道 郑国渠始建于秦始皇即位的当年(前246),历时十年修成。考古资料记郑国渠拦河大坝遗址,西起泾河西岸的湾里王村以南,东至泾河东岸1800米的尖嘴(泾阳地),东西长2200多米(河面部分350多米坝身早被冲毁),底宽100多米,顶宽10~20多米,距地面残高5~6米,经测定:现存的坝身由沙土、黑红土和细砾混合堆积而成,虽未作夯砸,但很坚硬,结构紧密,抵御水的侵蚀力较强。这座大坝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拦河坝遗址。 在大坝中段缺口处发现了判明为秦至西汉早期的五角形陶质水道,在大坝南侧发现具有秦代特征的麻点纹筒瓦堆积,大坝内侧(北坡外)有砾石与白砂土淤积层,说明秦时在这里畜过水。经勘察:南至大坝,西北至泾河西岸,东北至高台地下缘,这块平面呈三角形的地带为蓄水区,这是全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水库,库区面积和库容还有待勘察。 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因河床冲低,水不能入渠,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把渠口升高到谷口(今北屯乡湾里高村以北的龙口),到泾阳船头西北入郑国渠故道,尾到栎阳,流入渭河,名曰“白渠”。 郑白渠历代演变,尽管渠口上提,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修和改建的。自汉代以后,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以及中华民国以来的泾惠渠,都是经过北屯乡湾里高村东北的白公渠,渠首故道于湾里王村东南入郑国渠故道,流入泾阳县境。 二、桥梁 仲桥。史载有三:1、胡三省《通鉴志注》曰:“郑国渠经仲山,渠上有桥,谓之仲桥,在九嵕山之东”,近于汉谷口旧城,又称谷口桥。2、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谓唐县城即古仲桥城(唐县城在今县北,其仲桥当在近城之泔河,为南北交通之要冲)。以上两个仲桥现无遗迹。3、今仲桥,为明嘉靖元年(1522)知县焦端始建,在今县城北门外,横跨泥河沟,北接桥北村,地属城关镇。桥基夯土,桥身两侧贴砌砖面,下有砖卷洞门一孔,上嵌“仲桥”石匾。桥高约13米(长宽难于测定)。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县金兆琦、典史续五美劝捐重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二十七日,山洪暴涨,桥崩圯,知县胡启虞、唐松森又以赈济余款重修。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加高桥面,1988年加宽桥身,拓宽桥面。望乾桥。(见第十编《交通邮电志》)工赈桥。(见第十编《交通邮电志》)永顺桥。(见第十编《交通邮电志》)洪济桥。在县东北四十里狄道渡。今不存。乐川桥,即窝子沟桥。在县北60里水平村东,为叱干、南坊往来必由之路。历年来几废几修,80年代叱干至南坊公路开时,土桥加宽加高,并有所加固。 三、道路 礼泾路。是早年甘肃、新疆两省骆驼客商来陕贩运茶叶和棉布的必经之路。古道礼泾路西起礼泉东门,途经裴寨村、木匠王村、钞里村、康店村、段家寨、豆腐刘、西张堡、新城村、接骨村、阡东镇、提戈村,由临泾渡河入泾阳界。这条商运大道,是沿古丝绸之路东南而下到达礼泉,再由礼泾路东行,经三原、富平、蒲城、合阳、韩城过黄河到达山西,亦称第二丝绸之路。输入商品多为驼毛、粗呢制品、水烟等。返回商品则以茶叶为主,还有棉布、磁器等日用品。 昭陵御道,是唐王朝及宋、明、清由长安往返昭陵的一条专道。起自京城长安,途经咸阳龙泉坊,再过本县旧县村、曹谈村、三郑村、西张堡、东刘家、土洞村,然后渡泔河经安驾庄、严峪、官厅、山底,抵达九嵕山昭陵。自唐代帝王朝谒昭陵或派要员按时祭奠,均取此道。唐以后,历代王朝每逢清明节派大员去昭陵祭祀,往返亦沿此“御道”。 丝绸之路,是汉代我国与中亚、印度之间丝绸贸易的一条交通要道,简称“丝道”。该路始于秦汉,至唐达到“全盛”时期。大量的中国丝绸和丝织品从此运往欧洲。丝绸之路陕西境内有两条,一条起自长安,沿渭河西进过宝鸡,经陇县西北而上,越六盘山,从祖历河入黄河渡口,再西过黄河。后来又开辟了一条新路,则是经咸阳、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过平凉,到兰州(这段丝绸之路即今西兰公路前身),然后渡黄河西去,通过河西走廊入新疆,至古波斯帝国(伊朗),再到古罗马帝国。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