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碑 德阳公梁君碑:《陕西金石志》卷七载:“上柱国德阳公梁公碑(佚,无年月)。此碑今在礼泉县昭陵墓田之内,一云在礼泉县叱干村距县90里(实测距今县城25公里)处。碑额篆书阳文题曰:“大隋上柱国德阳公之碑。”平湖孙桂珊氏三锡著《昭陵墓碑考》曾录其文,毛凤枝又以拓本之志,可识者曰:“乌氏人也。晋为盟主宏乃御戒云云,故定为梁君,而其名则不可考矣,碑中所谓齐王则西魏宇文太子齐王宪也。”此碑存字无多而书法精正,实隋刻之佳者。《文献通考》:“贞观十八年太宗诏营山陵于九嵕山,左右兆域内无得葬埋,古坟则不毁之,故此公碑得存也。”(《毛氏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碑何时失,无可考。 二、唐碑 本县境内昭陵陪葬墓以外的唐碑有: 乙速孤神庆碑。此碑下截已断,合之连额高9尺6寸,宽4尺1寸4分,44行字,每行80字,约3500字左右,正书篆额,原在今叱干乡政府所在地。今已遗失,碑文可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唐故右武卫将军乙速孤行俨碑。碑首六螭下垂,碑圭阴刻隶书三行,每行四字:“唐故右武卫将军乙速孤公碑。”碑通高2.7米,宽1.87米,厚0.75米,方座尺寸不明,碑文30行,每行67字,隶书,碑原在叱干镇失辈墓村乙速孤行俨墓前,1974年移昭陵博物馆。 三、宋碑 大宋新修唐太宗庙碑:碑高1.9米,宽1米,厚0.28米。碑文22行,每行51字,行书。碑原在旧县村唐太宗庙旧址,1974年移陈于昭陵博物馆东碑室。 昭陵图碑:原竖于宋礼泉县(今县东旧县村)城西门外唐太宗庙(今旧县村宁家)内前院。绍圣元年,武功人游师雄题,右宣德郎知礼泉县事傅寤立石,1974年移藏于昭陵博物馆。碑高2.86米,宽0.99米,厚0.31米,龟座高0.5米,碑额横篆书“唐太宗昭陵图”,额下碑文40行,每行19字。 游师雄题六骏碑:碑高2.68米,宽0.98米,厚0.28米,龟座高0.52米,原竖于旧县宁家村(太宗庙旧址)南门外,1974年移藏于昭陵博物馆。碑额篆书竖二行“昭陵六骏”四字,碑面上部为“运判奉义游公题六骏碑”,凡25行,每行11字,占碑四分之一。下部阴线刻六骏并赞,占碑四分之三。 四、金碑 重修唐太宗庙碑:原在庙中,庙毁碑失。碑文可见清乾隆四十八年蒋骐昌撰《礼泉县志》。 五、尚书礼部牒 青石镌刻,长67厘米,宽67厘米,厚10.5厘米。原藏西张堡乡张什村学校(即铁担寺内),1982年移至礼泉县文管会收藏。 六、元碑 勒修妙觉禅院碑记在县城东北25公里处上寨村妙觉寺遗址内。妙觉寺遗址长32米,宽25米,面积800平方米。碑仆卧在寺址南边,高1.4米,宽0.73米,厚0.1米,座埋于土内。碑额高0.73米,宽0.72米,厚0.22米,额正中竖书“妙觉禅院”,额左圆圈内书一“日”字,右圆圈内书一“月”字。碑内左边题额“勅修妙觉禅院碑记”,右边书“大元至正十四年岁次申午十月”。余文难于记录,全碑文皆楷书。 七、明碑 重建望乾桥碑 知县嘉禾沈梦斗撰 文云:礼泉为西北通衢,凡固原缘边诸镇秋防之阅视,诸饷之转输,商贾之通贩,悉由此达至要津也。顧泥河之水,自乾陵延委下流,经城之西、北二门,东注合泔流以出会于泾,盘旋数十里,每山水泛溢,势甚冲急,以故汇为洪流,而水道浸广,人苦于徒涉之难,按志有桥以济往来,名曰望乾,亦以乾陵在望,登眺可即而得名也。旧址接城门之阴,迤北遂通大道,铺递联络,而车马无旋转之劳,商民便之。嘉靖二十四年以地震崩圯,后两修两倒,井刃造颇艰,遂改移门之西北隅,稍隘其制。于是车马之经行者,环城绕涧,不复能由 故道。而民间播树之地,侵为别境,以达于乾,而商民始两病矣。岁丁亥,余以视篆兹邑,每阅桥之形胜,求路之原委,思欲复其旧而末逮也。居无何,余复奉新命留尹兹土,而桥适以岁久倾颓,民不能渡,余乃询诸父老,得其制之颠末,因命工计财量度地势,仍索桥之故址而建焉。取沿河之废石以固其底,而防水势之浸溢。架木于中,置土其傍,仍缘椽以覆土其上,而俾履之者如坦涂。广可三丈,长七尺,盖车得方轨,而长驱以进,得循其故辙矣。是役也,余以桥梁为王政一事,不敢久坠以病民之涉,而值岁荒旱,工费最难,乃强捐奉以倡之。而县薄李君时春、县幕于君思礼各捐资以助。于是,邑之乡士大夫及民之高义者,咸视其力以资之。属有戾于法者以量罚,以襄其事。计所聚易木植外,仍以其所余,募民之无食者,得五十八,计程运土,日给工价米以食之,亦庶几少寓救荒之意焉。工始于季春之三月,成于季夏之六月。凡有捐助,毋论多寡,悉具实书之。而入余以赎者,亦概列于碑之阴,以识不忘云。 碑今失,文载《蒋志》。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