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由知县杜康祖主持修建。明、清多次重修扩建,民国时期因驻军和商业摊点占用,泥塑和祭器多毁。主体建筑是陕西省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之一。1957年5月13日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后,省人民政府两次拨款共180万元,由省古建队承包,从大门到寝宫全部进行正柱、换顶、彩绘,使城隍庙焕然一新。 城隍庙坐落在城内东渠岸(汉白渠)北,座北朝南,东西宽52米,南北长212米,占地总面积11024平方米。整个建筑群体现了宫殿式建筑特点;采取多层院,纵深发展,中轴为线,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主体建筑在中轴线北端,东西两廓及钟、鼓楼分设在中轴线两侧,中间甬道笔直到底,其间四座木、石牌坊,重重院落重重门,可谓引人入胜。 现有主要建筑如下: 一、庙门前大照壁 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壁高10米,宽9.5米,厚1.65米,为青砖透雕装饰,结构为歇山一字式。壁心由25块巨形方砖组砌而成,上有浮雕“老龙训子”图,为城隍庙点题之作;石质基座上有浮雕“喜鹊闹梅”“太公垂钓”等图案,刀法精湛,栩栩如生。该照壁耸立汉白渠之旁,经400年渠水浸渍,仍巍然屹立,无丝毫倾斜,堪称一绝。 二、铁旗杆 建造于清代咸丰年间,照壁北边东西2端各有一个。高13米,共重两万余斤。用生铁铸成,有龙、斗、旗、朱雀等物装饰。铁龙缠绕旗杆,翘首向天,姿态生动。顶上一副铁对联为“畿察动先”“念知幽处”。造型风格独特,国内尚属少见。 三、大门外木牌坊 位于城隍庙大门外的青石台基上。高13米,长15米。坊顶为九脊歇山,四根通柱承托,斗拱为六跳八铺作,布置为倒梯形。边昴为45度角相交,与正昴吻合,结构奇巧。自清咸丰三年(1853)修葺保存至今。额题“显佑威灵昭应祠”,为当时知县余庚阳所书。 四、大门 位于木牌坊北,为城隍庙第一进。正门旁有东西二侧门,门外八字墙上有砖雕“鲤鱼跃龙门”“鱼龙变化”图。门楼高15米,长15米,为九脊重檐歇山。脊眉上置有2.51米高的“高明楼”和“镇狮宝塔”,正吻系背兽龙。生门楼由四根通柱、四个钻角斗拱、四个补间斗拱构成八个受力立方位;围绕悬柱衔接,承载整个负荷重量。因在悬柱及八个方位上画有八卦符号和太极图,故名八卦悬顶无梁门。 大门檐上有邑人崔绍所书“显佑城隍庙”匾额,苍劲有力,金碧辉煌。门楣匾上楷书“城隍庙”,蓝底金字,书法浑圆润厚,相传为清代状元韩城人王杰所书。 五、东西两廊及岳飞手书石刻前后《出师表》 城隍庙大门与二门之间的东西两廊共长100米,被一座木牌坊和一座石牌坊隔成三进,为宽敞明亮的明厦结构。廊下原放置的泥塑宿命故事,民国时期被销毁清除。第一进东廊下现镶嵌岳飞手书石刻诸葛亮前《出师表》,西廊镶后《出师表》。 六、二门外木牌坊 在大门内前廊第二进。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修建。咸丰三年(1853)重修。坊额上书“陟降在兹”,牌上雕着历史故事。东侧雕珍禽异兽,西侧雕“肥牛瘦马”,暗藏谐音对联一副。下联为“肥牛瘦马蜂(封)猴(侯)王”。上联谐音失传,待识者补足。 七、石牌坊 在大门内前廊第三进。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修建。额上雕刻温纯所题“明灵保障”,上竖“监观”。两立柱旁石联为“福善祸淫,万里高悬日月鉴”,“锄强扶弱,千山永奠山河图”。坊额浮雕为历史故事。 八、戏楼 位于庙内中院,与二门构成一体。坐南面北,和大殿相对。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南北长15.7米,东西阔17米,面积为180.6平方米。戏楼正中有屏障,中竖一匾,楼前明柱上悬楹联一副“假貌与真情,莫闲看镜花水月;新声传旧事,须认作暮鼓晨钟”。 戏楼顶为九脊歇山,正中竖立三米的“高明楼”。南面为重檐歇山式,组成与大门遥相对峙的中院门,北面为单檐歇山式,组成与大殿相对的大戏楼,其斗拱结构为两跳五铺作。整个建筑由十根明柱承托,台下场面宽阔,游人可四方出入。在额坊、挂落、走马板等构架上雕刻彩绘,与建筑有机结合,为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之一。数百年来,正月十五皆有会戏,观者接踵摩肩。1989年,省电台曾在此录春节秦腔荟萃晚会,陕西名角新秀济济一堂献艺,以飨三秦父老。 九、钟鼓楼 位于大殿前木牌坊两旁,钟楼在东,鼓楼在西,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二楼结构相同,高11.5米,阔4.91米,为正方形三重檐亭式建筑,楼顶为十字歇山结构,中央有约2米的“高明楼”。为中轴线两旁对称的主体建筑。城隍庙旧时有“晨钟暮鼓”之规定,与县城中心钟鼓楼为相辅相成的报时处所。 十、大木牌坊 位于大殿之前。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清咸丰十年(1860)重修。坊高13米,长13.1米,阔4.7米。其结构为三檐歇山,四根通柱承托,八根侧柱辅成三角支架体。坊的斗拱结构精密,外观层层叠叠,有条不紊。牌坊上书“明灵奠佑”,为温纯所题。额坊、立坊、走马板、花板等牌坊构件上,刻有珍禽异兽及传说故事。斗拱昴半头上雕刻着58个童子佩角觿,四角系有风铃,微风吹拂,其声清脆悦耳。 十一、大殿 位于中院北部,为城隍庙中心建筑。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系祭祀城隍神之所在。由前拜殿、后殿珠联璧合相连而成。拜殿阔五间,13.5米,进深7米,由4个明柱、6个暗柱、4个垫柱承托。屋顶为八脊棚歇山,额眉两边分别有砖雕。献殿阔五间,20.5米,进深21米,高15米,由十二根明柱、十六根暗柱承托。顶为十一脊歇山。脊眉吻高为1.3米和1.1米。献殿与拜殿连接处严丝合缝,东西各有一垂花门,使献殿外形成回廊。 大殿坐落在1.2米高的石台基上。殿门前有48平方米的石台,台周围有石栏杆,中间有七级石阶。石台东西各有一尊高2.3米的石狮,台东侧下有洪武二年(1369)的《大明诰命》碑一座;西侧台下是一尊明万历十年(1582)铸造的生铁焚香炉。 十二、寝宫 寝宫位于第三重院落,为中轴线最北端建筑。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道士侯志淳主持修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又增添无梁门、明禋亭、东西两庑。 寝宫是为城隍建造的居住内宫,为四合院格式,由宫门、明禋亭、回廊及内殿构成。寝宫宫门仿城隍庙大门结构,皆以斗拱柱坊承托,无一梁檩,故亦称无梁门。明禋亭是单檐卷棚顶,把宫门和内殿连成一体。 内殿为寝宫的主体建筑,是三重檐九脊歇山阁楼式,楼阁负荷全在十根里柱和檐柱上,斗拱每高一层就挑出一踩,背兽脊吻,楼上楼下均有回廊,采取多重檐,高楼阁形式,是城隍庙的高峰建筑。旧时寝宫塑城隍像,设寝室,一应起居家具齐全,故名宸宫。 城隍庙系陕西省内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群体建筑之一。1980年修复后对外开放,吸引数以万计的内外游客。迄今已有《李信与红娘子》《太极神功》《黄河大侠》等十余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近年来,又恢复传统庙会,城隍庙香客、游客增多。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