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阎家遗址 位于渭河北二级阶地南缘、阎家村东北200米处,东西约250米,南北约20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5米左右,出土器物有云纹瓦当、龙纹空心砖残块、板瓦、筒瓦、鹅卵石、柱础等。从被破坏的断崖上看,其南部暴露出夯筑城墙遗迹有4处,夯层为平夯,厚8~10厘米,四处城墙南北近似一线,可判定城墙为南北向。从北断崖看,城墙由地表到墙底(即筑城所形成的壕沟)深5米,宽2米,夯层中夹杂有秦代砖、瓦片。从北部已破坏的城墙遗迹看,城墙东西距离不长,但连续出现5处且有较大的柱础暴露,还伴有若干鹅卵石、圆形通水管道悬挂于断崖上。遗址内发现墓葬一处,距地表约5米,墓宽0.74米,墓室用砖砌券,砖一般长65厘米,宽36厘米,厚18厘米。 阎家遗址建国前处在高台平地上,1954年建渭惠第六渠(建国后称一支渠,1981年废)从其中部东西穿过,遂将该遗址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因建砖场而被破坏较重,北部完好,中部偏南人为形成一东西高塄,整个遗址呈南高北低缓坡状。该遗址1981年发现,1988年文物普查时又进行详细复查,据出土文物和内涵确定为秦代行宫遗址。 故邰(武功)城遗址 柳宗元《武功县厅壁记》《元和志》和《长安志》同载,武功、邰、美阳三县均置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邰县城址即今杨陵车站南圪瘩庙、杜家坡、徐西湾一带。东汉明帝永平八年(65)废邰县,武功自渭水南(今斜峪水东岸5里许第五村附近)迁来此城。下迄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一直为武功郡(487~574共87年)。此城方位,文献仅记在中亭川武功城“西南二十二里”(或作“二十三里”、“十八里”)。70年代中期,平整土地时在附近村庄出土“邰林鼎”、“邰林共鼎”、“咸邰鼎”多件(均存扶风周原博物馆)。1986年西北林学院基建中,出土“邰亭”、“邰市”砖及瓮、罐等多件。当年3月底,遂由咸阳市、杨陵区及考古专业人员在此作考古调查(少量发掘),在杜家坡西、圪瘩庙村西南分别发现两段夯层遗迹,长度分别为8米、28米,南北向,大体在一条线上,断定为城墙遗址。根据有关文献,该遗址是邰县城亦即武功故城城墙遗迹。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