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计有37处,其文化类型序列大致为:仰韶早、中(与庙底沟二期共存)、晚期,庙底沟二期,客省庄二期和龙山文化早、中期。 浒西庄遗址 北距武功镇约2公里,东临漆水,南依水,处于两水相交的三角形台地上。遗址东西约500米,南北约700米,总面积为35万平方米。武(武功镇)杨(杨陵)公路横穿中部,公路两旁断崖上可看到古代文化堆积层、灰坑、窑址等,堆积层厚1~6米,地面上散布着大量的残陶片,经发掘遗迹内涵较复杂,出土遗物丰富。 陶器 以夹沙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篮纹、绳纹最多,同时盛行附加堆纹。此外还有少量划纹、戳刺纹、镂孔以及极少量的彩绘等。主要器形有鼎、斝、大口深腹罐、喇叭口园肩罐、单耳深腹罐、单耳杯形罐、敛口罐、深腹盆、浅腹盆、刻槽盆、碗、灶以及豆等。这些遗存大致可分早、晚两期。早、晚两期陶器在某些器物形式上虽然有所区别,但在重要器类、陶质、纹饰等方面并无明显变异,某些器物形式既见于早期又见于晚期,故早、晚两期是紧密衔接,连续发展的。 房屋 房屋遗迹多为方形半地穴式,四壁即为屋墙,在某一面墙的中央有突出于屋外的门道。一般门道较短而且窄,底部与居住面平齐,屋墙与居住面均涂一层草拌泥,然后再抹一层白灰面。在居住面迎门处设有灶,灶面平,灶的周围划有很规整的一道圆圈或二三道同心圆圈作为灶的界限。在发现的12座房址中,其中有一座较为特殊,除了有一突出于墙外的门道之外,在房屋东南与西南两角及西墙与东墙中央均有一与门道形状相似的长方形突出。这种形状的房屋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存中还属少见。在这座特殊的房址居住面上,有在灶址周围涂一圈红彩和一圈黑彩及在墙裙高6厘米处涂红彩的情形,这些发现为研究原始建筑装饰提供了可贵资料。 灰坑 形式较多,有袋形、筒形、椭圆套联形、勺形及不规则形等。袋状坑为常见形式,约占三分之一。这种灰坑形制较大,最大的口径约4米,底径约6米,深4米。袋形坑形体虽大,但出土物却很少,有的坑底部还发现木板及谷物痕迹。椭圆形套联坑只发现4个,虽为数不多,但颇具特色。 生产工具 计有斧、铲、刀、镰等农业生产工具约占45%,其中尤以石刀数量为多。这一情况表明,当时人们是以从事农业经济为主。用于收藏谷穗的大型袋状坑容积可达80立方米,明显地反映了当时农业较为发达,有较大的收获量。 根据对浒西庄遗存的木炭、白灰面等6个标本测定,浒西庄遗址确定为庙底沟二期文化类型,遗存年代可大致估计在距今4700~4400年左右。关中地区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并不很多,其中进行过系统报导者更少。武功浒西庄遗址的发掘,较大地丰富了关中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资料。 浒西庄遗址是石璋如先生于1943年考察发现,1958年文物普查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渭河考古队再作调查。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武功考古队又作重点复查,随即进行正式发掘。1988年,整理编写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丁种33号《武功发掘报告》。 赵家崖遗址 位于武功镇南约3.5公里、漆水东岸台地上,与浒西庄遗址隔水相望,西距漆水约300米。漆水此段岸高80余米,群众沿河岸修梯田数级,从而暴露出白灰面房屋居址遗迹和大量的远古残陶片。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考古队在发掘浒西庄遗址时,亦对此遗址多次调查之后,随即进行正式发掘。经发掘,确定为新石器时代客省庄二期文化类型遗址。此遗址东西300米,南北600米,面积18万平方米。 赵家崖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存地层堆积很厚,达1~6米,出土遗物主要有: 陶器 有夹沙红陶、泥质红陶、夹沙灰陶和泥质灰陶。红陶与灰陶数量大致相等,纹饰以篮纹最多,绳纹次之。此外还有附加堆纹、戳刺纹、划纹、方格纹和弦纹等,有相当一部分陶片素面带纹。 居址 有半地穴式、窑洞式和半窑洞半起墙式三种。其中半地穴式居址占居址总数的25%,窑洞式居址只发现一座,半窑洞半起墙式的居址占居址总数的一半,是赵家崖客省庄二期文化居址的主要形式。在这类房址中,有不少为一院落建筑群自北而南排列,门均向西,出门之后即进入院落地面。院落西部有南北向的夯土墙,中部有东西向的夯土墙把院落分为南、北两个小院。 灰坑 以袋形坑为多,这种灰坑形制规整,底部有木炭或树皮铺垫的痕迹,有的坑底还留有成堆的谷类碳化物。显然,有的袋状坑实为存粮窖穴。这一时期的墓葬仅发现两座,墓圹均为长方形竖穴,有一座随葬两件蚌壳,另一座无随葬品。 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工具占各种生产工具的55%,其中石刀数量最多,狩猎工具为数很少,只占11%左右。从发现的农业工具比例较大、灰坑留有成堆谷物等情况来看,当时农业生产达到一定水平。 根据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测定的几个标本初步确定,赵家崖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存年代数据大致距今4300~4000年左右。赵家崖遗址发掘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发现了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存叠压在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之上的地层关系,为考古研究客省庄二期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年代早、晚期提供了重要依据。赵家窑遗址发掘后,与浒西庄遗址同刊于文物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丁种33号《武功发掘报告》。 游凤街遗址 位于游凤街北,漆水河西台地上,北距村约200米,南北约300米,遗址区内有一南北向断崖面,发现有2~6米厚的灰土层,夹杂大量的器物残片。可辨器形有泥质红陶彩绘钵、盆、罐及尖底瓶残片,夹沙红陶纹饰有绳纹、弦纹、堆纹,可辨器形有罐、釜沿等;夹沙灰陶鬲口沿;泥质灰陶素面罐;板瓦外饰绳纹、内为细布纹,胎厚1.2厘米。据其内涵,初步判断为新石器时代半坡类型文化遗址,且有少量汉代遗物。 此遗址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当地群众多年取土,该遗址被破坏严重,1980年树立标志碑,设专人管护。 史家遗址 位于渭水北岸一级阶地史老、史新村,西起雸湟殿小学,东至普(普集)周(周至)公路,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350米,总面积35万平方米,沿阶地南缘呈不规则弧形。遗址断崖可见灰坑,文化层厚3~5米,灰坑形状多不规则,灰层内夹杂大量残陶片,出土文物有完整的石器(斧、镰等)、陶器。弧形断崖上可见窑址和居住留下的白灰面厚0.4厘米,陶片质地可分为泥质红陶,纹式有冲绳纹、网纹,可辨器形有钵、盆、尖底瓶等;夹沙红陶,纹式有绳纹、网纹;夹沙灰陶饰绳纹;泥质灰陶饰几何纹、网纹、可辨器形有尊、罐、鼎等。 史家遗址规模大,堆积物丰富,1943年苏秉奇教授赴宝鸡途中发现。1958年文物普查确定,据遗物判断为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文化遗址,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烧台遗址 位于薛固乡渭水北岸一级阶地上的王烧台村,该村南突出的平地向南有缓坡、断崖,东距水渠村100米,西距半个城村80米。遗址东西约350米,南北约300米。遗址断崖、地面可见大量灰坑、陶片,堆积层厚2~4米,文化层内夹杂有泥质红陶残片,纹式有网纹、素面、蓝纹,可辨器形有尖底瓶、豆等;夹沙红、灰陶纹式有绳纹、弦纹,可辨器形有缸、盆等。据内涵物判断为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文化类型,至今保存尚好。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香尧遗址 位于渭水北岸一级阶地东起永台村,西至香西村,北至渭惠渠,南为断崖,东西约750米,南北约200米。断崖上可见许多灰坑、墓葬、陶窑等。灰层厚1~1.5米,包含物较丰富,遗物常见泥质红陶素面残片;泥质褐陶器,素面饰蓝纹;夹沙褐陶片有细绳纹、网纹,可辨器形有鬲、罐等。据器物判断为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春秋、秦、汉文化遗址。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