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文物首页 | 西安文物 | 宝鸡文物 | 咸阳文物 | 铜川文物 | 渭南文物 | 延安文物 | 榆林文物 | 汉中文物 | 安康文物 | 商洛文物 | 杨凌文物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华阴市文物大全 > 华阴市古墓葬古建筑

华阴市古墓葬古建筑(3)

字号:   2012-7-10 20:46:23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灏灵殿之后是寝宫大院,是专供帝王或钦差大臣祭祀华山之神后休息之处,原有三重院墙,礼步门、穿殿、配殿围绕着一座面宽5间、单檐歇山顶的寝宫建筑群,现已荡然无存。过寝宫,出重城便到御花园。御花园占地辽阔,从灏云殿到御书房(原为御书楼,是面宽5间,回廊环绕、二重檐歇山顶楼阁建筑),有123米,从御书楼到北城墙80米,东西宽225米,约面积1.8万平方米。园中原有花房、望花亭、石牌坊、吕祖堂、放生池和万寿阁等古建筑,现在只剩下御书房、“少嗥之都”和“蓐收之府”两座石牌坊、万寿阁的高台,以及高台北边的游岳坊。
    御书房现存有一横卧碑,为清乾隆四十年(1775)关中大旱祈雨照应后镌立。此碑因横卧,且雕刻精致,为国内罕见。
    “少嗥之都”石牌坊。位于西岳庙御书房门前20米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南北台基宽2.6米,东西长6.7米,通高8米,整座牌坊四柱三门呈“山”字形,柱、坊上刻有行龙、飞凤、神仙、圣兽、狮子、麒麟、石人、花卉及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太狮少狮嬉戏等图案,采用透雕、线雕、圆雕、浮雕技艺精雕细刻而成。整个石柱、抱柱、石鼓镌入4个雕刻精巧的须弥莲花宝座上。牌坊额书“少嗥之都”,楷书。此牌坊基本完好。
    “蓐收之府”石牌坊。位于西岳庙万寿阁的“十”字形高台南边第十八个石台阶上,面阔3间,东西长6.20米,进深一间,南北宽3.3米,通高8米,石刻精细,有云龙飞凤、狮子异兽、神人、鱼、花卉等浮雕图案。牌坊额书“蓐收之府”,楷书。保存基本完好,为明代建筑,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万寿阁。庙内北城墙上的高台楼阁建筑。台呈“十”字形,位于北城墙中心,南面正对灏灵殿。台高10米,东西长68米,南北宽47米,台阶自下而上共60级。高台十字中心为一琉璃瓦重檐三滴水歇山式的辉煌阁楼。万寿阁面宽5间,四周回廊环绕,飞檐翘角,玲珑雄辉,阁起3层,最上层为望河楼。阁楼东西两侧,各有琉璃瓦重檐歇式转藏楼(亦称藏经楼或藏书楼)各一座,楼起两层,其上层有飞廊与万寿阁相通,可惜这一组宏伟的古建筑1932年毁于兵火。今楼阁虽毁,台基犹存,所有柱顶石仍保留在原处未动,故万寿阁的面阔、进深及其过廊和左右对称的藏经楼的平面形状,皆能一目了然,如今登上万寿阁的高台,仍可俯瞰西岳庙内全景和南望华山诸峰。
    明以前历代修缮西岳庙,无记载。然明清两代记述甚详。据周洪谟碑记中写西岳庙修葺之事说:明宪宗成化年间重修后的西岳庙前为堂,后为室,其间贯以纵屋连栋者五,左为神厨,右为神库。堂之前左右为廊,凡八十四尺,其间重门,重门之内有御香亭,古今碑石罗列于左右,西有屋一区以栖道流。重门之外又为台门,建重屋其上,巽坤维皆有角楼,大率为屋凡一百八十七间,所费不赀,且完且美。”及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据碑记查考重修达三四次之多。夏言碑记描写嘉靖二十年(1541)重修西岳庙时的景况及竣工后的新面貌时说:“葺故筑新,起圯植颓,百工聿集,应时告成。于是栋隆宇廊,殿寝宏丽,蕃严基竣,楼观飞峙,丹黝随剥,饰以辉煌,金城绰楔,高临日月,桃塞兰田,绾左庶右,三峰仙掌,若隐若映,纵屋靓室,鬴辜馔庖之所,百凡饰备,庙貌岩岩,山灵攸萃,时祀爰举,登俎咸序,殊应奇感,一时骈至矣!”至于庙内的建筑,则云:“……庙有正殿五楹,殿后寝堂各二楹,前为棂星门七座,头门五座,国朝碑楼一座。……已圯而重建者左右司房九座,郁垒殿二座,历代碑楼、东西旱船各二座,外为楼楹,联以楼角,间凡二百有奇。”又据瞿景淳碑记述:“自寝殿以及门亭凡二百十二,费金凡一万二千有奇。”万历三十年(1602),因“此岁庙宇为霖潦所啮,丹剥落,咸次第修举,由殿寝、御香亭、神厨、斋所至金城诸门,灏灵诸楼,周屋环除约二百余楹。”又据清《华阴县志》载,明万历年间道士席演魁在庙后尽处筑台高16丈,东西20丈,南北19丈,上起层楼,东西各建阁(即藏经楼),建起万寿阁。至清代康熙及乾隆年间都迭加修葺,其中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二月兴工,越三年工始告竣,耗费内务府白银就达十二万两之巨。
    西岳庙的碑雕石刻,数量多且价值高。根据有关资料考查:庙内计有碑刻数百通,素有“小碑林”之称(详见石刻录)。虽历经沧桑,现存碑碣尚有60余通。
    西岳庙随国兴而修缮,遇动乱而遭难。据庙内碑文和有关文献记载:“明代关中大地震时,其庙遭受严重破坏;清同治二年(1863)回汉民族争纷,规模宏伟的‘五风楼’,‘灏灵殿’同毁于火。同治八年(1869)花费巨资修复了灏灵殿,五风楼不复存在。解放前,国民党军队占用西岳庙设立兵工厂,致万寿阁于1932年6月因弹药爆炸引起火灾所焚。十年“文革”中,古建、古树、石刻破坏严重。为保护文物,经人民政府文物部门与驻庙部队多次协商,部队决定迁出,迁建工作正在进行。
    玉泉院 位于县城南6公里处的华山峪口。后靠南山,座南向北,依山傍水,“泉石如画,流水萦洄,老树虬蟠,绿荫蔽天”,泉水环抱,楼台亭舫、殿阁洞祠、翠竹长廊、碑石题刻,比比皆是。建筑古朴清雅,玲珑自然。
    玉泉院是北宋皇佑三年(1051)华山道士贾得升为其师傅陈抟老祖创建的祠院。五代末,70岁的陈抟从武当山来华山修道,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希夷“化形”于华山石室中,俗称其谷为“希夷峡”。明世宗嘉靖年间,巡按侍郎长兴姚一元命工匠修建了希夷祠。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山洪暴发,玉泉院被冲没。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政府拨款修葺扩建希夷祠,群仙观、全真观(即十二洞)和山门等建筑群。光绪十二年(1886)华山峪涨大水,玉泉院遭受重大破坏,后又经修葺。
    玉泉院现存建筑群体,座南向北,山门、门楼、前殿、后殿、东厢房、西厢房等为中轴线内主体建筑,西侧又有无优亭、莲池、石舫、过水凉亭、含清殿(七真殿)、希夷洞、山荪亭、廊房等;东侧有华山山门(通天亭)、东廊房、圣母堂、望河亭等近年来的仿古建筑。
    今玉泉院山门是1982年清理地基时发现后,在原址上按照历史资料考证仿修的。山门东侧的一排白杨树,系冯玉祥将军驻防时亲自栽种,山门内两块巨石上刻冯玉祥题词:“水利救民”、“人类平等”、“破除迷信”。门楼上悬郭沫若题字“玉泉院”的匾额。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书写的“第一山”石碑。前殿面宽5间,进深4间,东西17.3米,南北10. 95米,东西两侧与廊房连接,前门上端高悬光绪御笔“古松万年”匾额,殿内有近年新塑神像三尊,神龛上悬“紫气新辉”匾额一幅。前殿与后殿之间有东厢房和西厢房,厢房面积均为南北长8. 50米,东西宽6.79米,面阔3间,进深一间,从建筑风格判断亦似为清末建筑。
    后殿面宽5间,进深两间,东西17.35米,南北7.5米。殿内有近年新修神龛内重塑陈抟老祖坐像一尊,殿前门楣上悬有慈禧太后御笔“道崇清妙”匾额,光绪时木质对联一幅悬挂后殿前门两侧。
    玉泉院内的其他建筑,均是围绕希夷祠而建的。主要有希夷冢、希夷洞、山荪亭、纳凉亭、石舫、含清殿(七真殿)、通天亭、三圣母堂、望河亭等,院围四周,筑有长廊。廊房上配有72个几何图案窗户,均按《礼记月令篇》中72物候精心设计。
    玉泉院内碑石题刻共约27处。竖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一通。玉泉院现由华山道教协会管理,香火旺盛,已成为华山的旅游圣地之一。
    云台观 位于县城南4公里处今华山中学。建于北周,盛于宋,毁于明,因焦道广、陈抟、顾炎武曾在此居住而闻名乡里。
    南北朝时期,华山道士焦道广独居华山云台峰,修炼成仙,有“避粒餐霞”之术,北周武帝宇文邕闻知,敬慕问道,欲求长生不老之术。因道路陡峭,不便。于是,在华山北麓辟地500亩,为焦道广营建道观,赐额“云台”。焦道士自此移居云台观。
    宋初,陈抟来华山后移居云台观,谢绝宋太宗赵匡胤三诏进京作官,在此一住40多年,著有《三峰寓言》、《钓潭集》、《无极图》等,并作诗数百首,使云台观有名一时。元代云台观毁于火。明成化十六年(1480)始建三清殿,正德十年(1515)重修。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12月地震,垣宇倾,观尽圯。隆庆六年(1572)再次重建,万历四年(1576)春修复。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为抗清复明,晚年隐居本县潜村王宏撰家。顾、王商定,清康熙二十年(1681)在云台观内右侧建朱子祠。祠建成,顾炎武从王家移居祠侧新斋居住讲学,并于观内著书立说。原云台观在明末毁于兵火。乾隆十六年(1751)改云台观为云台书院,修葺前后堂亭殿舍。乾隆四十四年(1778)县令陆维垣奉昭中丞毕沅命重修。光绪三年(1877)知县郑庆庄以院宇倾颓,复拓旧址数倍,续修礼堂、讲堂、门宇、前后斋廊。光绪六年(1880)知县徐一鹤又增修至圣宫,后改设学校,原观现已无存。只有古柏一棵,在校外的云门池旁,树高10多米,直径1米,枝叶茂盛,相传系晋武帝太康八年(288)弘农郡太守魏君实所植。池北置一大石,池南有一小桥,相传宋太祖在此饮马,俗称“太祖饮马池”。当地群众称此处为“一百(柏)一十(石)一眼桥(井)”,为华山一名胜古迹。1989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大成殿 位于今县委大院内,又称“至圣先师庙”。相传旧址在华阴县城东南角,建制年代无考。据《华阴县民国续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县丞黄文明移建现址。正统二年(1437)知县王贯增修。嘉靖年间知县李时芳、何祥对大成殿进行修缮;万历二年(1574)知县李承科重修;万历三十九年(1611)知县王九畴继修。清顺治十年(1653)知县叶舟、十七年(1678)知县刘瑞远、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迟维城等相继修建至圣先师庙。乾隆年间华阴县教谕郭琰添建牌坊,知县陆维垣复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崔肇琳又重修文庙,先后增建崇圣祠、文昌祠、魁星楼、名官祠、乡贤祠等建筑群。
    民国初年,军伐混战,军队驻扎庙内,毁坏木牌坊,拆毁房舍、门窗、墙垣,破坏严重。民国十五年(1926)镇嵩军围攻西安又驻兵文庙,除主殿外,其他祠楼、月台全部拆毁。1949年本县解放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荔军分区路东纵队指挥部曾设于此。
    新中国建立后,文庙大成殿经过修葺,现为中共华阴县委会议室。此殿座北向南,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回廊环绕,廊深1.8米,整个建筑东西阔19.62米,南北深12.4米,砖石木结构。殿东西两侧有8根八棱石柱,砖墙、石台基高1.04米,柱径0.5米,柱高4.80米。单檐歇山顶。屋面为琉璃板筒瓦、檐部施勾头滴水。檐下有斗拱,前后檐斗拱形式均为一斗二升。明间的补作斗拱为二垛,东西两侧斗拱补间为一垛,梁架下有天花板,整个建筑雄伟壮观,殿堂基本完好,仍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 位于县城东岳庙乡庙前村北侧。建筑时间记载不详,无从考究。至清代庙内多数建筑废圮,现仅存岳庙大殿,其梁上文字记载曰:“民国九年重修”。大殿座北向南,属悬山式砖木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东西16.2米,南北10.5米。五架梁,用二柱,山墙为三柱,前檐斗拱九垛,一斗花拱有昂,补间斗拱一垛。屋顶为悬山式,屋面施灰色板筒瓦,带勾头滴水,有兽头瓦当,脊花脊兽,梁、檩均油漆彩绘,有神话人物及花卉图案,尚清晰可辨。整体上,仍保持着清代建筑风格。殿东南角尚有古柏树一棵,分三叉枝,高约10多米。现为县党校会议室。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庙 位于县城西敷南村。据清《华阴县志》载:清顺治初年,南山有寇,山寇夜袭太和堡时,很远望见城上站着一位身着白衣的银须老者守城,城内戒备森严,战鼓声四起,山寇吃惊,遂即逃遁。以后有从山寇中逃回的人讲起此事,人们以太白神仙保佑村堡安宁免遭灾祸,即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修建太白庙。庙址约10亩,为群体建筑,座北向南。解放前曾驻过军队,新中国建立后改设为敷水粮站。
    太白庙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东西18米,南北10.8米,面积124.8平方米。为五架梁用三柱,屋顶式样为歇山顶,夹布板瓦有砖,山墙有琉璃浮雕双麒麟。该庙西厢房墙上嵌有“雪映宫”碑石一通,字迹漫患不清。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位于岳庙乡亭子巷村西侧。始建年代不详。庙为群体建筑,座北向南,分为前殿和后殿,中间砖墙连接,前后殿均面阔3间,进深一间。连接墙及前殿樨头有砖雕花卉及鸟凤等图案。东西9米。南北15米,面积135平方米,后殿廊深2.45米。前殿前檐斗拱八垛,明间补间斗拱两垛,一斗花拱龙头昂,两侧间补间斗拱各二垛,分别风头象头昂,一斗缕空花拱。图案为鹿、马、凤、麒麟等,后檐排列与前檐相同。前檐为五架梁用二柱,后殿五架梁和前檐单步梁用三柱。屋顶为硬山式,夹布板瓦,前檐施勾头滴水。后殿明间有隔扇门两扇,彩绘被烟熏不清,前殿彩绘为神话人物、云彩龙、凤等图案,部分剥落难辨。目前保存尚好。
    关帝庙石牌坊 位于县城关镇岳庙街五金交电公司二门内庭院中。此坊四柱三门,形若“山”字,石坊仿木制作,有斗拱石刻。用柱、枋、梁、石刻坊板组合而成。有石人、古鼓、护柱石。整个牌坊精雕细刻有人物、山水、鸟兽、鱼、狮、龙、凤等浮雕。中间顶部有“忠义”二字;坊额正面刻书“河月日星”、“此之大丈夫”;有对联曰“两间正气生夫子,一点真心作圣人”等题刻。面阔3间,进深一间,东西7.2米,南北3.2米,台基高0.2米,柱径0.35米,中柱高3.7米,侧柱高2.5米,上端共有石刻仿木斗拱14垛,似一斗二升,刻花仿木梁架结构。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城东门楼 现存县城东门楼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曾多次修复。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姑观 位于华山玉泉院东侧500米处。相传唐玄宗之妹金仙公主到华山修道后,唐朝为其修建行宫于华山北麓。此后历代都有修葺。现存仙姑观为清代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有围墙、门楼、门房、东西厢房、上殿,四周竹林环绕、环境清幽。现为道教使用,华山道协已将其修葺一新,住有道士,塑有神像,常有香火。1980年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青柯坪东道院(九天宫) 位于华山峪内青柯坪东侧,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所建。属四合院建筑形式。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见本志《华山篇》)。
    镇岳宫 位于华山西峰东侧与中峰西侧的坡下涧谷南端,为华山诸峰间的较大宫观。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见本志《华山篇》)。
    晋公子宫 位于岳庙乡东宫村。据《杨氏家谱》载:“晋公子避祸于阴晋,筑宫室于华山北麓……”即在东宫村建紫微宫、元帝宫,人称“晋公子宫”。现宫室已荡然无存,其遗址即今日之东宫村,该村名即源于此。
    海乾寺 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的原平乐村东南隅处。寺址占地5亩余,有正殿三楹,殿中塑有大型如来佛像一尊,高5米(不含基座),左右有两侍者塑像。殿内东北隅有水井一口,井中水碱不可饮。始建年代无考。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平乐村迁移,海乾寺拆毁,现已荡然无存。
    方山寺 位于敷水镇方山峪口东侧,又称“灵觉寺”。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明嘉靖元年(1522)竣工。明万历十三年(1585)重修,后又经过几次修葺。现方山寺仅存上殿三楹,廊房二楹,其余倾圮,寺僧早已离寻他处,寺产暂由方山村管理和利用。
    迎祥观 位于华山东北麓黄甫峪内,又名“西岳真君庙”,宋崇宁年间(1102—1106)改称“崇宁万寿观”。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改称“报恩广孝观”。齐刘豫阜昌年间(1130—1137)更名“迎祥观”。今仅存观碑和遗址。
    真常观 位于县城东南4公里处观北乡观北学校。现存《重修真常观学校碑记》:“真常观在礼泉之北,华阴之名地也。其初创自元代。迄南不数十步有五龙庙、铁脚龙王庙,轫始亦之矣。”早年已废圮。
    鹿圈观 位于桃下镇南竹峪岭西,始建无考。宋大观年间(1107—1110)道士仇润之请额修于华山下,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重修,今废圮,无考。
    王母观 位于华山峪中方大罗峰。唐贞观年间(627—649)迁建于华山峪之下,亦称“王母宫”,新中国建立后为华山小学占用。1982年后建为文教招待所。
    昭光寺 位于县城内东南隅,原为汉武帝拜岳坛旧址。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修建昭光寺,明成化二年(1466)重修,后寺废圮。现为华阴县城关学校。
    十方院 位于华山玉泉院前门外北侧。明万历年间(1573—1619)华山道士黄道喜所建,废圮后拆除。
    金渤院 位于华山玉泉院下十方院东侧,座南向北,后废圮。现为华山管理局所在。
    太素宫 位于陕西省荣军疗养院西门外南侧。清雍正三年(1725)华山道士张合昌所建,是华山南峰的下院,现仅存残迹。
    十二洞 位于华山玉泉院东侧。民国十年(1921)华山东峰道士孙享纯在纯阳观的古址上扩建,是华山东峰的下院。现为华山道协经营、管理的十二洞旅社。
    白衣堂 位于华山旅游公司院内,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座南向北,周围环境破坏严重,殿身朝北倾斜,屋面残破,以建筑风格判断,为明清建筑,民国时期曾维修过。华山管理局已把白衣堂迁入华山峪三里坎重建。
    全真观 位于华山玉泉院西侧。元至元十三年(1276)陇西贺元希尊师所建,又名“朝元洞”。茂林修竹,风景幽雅,主体建筑于“文革”中被拆除。现仅存元泰定二年(1325)“创修朝元洞”石碑一通,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
    老爷庙 位于桃下镇兴建中学内,座北向南,分前殿和后殿,山墙上有砖雕花卉,殿内东西墙均施彩绘,分别为二龙戏珠、神话人物、花鸟等,枋额上彩绘为云彩纹。面阔3间,进深两间。砖木结构,五架梁,用驼峰,有叉手,无斗拱,屋顶为硬山式,灰布板瓦,两边各有一趟筒瓦,有砖雕脊花。为清代建筑,目前保存基本完好。
    药王庙 位于桃下镇东光村城东,建筑年代不详。该庙现存前后殿,均为3间,其建筑风格相同,后殿额书“药王庙”三字,枋、额均施彩绘,庙堂座北向南,其风格似为清代建筑,砖木结构,五架梁,前殿用二柱,后殿用三柱,屋顶式样为硬山式,灰布板瓦,有砖雕脊花。梁架施彩绘,隐约可见腾龙及花卉图案。现保存尚完好。
    山神庙 位于华阳乡谭家村西北角,始建年代不详。庙座南向北,面阔一间,进深两间,为砖木结构,五架梁用三柱,屋顶硬山式,灰布板瓦,砖雕脊花,有吻兽,室内墙上均有彩绘,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壁画图案。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华阴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华阴鸵鸟王生态园 华阴韩愈投书处 华阴玉泉院 华阴西岳庙
华山洞室----玉皇洞 华山洞室----水帘洞 华山洞室----陈抟洞
华阴宝莲灯城雕[图] 华阴西岳庙步行街(西岳庙仿古街 “云门池•晋柏”简
华阴市华阳川避暑休闲生态游景区 华阴万亩荷花园[图] 华阴云门池与晋柏(一柏一石一面
华阴老县城 华阴市四知书院 华阴市太华书院
华阴市仰华书院 华阴市云台书院 华阴市庄园别墅遗址
华阴市美食 更多
华阴市民间小吃:踅面
华阴市民间小吃:火锅子
华阴市民间小吃:踅 华阴市民间小吃:火
华阴市民间小吃:华 华阴水晶饼
华阴镜糕 华阴油条、豆浆
华阴擀面皮[图] 华阴菜疙瘩
华阴市民间小吃:馄 华阴豆腐脑
华阴市特产 更多
华山细辛[图]
华山灵芝[图]
华山细辛[图] 华阴皮影
华山精油 华山剑
招财貔貅 华山灵芝[图]
华阴剪纸 华阴刺绣
华山人参[图] 华阴华山神斧
推荐信息  
·商周青铜器:建国前出土商周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建国后出土商周青铜器
·墓志:杨绍程墓志
·墓志:李从曮夫人朱氏墓志
·墓志:杨礼暨继室羽氏合葬墓志
·墓志:徐明母周氏墓志
·墓志:元大亮墓志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师表》刻石
·众志成城小碑
·召伯甘棠图并记
·果亲王诗碑
·重修实相寺碑
·创修通玄观记
最新更新  
·华阴市石刻文物
·华阴市馆藏文物
·华阴市革命遗迹
·华阴市文物管理 文物普查与发掘清理
·华阴市华山庙宇亭阁与遗址
·华山碑石
·华山石刻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文物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wenw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