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文物首页 | 西安文物 | 宝鸡文物 | 咸阳文物 | 铜川文物 | 渭南文物 | 延安文物 | 榆林文物 | 汉中文物 | 安康文物 | 商洛文物 | 杨凌文物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华阴市文物大全 > 华阴市石刻文物

华阴市石刻文物(1)

字号:   2012-7-10 20:44:13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本县因华山和西岳庙之故,石刻颇多。但因天灾人祸,损失惨重,其中华山摩崖石刻经近年普查,仅存322条(详见本志《华山篇》)。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腊月十二日关中大地震,震毁珍贵碑刻不少;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修西岳庙因监工无知,凿毁许多古碑做石料奠基;清同治元年(1862)9月回民起义时焚毁西岳庙,大量石碑被毁。据清《华阴县志》载:“岳庙之碑,寇火所未全焚,地震所未尽陷,而荡于明嘉靖间修庙役,捶之凿之,当陶砖、石碑遂不复问矣!”现存碑石、经幢、石刻等保存较好,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共161块(处)。择其要叙述如下:
第一节 石碑
    西岳华山神庙之碑 位于西岳庙冥王殿中部廊房内,北周天和二年(567)造竖。碑身高2.35米,宽1.11米,厚0.36米。碑首左右六条垂螭,中有圭形碑额。上刻“西岳华山神庙之碑”八个篆字,碑文20行,每行54字,字径八分,隶书,万纽于瑾撰,南阳赵文渊书,碑首与碑身为一块石料,下为赑屃座,形制稳重古朴,其文制作精雅。碑阴为《唐华山精享昭会之碑》,碑左为唐颜真卿题记。碑右有唐贾竦诗刻。当列为庙内一级文物保护。
    唐玄宗御制华山铭残字碑 位于西岳庙内棂星门前院西南部。俗称曰“五岳石”。据《开元传信录》记载:“十二年冬十一月庚午,幸东都至华阴,上见岳神敬谒,问左右莫见,遂召诸巫问之,有阿马婆者,奏如上所见,上加敬礼,诏先诸岳封为金天王,自书御碑文,命华州刺史徐知仁与信安王祎勒石于华岳祠南之通衢。十三年七月七日碑成,张于会天门以示百僚……其高五十余尺,阔丈余厚四五尺。天下碑莫大也。”人称“天下第一碑”。唐广明元年(880)此碑为黄巢起义军焚毁。现碑楼、碑首已无,仅存残碑身和残碑座。现碑身残存东西长3.1米,南北宽1.6米,高2.1米。碑身西侧残存线雕飞天,裙带飘扬,栩栩如生,碑身南面尚存云龙异兽图案和唐玄宗御书“驾如阳孕”四字残迹,字径1.4厘米。碑座由两块巨石组成,中间用生铁铸成的槽铁连接。四周为身高1.6米的金甲力士,御林军武士浮雕。碑座残长5米,宽3.4米,高1.77米,下有三层基石,呈阶梯状,最下层基座东西长7.9米,南北宽6米,高0.9米,基石外围有石条围绕,东西长9米,南北宽7.8米。
    《宋修西岳金天王庙记》碑 位于西岳庙的棂星门东侧。碑身高2.9米,宽1.17米,厚0.31米。碑身两侧线雕云龙纹。无碑首,碑座长1.95米,宽1.21米,高1.10米。碑座为龟形,雕刻精细,造型逼真,身披八卦龟甲,碑文楷书,共14行,每行48字。宋刑部尚书杨昭俭撰。记述宋修西岳金天王庙因由。李时芳重刻。
    陈抟书碑 位于西岳庙灏灵殿东侧。碑残为三段,上半部已废。残碑高1.75米,宽0.85米,厚0.21米。无碑首,碑身残缺,无饰纹,碑座长方形,上有浮雕几何图案。碑文两共行:“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左下侧刻“陈抟书”三字,有印章。系北宋华山陈抟手书。
    岳镇河渎碑 位于西岳庙内“天威咫尺”石牌坊东侧。此碑系明洪武三年(1370)六月三日立。原有碑楼已被折毁,碑形高大,保存完好。通高6.8米,宽1.88米,厚0.74米。碑首为浮雕二龙戏珠图案、圆首。碑身无收分,首身一体,碑座为赑屃形。碑文共19行,每行字数不等,少则一字,最多40字。内容为记述明代开国初年诏定祭祀山川岳镇海渎城隍历代忠臣烈士神位之制。
    太华全图碑 位于西岳庙灏灵殿前左侧。为清康熙(1662—1722)时富邑田德琳所刻。碑高1.4米,宽0.7米,厚0.2米。碑图光洁,雕刻精细。巧用线雕艺术将华山全景尽收图中,并标明景点名称,文字清晰,观者如临其境。图右上部刻有楷书7行,每行23字,下刻可斋,贾铉印章。
    西岳庙全图碑 位于灏灵殿前右侧。高2米,宽0.85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陕西巡抚毕沅敕修西岳庙时所刻立。碑上精雕细刻着西岳庙整体布局。所有古建筑物的殿堂、楼阁、亭台、榭坊、宫寝、司房、庭院、围墙、门、道、池、桥、花圈及古树花木等的名称、部位、形状、开间大小、门窗、斗拱式样等,均有文字写明称谓。对研究西岳庙古建布局和修复工作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原碑已断残,西岳庙文管所于1988年按原图另立新碑于原处,以期永志。
    重修西岳庙碑 位于灏灵殿前的西碑楼中。碑首高1.5米,宽1.91米,厚0.65米,上刻二龙戏珠图案,中间篆书“上谕”二字。圆首盘龙碑身高5.06米,宽1.65米,厚0.44米,正面四周是浮雕云龙。碑侧各有5条云龙,碑阴有线雕游龙纹饰。碑文为兵部侍郎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毕沅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修葺华岳庙上书皇帝的奏折和皇帝批复重修西岳庙的谕旨,楷书,共8行,每行24字。碑座为圆雕独角龙头龟身的赑屃型,长3.01米,宽1.91米,高1.23米,龙头昂首露齿,怒目远视,形态逼真。底座长3.30米,宽1.93米,其座上浮雕着海水仙山、四角卷起的水浪中各有一只鱼、鳖、虾、蟹。此碑造形奇特,以示碑中等级之高,保存完好,堪称碑刻中之精品。
    “岳莲灵澍”横卧碑 位于西岳庙御书房内,碑呈横卧状,宽4.65米,高3.37米,厚0.45米。上刻5条团龙浮雕图案,中雕“御笔”二字;正面雕乾隆御书:“岳莲灵澍”四个贴金大字,字径0.50米见方,楷书,上镌乾隆御印,碑座为浮雕双凤朝阳、二龙戏珠图案。两边护碑石雕翠竹兰花。背面碑文内容记述乾隆四十年(1775)天下大旱,陕西巡抚毕沅上华山祈雨的经过。楷书,共74行,每行20字,毕沅书,知县陆维垣立。
    敕修西岳庙碑 位于西岳庙金城门东梢间内。碑身高2.67米,宽0.94米,碑座为赑屃形。碑文记载了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时焚西岳庙灏灵殿、五风楼以及同治六年(1867)修葺的经过。同治九年(1870)立碑。篆体字。清兵部尚书左宗棠撰文。
    邢汴登华岳诗碑位于西岳庙东碑楼后,碑通高1.71米,宽0.64米,厚0.14米。内容为明濮阳邢汴登华岳诗一首。楷书,共10行,每行16字。
    此碑东侧并列另碑,碑通高2.32米,宽0.80米,厚0.20米。身首一体,其上圆首,有线雕卷云纹,碑身两侧为几何流云纹图案。内容为濮阳邢汴登华岳时诗作《放生池二首》,行书,共8行,每行19字。因碑遭破坏,文字漫患不清。下右角处刻“天启甲子中秋濮阳邢汴题”。
    明重刻唐玄宗御制西岳华山石碑铭 位于西岳庙金城门西南角院内。此碑原竖在碑楼内,通身高6米,宽1.65米,厚0.73米,字径8寸,惟字迹多已磨损不清。明嘉靖四十年(1561)九月重刻,楷体,杨九经书。碑阴有“孝”字可辨认。
    重修西岳庙记碑 位于西岳庙“天威咫尺”石碑坊西侧院内。通高6米,宽1.52米,厚0.53米,碑额为6龙交错浮雕图案,碑座为赑屃形无头。正面碑文为张维新撰文,王一乾书丹。碑阴为帷谌书撰,字楷书,内容记述西岳庙的历史和重修记事及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腊月十二日大地震时西岳庙坍塌情况,是研究地震的参考资料。
    西岳华山庙碑残石 位于西岳庙灏灵殿东北部。碑残石最高端长0.34米,最宽为0.49米,上刻汉隶9行,共50字。此石为东汉延熹四年(161)郭香察书西岳华山庙碑残石之一。原碑高2.6米,阔1.2米,碑文隶书22行,每行38字,蔡臤撰文,郭香察书。据《曝书亭集》曰:“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朗,一种奇古,惟延熹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
    关西夫子碑 位于西岳庙金天门东侧。碑身长2.43米,宽0.77米,厚0.17米,无碑额和原碑座,碑刻“关西夫子”4字,字径0.48米见方,楷体,碑边小楷二行,39字,左边刻:“道光戊子年冬月”,右边刻:“御前侍卫太子太保参赞大臣陕西提督世袭三等果勇俟诚勇巴图鲁裔孙芳书”。实为汉太尉杨震官号碑。
    冯玉祥将军誓词碑 位于灏灵殿前东碑楼南侧。碑通高1.67米,厚0.17米,宽0.84米。碑首碑身一体,圆首上刻线雕人物鸟兽图案,两侧为线雕花卉蔓草。碑文为爱国名将冯玉祥将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所宣誓言。楷书共9行,每行13字,书法恭正严谨。
    创修朝元洞碑 位于华山玉泉院西侧朝元洞内。碑通高4.80米,碑身宽1.15米,厚0.40米。首额为浮雕6龙交错盘绕图案,正中篆刻“创修朝元洞碑”6字。碑座为大石龟圆雕,楷书,共27行,每行64字,记述了创修朝元洞事迹。还刻有功德主的住址、姓名和道观庵名号。
    班超神位碑 位于西岳庙金城门东侧院内,碑长1.15米,宽0.48米,厚0.13米,身、碑首一体,圆首四周均刻忍冬蔓草纹,座轶。上刻“汉定远侯班仲升先生神位”11个楷书大字。
    华陀墓碑 位于玉泉院前殿东侧院。碑通高2.24米,宽0.87米,厚0.21米,碑首碑身一体。圆首,线雕云纹,上刻“汉神医华陀之墓”7个大字,隶书,笔迹清秀稳重。右侧为:“赐进士及第兵部郎兼……”左侧落款:“大清乾隆四十一年岁次丙申□□月□日知县陆维垣谨。”但残缺不全,无法辨认。
    华山诗碑 位于玉泉院前殿前东侧。碑高0.74米,宽1.78米。碑碣为长方形,上半部书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等12人之赋颂华山诗文,下半部为线雕华山风景图。王九畴书,崇祯癸未李□题。崇祯戊辰□文兴题。字迹模糊不清。
    另一华山诗碑在玉泉院前殿东山墙外镶嵌。此碑首身一体,通高1.97米,宽0.87米。碑文为李长春诗3首:《登华山》、《望华山》、《别华山》,楷体。碑身两边饰花卉蔓草纹,碑座已佚。张懋德、王光裕同立石、陆鹤书丹。碑虽残破,但文字尚清晰。
    米芾书第一山碑 位于玉泉院内前殿西侧。高2.13米,宽0.86米,厚0.21米,碑身长方形,无碑首,上刻米芾草书“第一山”,笔法粗壮有力,刻工精细。华阴董盛祚刻石。
    胡笠僧墓志 位于华山镇革命公墓院内东南隅。镶嵌在胡笠僧之墓的南花墙。志铭、志盖各一方,均为正方形。志盖为吴昌硕篆书,志铭为于右任撰文并书丹。记述胡笠僧之生卒、经历、功绩。碑文楷体,共39行,每行42字。民国十四年(1925)吉日立石。墓志基本完好,唯志文下部不清。
    刘允丞墓碑 位于华山镇革命公墓院内东北隅刘允丞墓前,有碑身,长2.02米,宽0.68米,冯玉祥将军撰文并书丹。记述刘允丞先生生平传略和其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隶书,共19行,每行63个字。
    刘允丞墓志 该志铭嵌于华山镇革命公墓院内东北隅刘允丞墓碑之背阴正中,志盖镶嵌在志铭对面的花墙中间。志铭、志盖各一方,志铭为长方形,志盖为正方形。墓志铭为张迷撰书,行草体,共35行,每行25字;志盖为丁维汾篆书,刻有;“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四月十八日。”
    孙文致刘允丞函碣 该函碣镶嵌于华山镇革命公墓东北隅刘允丞墓碑之背阴墙上。碣石为长方形,长0.92米,宽0.25米。函碣颂扬刘允丞先生对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和丰功伟绩。行草,共11行,每行13字,刻有“孙文致函”题名。
    刘允丞墓表 位于华山镇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内西南隅。碑为长方形,长2.34米,宽0.81米,厚0.24米。碑文共11行,每行60字,草体。下端刻写:“三原于右任撰并书,日照丁维汾篆额”。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华阴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华阴鸵鸟王生态园 华阴韩愈投书处 华阴玉泉院 华阴西岳庙
华山洞室----玉皇洞 华山洞室----水帘洞 华山洞室----陈抟洞
华阴宝莲灯城雕[图] 华阴西岳庙步行街(西岳庙仿古街 “云门池•晋柏”简
华阴市华阳川避暑休闲生态游景区 华阴万亩荷花园[图] 华阴云门池与晋柏(一柏一石一面
华阴老县城 华阴市四知书院 华阴市太华书院
华阴市仰华书院 华阴市云台书院 华阴市庄园别墅遗址
华阴市美食 更多
华阴市民间小吃:踅面
华阴市民间小吃:火锅子
华阴市民间小吃:踅 华阴市民间小吃:火
华阴市民间小吃:华 华阴水晶饼
华阴镜糕 华阴油条、豆浆
华阴擀面皮[图] 华阴菜疙瘩
华阴市民间小吃:馄 华阴豆腐脑
华阴市特产 更多
华山细辛[图]
华山灵芝[图]
华山细辛[图] 华阴皮影
华山精油 华山剑
招财貔貅 华山灵芝[图]
华阴剪纸 华阴刺绣
华山人参[图] 华阴华山神斧
推荐信息  
·商周青铜器:建国前出土商周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建国后出土商周青铜器
·墓志:杨绍程墓志
·墓志:李从曮夫人朱氏墓志
·墓志:杨礼暨继室羽氏合葬墓志
·墓志:徐明母周氏墓志
·墓志:元大亮墓志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师表》刻石
·众志成城小碑
·召伯甘棠图并记
·果亲王诗碑
·重修实相寺碑
·创修通玄观记
最新更新  
·华阴市馆藏文物
·华阴市革命遗迹
·华阴市文物管理 文物普查与发掘清理
·华阴市华山庙宇亭阁与遗址
·华山碑石
·华山石刻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文物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wenw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