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三连弧刃铜铍 三连弧刃铜铍系1985年7月1日佑圣宫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筒作扁圆状,两侧朝刃面起弧,形成对称的三连弧刃。刃面较宽,有中脊,断面呈菱形,器体长大厚重,光洁锋利,呈青白色。通长42.4厘米、中宽4.2厘米。铍是春秋战国时期适应战争需要把短剑安在长秘上的一种新式长兵器。此器为战国中期遗物。 一二、巴蜀式铜钺 巴蜀式铜钺系1987年力家乡黄桥村附近出土。同时出土二件。一件为红铜质,圆刃平肩式。钺身呈舌形,刃两侧上部内收略成平肩,与方长形銎相接,銎直贯钺身。无纹饰。长6.5厘米,刃宽7.5厘米,銎长3.3厘米、宽1.6厘米。一件为黄铜质,圆刃束腰式。钺身略呈斧形,长方形銎直贯钺身,銎部有二周凸棱。其一面棱上与銎口间有五条垂直的凸棱。长6.1厘米,刃宽4.7厘米,銎长2.2、宽1.8厘米。钺为古代兵器,具有权杖一类性质。此器为战国秦汉时期的巴蜀文化遗物。 一三、双翼铜镞 双翼铜镞系1981年渡口古墓群出土。镞为双翼形,中有棱,两翼分开,锋呈流线形,实心铤,铤残长3.2厘米。通长6.5厘米。镞即古代箭头。此器为汉代遗物。 一四、东汉铜尺 东汉铜尺系1980年1月18日小河北古墓群出土。长23.6厘米、宽2.3厘米、厚7厘米。保存完好。尺为度器。此器为东汉遗物。 一五、东汉铜龠、铜圭 东汉铜龠、铜圭系1984年11月20日小河北古墓群出土。形均似小勺。广口、小底,有长柄,柄末端呈一圆环。龠通长13.4厘米、高1.8厘米,内口径3.1厘米、内底径2.15厘米,实测约容10毫升。圭通长10.5厘米、高0.7厘米,内口径1.35厘米、内底径0.7厘米,实测约容0.5毫升。此二器为汉代七种量器(斛、斗、升、合、龠、撮、圭)中二种。为东汉遗物。 一六、弓背铜削 弓背铜削系1980年10月2日小河北古墓群出土。弓背,凹刃,半圆形环首。通长20厘米、刃部长11.3厘米、宽1.8—2.4厘米,削背厚0.65厘米,弧度约30度。削为古时刮物用的工具,又称“削形刀”。此器系汉代遗物。 一七、铜博山炉 铜博山炉系1978年郭家坡出土。由炉盖、炉身和底盘三部分组成。炉盖作连峰形,镂孔,峰面饰竖条纹。炉身有子母口,鼓腹,柄上部饰一圈草叶纹,柄下为喇叭形底座,座面饰四叶纹和曲线纹。底盘为折沿,浅腹,平底。通高11.2厘米,盖径5.8厘米、腹径6.5厘米、盘口径10.3厘米。博山炉系古代焚香用的器具。此器为汉代遗物。 一八、虎纹铜带钩 虎纹铜带钩系1983年11月佑圣宫一号汉墓出土。钩身为虎纹,通长10.3厘米、高3.2厘米。虎呈卧姿,颈有项饰。其身长6.6厘米。钩呈曲棒状,一端与项饰相接,由虎胸前左掌中伸出。虎外侧有圆纽,纽拄高0.3厘米,柱帽直径1.3厘米,厚0.1厘米。带钩为古代束在腰间皮带上的钩。此器为汉代遗物。 一九、铜三子钗 铜三子钗系1983年11月佐圣宫一号汉墓出土。此器为长条形薄铜片,两端作对称的三股叉状,其间镂空,缘边均镌有细线,线内遍布针刺状纹饰。长18.2厘米、宽5.2厘米、厚0.2厘米。墓主为男性,故推知此器为男性发饰。“三子钗”又名“三珠钗”,汉代崔瑗曾作《三珠钗箴》。 二○、铜鱼钩 铜鱼钩系1980年1月28日小河北雪茄烟厂一东汉墓中出土。钩略呈“”形,钩尖内侧有一倒刺,钩柄扁平,近柄端内屈下折,柄端略微凸起,呈锐角三角形,与钩尖相对。倒刺锋利,柄端尖锐。钩高2.9厘米、宽0.9厘米,钩柄宽0.12厘米、厚0.1厘米。钩尖至柄端通长5厘米。此鱼钩器形特殊,与日本名古屋大学渡边诚《中国古代的鱼钩》所列各种鱼钩形态均不相似。 二一、铜象棋子 铜象棋子系1986年8月20日烂滩沟宋代铜器窖藏出土。共三十二枚,系模制而成。棋子为圆片形,直径1.8厘米,厚0.2厘米,两面均为阳文正体,凡“将”二、“士”、“象”、“车”、“马”、“砲”各四,“卒”十。其中每种棋子半数填有朱色。当为北宋遗物。 二二、铜钲 铜钲系1985年7月1日佑圣宫一号战国楚墓出土。通高28.5厘米。钲身为扁圆形,口宽9.9厘米、壁厚0.7厘米、高16.4厘米。舞横阔7.4厘米、纵阔8.4厘米。钲内壁有四条棱脊。器系一次铸成,无合范痕迹。柄为八棱形,高12.1厘米,径2.5厘米,顶部一兽,兽肢间有孔,可系而持之。通体素面,保存完好。钲是古代行军用的乐器。此器为战国中期遗物。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