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代县城村落遗址 (1)老县城遗址。唐武德元年(618)县改名平利,八年(625)由石牛河口迁老县(原名古声口)建城,经过宋代,元代废县,百余年城址荒僻,明代复建。普查在老县乡吉阳村老县中学南100米处,于8万平方米面积中发现大量素面方砖,长43,宽22,厚10厘米。遗址北、西部保留残存城墙,高4米,宽3米,以青砖和土坯护砌,城墙总长约250余米。 (2)女娲庙遗址:女娲山,位于平利县城西15公里,主峰中皇山海拔983.2米。汉(中)白(河)公路穿越山巅,1979年7月建立以林为主的乡级政权。 《风俗通》载:“伏羲、女娲、神农是为三皇”;《路史》云:“女娲始治于中皇山,继兴于骊山之下,中皇山即今女娲山,有三台鼎峙,今建女娲庙”;又据乾隆《平利县志》记载:“女娲灭共工,乃立号女皇氏,治于中皇之原,谓女娲山”。 为颂扬女娲“炼石补天之功”,夏代在女娲山始建宝灵寺(后改为中皇庙、女娲庙),香火极盛,“登探者淑匿纷来,瞻礼者贤否沓至”。相传武则天巡视房州(今湖北房县)途经平利,投宿女娲庙,认一小僧为子。小僧死后葬于庙东侧,故称“太子坟”。 唐宋以来,女娲庙历经修茸扩建,尤其清乾隆元年(1736),由知县古沣主持重修后,拥有正殿四重、房屋百余间,是当时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誉为“名胜之方”。清人王惠民在《登女娲山》诗中写道:“径曲盘青蹬,峰高耸碧天,云深樵指路,涧落鸟窥泉、古寺筠捎雪,疏林树杪烟,因思炼补事,延伫万山巅”,描绘了女娲山的自然景色。 女娲山,得雪独早,故“中皇晴雪”为旧时平利八景之一。 女娲山具有独特的风光:每逢雨后天晴,清晨水蒸气上升,形成云雾,随光飘动,被称为“云海”,透过云海看红日东升,俨如海上日出。 此外,还有明清以来的古遗址多处,主要的已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