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山寺碑 桥镇乡北与志丹县交界处将台山赤壁崖上有“狮天洞”,洞外有“云山寺”。云山寺自左向右,有三洞,左洞内有石碑一通。 其碑文如下: 重修云山寺记 佛者释教之主,西方之人也。以慈悲为主,以清净为果,初现瑞于周朝,后感六罗于汉室,教主兴也。起自历代,传至我朝大明矣,斯道迄今,何代无有,何处无之。近为延安□□□□□□□地名古寨沟,山上有寨曰安家寨,山曰将台山。下有泉曰清凉泉。山中有岩曰赤壁岩,岩内有洞曰狮天洞,洞外有寺曰云山寺。自大元至正年间,逸民避世,于此所建古刹也。经历年久,以至陈消朽,基址颓败,垣墙荒芜,兔迹鹤踪,观者处埃,消减不以悲失。于是银川东诣道僧刘纯机,游适于斯,观其地势曰:“昂然巅峰秀丽,四山出出,绿木森森,前接悬崖吊壁,后通背后清泉,宛然一圣境之地,诚乃修真之所也”。师欣然投钵孟,以谓其施主郝君、连郑君、钊日君,捐其财资于此修葺耳,亦不善乎?于是郝郑公曰:“诺”。师以徒众,募以道缘,纠其砖石,以增以筑,日经日营,重建石洞一所。正塑东师七夫,傍绘八大菩萨、十二乐义,大将两厢获法迦兰。于其功迹非止一日,金辉饰翠,焕然一新。而不惟即此一方之香火,足以启后人之观瞻,使其善者,可以启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钊人之逸志,诚可钦可敬哉!予观刘师同郝君、郑君既善之如此,后夫果亦有不报应福寿者乎?于是功成镌石以记其师之善事。请予为文予,每思韩潞公,常意于净土张商英,亦善于夫事,以至于苏公、房相、裴君、吕仙数子之辈,亦皈于寂灭之教哉。予无诸公之才、数子之德,文钝字朴,孤陋寡闻,故且文焉哉。 时正德十六年孟冬望月吉旦,银川郡、脱进道、文子曹应奎择文并篆额,书文人洛川县张从道。 碑阴题记如下: 功德主保安县德化里信士男善人断连谨诚心造石碑一通,祈保平安,如意者矣。同室人陈氏、王氏、长男舍僧、次男保安修造圣像。 圆智性坚、□名、王都、审志雄,同室郝氏、郑聪、郑子虎。现堂桥氏,郑贠同室人石氏,男郑子伦。 清凉寺金像僧人常明、徒惠智、高孟书、赵风、郑斌、地主高林立禁白坐白增庭都。 石州丹青宗敬 李选、男李威。地主人贺四、贺孟青、贺孟理、贺孟的、贺孟紊、孙彦陵、高赴丙、李廷川、孙福理、武云紊、康孟阳、屈钺。洛川县杨景、会果、王德、王升、李红、王景书。 审忠、耶绿人刘顶修造石瑶,李道贤、圆喜、钱支仑、孙锐、郑俊、阎荣、男阎江、桥文义、刘限、登荣、刘堂、张道真。 大明永乐二年重修寨沟寺,地起安塞、保安。施主足全易义舍地,北至将台山条为,南至草垛山,东至圣人条,西至渠为界。 丹青,郭福、郭迁、李定、郝鸾、康孟阅、杨制。 二、护林通告碑 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的“松柏碑记”立于雨岔乡雨岔村东约2公里“灵掌寺”庙前。碑质青石,高191cm,宽72c,厚18cm,题篆文楷。 其碑文上部通告为 松柏碑记 延安府为禁约事,看得安塞县灵掌寺内松柏大树自唐宋以来栽培久矣。神依于树,岂宜砍伐。薄福不信者,忘义私用,灾祸不小,拟合禁约为此,仰本寺僧人知。自示之后,务要虔心看守,但有势豪人等,欲来采打,指名呈府,以凭重究施行,须知告示者。 右仰知悉 万历三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给 告示一正 下部为朱太候存杨记,即: 延安府万佛寺下院灵掌寺护法僧刘广生。 塞之西,古灵掌寺,距邑百里许,宋龙坊太守杨氏祖茔功德祠也。苍松劲柏,挺然凌霄;□□不生心,鸣呼!杨氏追祖,而延神居神面种树,用图不朽。以故王寺丞有记,张郡有记,□□所称,毋迁杨氏世代忠烈,辈袭仁孝,虽今昔异时,而懿德是好,历千载犹如一日。见祠□□若见□,蒙杨氏,况谁氏无祖,谁祖无莹。睹冢丘,当谓泰山,颓抚松揪,当谓乔木。□□□□感慨不遑,尚忍剪伐为哉。殆不可望于既亡人也。时上郡 朱太侯会少府余太侯,节府赵太侯曰:“杜公署塞事,有采杨团练茔木者,幸公勘明,护存□□□,以垂永久,许然下明禁,俾人心晓畅,祸福趋吉凶,移文曾县丞,桥勒碑谕众塞士庶。”□□相谓曰:“太侯治延,惠及民生,兹轸□荒丘,令异世长眠者叩恩地下,盍请跋禁巅之□□□盛大,人心久沉苦海,我太侯渡慈航而登觉跌,真无量功德也,余何容赘,啧啧然。”后谓曰:“□□不占□德,每□如势,果时更月□能保其皆太候之心,而人心为之永赖焉。鹤于是九顿拜,嘉薰之木操营,盍太侯□□□□西蜀富顺名公也。”家世种德昙花极品,存树者可以存杨氏也,杨氏之功德存,太候□□德,直与苍松比隆劲,□□圣所谓无上菩提,我太侯其旦暮之矣,是为记。 时万历三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安塞县上谷史秉明入学训导郭光绪典史胡敬 肤政巡检司巡抚温□□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