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1988年6月普查,宜川有古迹218处,其中古城堡9处。 丹州古城 亦名丹阳城。在现今牛家佃乡固州村,距今县城东北29里,东晋设三堡镇。西魏大统三年(537)置义川县,割鄜延2州地改设汾州,废帝二年(553)因与山西汾州同名又改为丹州。唐永微二年(651)将丹州城移于赤石川口。原址今无存。 义川古城 位于县城东北高柏乡郭下村,西魏大统三年(537),分永宁县地设立义川县及义川郡。北周大象元年(579)改名丹阳县,隋开皇三年(584)复名义川县,改属丹州,义宁元年(617)迁往丹州城(固州)。遗址现不清。根据出土砖瓦陶罐和群众反映,城址在今郭下村与下塬头村之间,原有五级塔1个,“文革”中被破坏无存。 云岩古城 距县城西北40公里,西魏大统十三年(547)置云岩县(因山形重叠如云而得名)兼设乐川郡。隋开皇三年(584)撤乐川郡县治迁到乐川郡旧城。大业元年(605)撤云岩县入汾川县。唐武德元年(618)义川县在旧城堡(今固州),复设云岩县,咸亨四年(673)迁到库利川,北宋熙宁七年(1075)降为镇并入宜川县,前后建置532年。 遗址现存城墙180米,宽3米,高5米,北靠山,南临河,东西通川道,城墙一半在山上一半在川道,夯层厚6~10厘米。高直径6厘米,城东石崖下有摩崖题刻“云岩叠翠”4字,为宜川八景之一。 汾川古城 今名汾川村,位于宜川县城东北90里,属阁楼乡。北魏太和八年(484)在薛河川设安平县。西魏大统十七年(551)改安平县为汾川县,迁到高树山南的茗多村。北周保定二年(562)又迁到库利川北的甚寒塬。隋大业十年(614)再迁到甘泉坊,唐武德元年(618)迁到今汾川村。北宋熙宁五年(1072)汾川县并入宜川县。《元和郡县志》载:“汾川县,西南至丹州七十里……黄河在县东十七里”。汾川村北地面有大量砖石、陶片。下汾川沟畔有一石片塔,实心、无级、高7米,村中有一古狮,高1.2米。 咸宁县古城 位于宜川县城西南寿峰乡境内。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在白水川设永宁县。西魏大统十三年(547)改称太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咸宁县。以界内有咸宁镇为名。唐景龙二年(708)迁到长松川(今寿峰涧头村)。五代后周撤销,宋初复设,属永兴军路。北宋熙宁五年(1072)撤销,并入宜川县。原址今无存。 宜川古城 宜川城池,自唐永徽二年(651)由丹阳川移丹州于赤石川口,自宋初改建县治,元丰年间,州守高议敬接修。 宋马唐民,阎使君祠堂后记(据吴志艺文)中记到:“丹州治旧在三堡原。唐高宗永徽二年(651)阎使君以治所地狭而峻,迁于丹阳川之口”。自唐永徽二年(651)至1994年,已有1343年的历史,城垣建筑也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县城已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所在地。 古城三面环水,有南川、西川两河混合于赤石川口(城东北)向东流入黄河。南靠七郎山,环山水筑有土身城墙。平均高10米,设有城门四座,上有城楼。城内历代建有县署,祠庙布满城廓,大街小巷14条,七郎山原建有石洞、达观楼各1座,今俱废。东临凤翅山,上有石台寺大佛阁,山岔唐咸宁忠武王浑瑊庙建在此。临河石壁刻有“凤翅晨烟”4字。为宜川八景之一。南临文峰山,上有砖塔,民国九年(1920)十一月初七晚地震毁。北有虎头山哞视县城。临河石崖刻有“虎头夜月”9字,为宜川八景之一。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