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秦晋分疆处,雄关古意多”,壶口至龙门的黄河峡谷段,两岸峭壁耸立,中有黄河天堑,为秦晋天然屏障,因此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为了固边,曾在沿线设有“总管府”、“慈马戍”、“司侯司”、“巡检司”等军政机构。清时,还在黄河东岸筑起长城,阻止西捻军过河。 据记载,历史上发生在壶口一带的军事活动主要有: 春秋时,晋国为了谋图关中平原,曾与河西黄龙山的狄人两次大战采桑(今壶口附近的小船窝)。 东晋时期,羌族首领姚襄,在黄河沿岸筑姚襄城(今河东南村坡),待机进犯关中。 南北朝末期,姚襄城为北周滩头阵地,阻止北齐西渡黄河。 隋开皇十三年(617),唐公李渊率军进壶口,“滨之民献舟者日益百数”,继而攻取长安。 南宋末年,蒙古军取坊州,越黄龙山由圪针滩渡黄河,从金人手中夺回隰州。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惠宗(顺帝)残余势力退出北京,为便于渡河西逃在壶口龙槽两岸凿石栽桩架设铁索桥,号称“黄河飞桥”,遗迹犹存。 明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起义军乘黄河结冰时,由壶口一带过“冰桥”,攻克山西吉县。 清末,转战陕北一带的西捻军,于同治五年(1866)由梁王张宗禹统率,在西龙王辿强渡黄河冰桥,越吕梁山,救援东捻军。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阎锡山在日军威逼下,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率残部由山西太原退至壶口东岸南村坡,和西岸桑柏村以及宜川秋林一带,并在原铁索桥址架设渡兵铁索桥。 残存至今的军事遗址主要有: 清长城。建于同治五年至十一年(1866~1872)清政府为堵截西捻军东渡黄河,保证京津安全,调淮军在黄河东岸筑长城。长城北起平渡关,南至禹门口,全长75公里,外墙高10米以上,顶面宽5米,上面设有炮台,并建有垛口、通道、堡门等。东龙王辿是当时中心指挥所所在地,驻有提督以下的指挥机关,兵3500人。 南村坡与马粪滩。南村坡位于壶口上游河东5公里处。马粪滩在南村坡下。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民党第二战区指挥部及山西省政府所在地,驻守长达5年之久。现留有石砌的“忠烈祠”、“乐千堂”等大型建筑和保存完好的石窑洞建筑群,望河亭及当时驻军的土窑洞数百孔。当时驻有2万多人。 石堡寨。位于壶口上游云岩河口处,三面临空,东侧岸崖壁立,可俯视黄河。据传为宋金时代所建,西捻军曾据此与清军相对峙。现有堡门、堡墙及石窑洞数十孔。 另外,河东岸的小船窝、蛤蟆滩等,过去都设置过驻军机构。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