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古生物化石 树化石 形成于第三纪上新世。1986年苗家沟出土。最大直径1米,质地为青岩石。平面上有完整小树1棵,叶、根痕迹清晰可辨。 鱼化石 第四纪更新世。1983年发现于县煤矿。质地煤炭,平面有鱼2尾,纹迹清晰。 小动物化石 更新世。1981年石台寺村出土,形似小鸟。 龙骨 1977年,乐堂堡乡政府对面水渠出土牙形龙骨,约形成于50万年前。 石器 石球 旧石器时代工具。1981年10月,袁家沟村出土。粗沙岩质地,椭圆形,高7.2厘米。 石斧 新石器时代。Ⅰ式:1981年10月出土于折家坪。质地石灰岩,器身扁平,刃呈弧形;8×5×3厘米。Ⅱ式:1981年10月赵家河村出土。质地墨石岩,长5.17厘米,宽2厘米,厚1.4厘米。小巧精致,光滑,系磨制而成。Ⅲ式:1983年李家崖村细腰关出土。质为石灰岩,梯形,双面刃呈弧形,刃因长期使用,磨损较圆。通体磨光,通长13.5厘米,刃宽7.5厘米,柄端宽4.2厘米,厚3.4厘米。Ⅱ、Ⅲ式均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石刀 新石器。Ⅰ式:1983年李家崖细腰关出土。梯形,背略宽于刃,刀背厚而圆。体横向呈弧形,中钻1孔,一角残。沙质岩,通体琢磨。背宽8.6厘米,刃宽6厘米。Ⅱ式:出土时间、地点、形制同前。豆绿色沙岩,通体磨光,中钻1孔。复原长8.6厘米,宽6.6厘米。省考古所存。 石凿 新石器。1983年细腰关出土。沙岩,双刃,形窄长,残长10.4厘米,刃宽4厘米。藏省考古所。 陶器 新旧石器时代 缸 旧石器。1981年石台寺村出土。高19厘米,口径26厘米。红质夹沙陶,平直沿,环底,直腹,通体饰鱼网纹。 尖底瓶 新石器。1981年石台寺村出土。高67厘米,口径16.2厘米。夹沙灰陶,侈口,溜肩,鼓腹,尖底,通体饰绳纹。陕西省博物馆代藏。 圆底罐 新石器。清涧出土,时间不详。高10.3厘米,口径7.7厘米。细沙泥质灰陶,侈口,短颈,鼓腹,圆底,通底饰细绳纹。 堆纹陶鬲 新石器。吕家山出土。藏于榆林地区文管会。 商周 罍商。1981年师家园则村出土。高26厘米,口径11.5厘米。侈口,短颈,深腹,通体饰纹。 鼎商。1981年师家园则村出土。高8.4厘米,口径18厘米。泥质灰陶,卷沿,双耳,深腹,兽蹄3足,通体饰篮纹。 釜 商代晚期。1981年袁家沟村出土。高14.5厘米,口径17.5厘米。反唇卷沿,短颈,溜肩,双耳。泥质灰陶,通体饰绳纹。 壶 商晚。1981年石台寺村出土。高22.5厘米,口径10.5厘米。泥质灰陶,侈口,长颈,颈饰网纹,腹饰绳纹。 豆 西周。本县出土,时间不详。高14.2厘米,口径16.7厘米。泥质夹沙灰陶,高足盘状,锁口,弧腹,柱状足。 鬲 战国。Ⅰ式:1983年李家崖细腰关出土。高19.5厘米,口径18厘米。侈口,折颈。3个乳状袋足,高分档,短实足根。夹沙灰陶。通体饰绳纹,口沿和颈下饰1周指甲纹。藏于省考古所。Ⅱ式:1981年上七里湾村出土。高30厘米,口径22厘米。夹沙灰陶,侈口,折颈,实心乳状袋足,高分档,通体饰粗绳纹。Ⅲ式:1981年袁家沟出土。高20厘米,口径13厘米。夹沙灰陶质,卷沿,深腹,实心乳状袋短3足,通体饰绳纹。 鸭蛋壶 战国。1981年师家园则村出土。泥质灰陶。高27厘米,口径12厘米。器身椭圆形,宽口沿,颈饰弦纹,高圈足。 秦汉 瓶秦。1981年石台寺村出土。高18厘米,口径15厘米,泥质红陶。 钟(锺) 秦。1981年师家园则村出土。高30厘米,口径15厘米。侈口,圆深腹,圈足,腹饰兽头双耳,中有弦纹3道。泥质夹沙灰陶。 双耳酒杯 汉。本县出土,时不详。高37厘米,口径12.6厘米。泥质灰陶,双耳,浅底,椭圆形。 小勺 汉。本县出土,时无考。高4厘米,长12厘米。泥质灰陶。圆口,长弯柄,通体素面。 甑 汉代食器。境内出土,时不详。高7.3厘米,口径20厘米。泥质灰陶,碗状,底部有小蒸气眼,宽平口沿,底圈足。 陶仓 汉。1981年上七里湾村出土。通高29厘米,顶径7.5厘米,底部14.7厘米。通体棕红色,仓腹有一长孔。泥质红陶。 博山炉 东汉明器。1981年上七里湾村出土。白灰陶,高20厘米,盖为尖顶,饰叶纹,通体用三彩釉雕饰。 陶灶 汉代明器。1983年二郎山乡李家坬出土。高11厘米,通长24厘米,泥质灰陶。器身为不规则三角形,灶门开于最宽侧,表面有3个圆形灶座,一大两小。大为甑,小为锅。 双人盖 东汉。1981年上七里湾村出土。高7厘米,长11厘米。泥质红陶,整体釉彩雕塑,双人娱乐,人物线条流畅,表情逼真。釉上彩剥落严重。 鼎 汉代明器。1981年上七里湾村出土。高9.5厘米,口径11厘米。泥质灰陶。双耳,3足,腹饰弦带纹。 骨器 卜骨 商。标本2件。1982年李家崖村细腰关出土。通体为不规则长方形,用动物肩胛骨所作。中有圆形钻孔。藏省考古所。 骨锥 商。1982年细腰关出土。标本2件,一件用动物骨骼破成两半磨制而成,长10厘米,宽1.3厘米。另一件用骨片磨制而成,正中有一小凹槽,残长8厘米,上宽0.7厘米。 骨笄 商代妇女装饰品。1982年细腰关出土。长6厘米。表面为三角形。 贝片商代妇女装饰品。1986年子长马家砭村出土。直径最大46厘米,最小4.3厘米。正面光滑明亮。背面有两个小孔。 骨刀 西周。1985年李家塔村出土。长9.9厘米,宽5.4厘米。梯形,中有1孔,刀背平面,刃3面锋利。正面有骨条纹,反面稍深凹。 骨角 时代未定。1987年清涧公安局收集。长8厘米,口径2.5厘米。通体为三角形,中有1孔。似动物头角器。 青铜器 商周·春秋战国 龟鱼纹盘 商代中晚期水器,一级文物。Ⅰ式:1964年春张家坬村出土。高17.6厘米,口径42厘米,腹深10厘米,重4.5千克。高圈足上有3个十字镂孔,腹外壁饰带状云雷纹1周,内底中心铸1龟,内壁有游鱼3尾。为陕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精品之一。Ⅱ式: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高18厘米,口径43厘米,腹深10厘米,重5.6千克。圈足上有3个长方形镂孔,腹外壁饰弦纹3道。腹内正中铸1龟,内壁有游鱼3尾。现藏绥德县博物馆。Ⅲ式:1982年寺墕里村出土。高19厘米,口径49.5厘米,腹深12厘米,重9千克。口沿宽平,高圈足。上有3个长方形镂孔,腹外壁饰带状云雷纹;内底铸1龟,内壁铸3鱼。 直线纹簋 商代晚期食器,一级文物。1964年张家坬村出土。高26厘米,口径33.5厘米,腹深16厘米,重4.5千克。侈口,高圈足,深腹,腹外饰直线纹,足外饰联珠带状纹1周。造型和饰纹在商代青铜器中别具一格。 乳钉纹簋 商晚食器。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通高15.1厘米,口径22.6厘米,腹深12.5厘米。侈口,深腹。通体以细云纹为地,腹外壁饰乳钉纹、云雷纹。圈足有3个小方孔,饰饕餮纹。绥德博物馆存。 簋 商晚食器,一级。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通高14.5厘米,口径20.1厘米,腹深10.9厘米。侈口,牛首双耳,鼓腹。腹饰乳钉纹、夔纹、蝉纹,圈足饰夔纹。底铸一“”(),当为作器者的族徽。绥德博物馆收藏。 弦纹罍 商晚酒器,一级。1964年张家坬村出土。通高34.3厘米,口径12厘米,腹深34厘米,重6.75千克。直口,平底,耳呈屈舌兽首形。下腹饰兽首鋬,颈及肩部饰弦纹2道。省博物馆代藏。 饕餮纹尊 商代中期酒器,一级。1964年张家坬村出土。通高20厘米,口径23厘米,腹深16厘米,重3千克。肩饰兽首3具,兽首间配饰夔龙。腹饰饕餮纹,两旁附鸟,圈足上有3个方形镂孔,其间各饰饕餮纹1组。通体以细云纹填地,雕刻精细。 饕餮纹觚 商晚酒器,一级。1964年张家坬村出土。高23厘米,口径13.8厘米,腹深15.1厘米,重0.85千克。喇叭口,细腰,腹饰细云纹组成的饕餮纹,圈足饰目雷纹。 目雷纹觚 商晚酒器。Ⅰ式: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高26.4厘米,口径15.3厘米,腹深16.8厘米,重0.8千克。圈足上有长方形镂孔1对,圈足及腹部均饰以细线目雷纹。存绥德博物馆。Ⅱ式:出土时间、地点及形制、纹饰、藏地同Ⅰ。高25.8厘米,口径14.7厘米,腹深17.3厘米,重0.95千克。 勾连雷纹瓿 商晚酒器,一级。1964年张家坬村出土。高24.5厘米,口径24厘米,腹深19.5厘米,重5.7千克。直口,圆肩,圈足有3个方形镂孔。纹饰细密,颈部为弦纹,肩饰夔纹,腹部为联珠纹镶边的勾连雷纹,圈足饰云纹。 饕餮纹瓿 商中酒器。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高24.6厘米,口径21.5厘米,腹深20.3厘米,重6.2千克。侈口卷沿,圈足有3个长方形镂孔。通体花纹分为4组,颈上弦纹2道,肩饰细云纹为地的夔龙纹,腹饰细云纹为地的饕餮纹,圈足饰云纹。存绥德博物馆。 联珠目雷纹鼎 商晚烹饪器。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通高19.5厘米,口径16厘米,腹深8.2厘米,重1.6千克。侈口,方唇外折,直耳,高柱3足,口下饰联珠纹镶边的三角目雷纹。存绥德博物馆。 饕餮纹鼎 商晚烹饪器。Ⅰ式: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通高18.5厘米,口径15.8厘米,腹深10.1厘米,重1.3千克。平沿外折,口下饰以夔龙组成的饕餮纹,且以细云纹填地。藏地同前。Ⅱ式:商中烹饪器,一级。1983年寨沟村出土。通高18.3厘米,口径18厘米,重2.4千克。敞口平沿,方唇立耳,圆柱形足。口下有1周饕餮纹。 弦纹鼎 战国楚鼎。1983年子长马家砭村出土。高16.5厘米,口径15厘米,重2.5千克。剑口,圆腹,附耳,蹄足细高;有盖,盖顶有3圆圈。腹部及盖上均有1道弦纹;口沿下有金文体铭文,为“□易大□□□”,“王后左相室九□”。 弦纹甗 商晚烹饪器。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高49.6厘米,口径28.5厘米,腹深29厘米,重11千克。侈沿,柱足,立耳。柱足上饰象首纹,颈饰弦纹3道。藏绥德博物馆。 饕餮纹壶 商晚酒器,一级。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高34.7厘米,口径17.3厘米,腹深30厘米,重5.5千克。椭圆形,圈足上有长方镂孔1对,双兽首贯耳。颈饰云雷纹为地的饕餮纹,圈足饕餮纹以云纹组成。存地如上。 乳钉纹壶 商晚酒器,一级。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高18.8厘米,口径8.5厘米,腹深16厘米,重1.3千克。长颈,侈口,双耳附于长颈下部。通体饰花纹4组,颈上弦纹3道,肩部为细云纹为地的夔龙纹,腹饰斜方格乳钉纹,圈足侧系粗线云纹。藏地同前。 羊首勺 商晚匈奴器具,一级。1977年解家沟村出土。长17.5厘米,勺径9.5厘米,深4.8厘米,重0.5千克。柄端有一羊首,羊角特大,双目圆睁,作张口嘶叫状。柄体正中有一长方形镂孔,孔前后有1犬(亦说鹿)1虎。犬两耳直竖,双目前视,十分机警;虎张口,作捕攫状。其构思奇特,制作精良。存地如上。 蛇首剑 商。1982年寺墕里村出土。长32.3厘米,刃宽2.5厘米,重0.2千克。剑身扁长,中有脊,前锋无尖,呈羊舌状。柄端为蛇头,蛇舌可左右活动。 戈 商。1985年李家塔村出土。长21厘米,宽6.8厘米,重0.3千克。戈刃两边锋利,中有脊,柄端有穿孔。 钺 1985年李家塔村出土。长17厘米,宽7.3厘米,重0.4千克。钺刃椭圆,柄有穿孔,梯形。 戚 商。1983年寺墕里村出土。长17厘米,宽9厘米,重0.45千克。柄中有两孔。 锛 本县出土。长10厘米,宽6.5厘米,重0.4千克。通体饰弦纹6道,上宽下窄。 凿 本县出土。长12厘米,宽3厘米,重0.15千克。梯形,正面饰弦纹2道。 镞 商代兵器。1982年寺墕里村出土。长7.3厘米,宽3.2厘米,重0.1千克。均3锋两刃,短剑,中起脊。共6件。 带钩 商。1981年二郎山村出土。长14厘米,重0.1千克。中间有1脊,长形。 编钟 春秋乐器。Ⅰ式:1982年南山里村(今属解家沟镇)出土。高10厘米,口径11.4厘米,重0.1千克。Ⅱ式:本县出土。高5.8厘米,口径6.8厘米,重0.1千克。扁形,外饰鱼网纹。 单耳杯 周代酒器。本县出土。高5厘米,口径10.4厘米,重0.1千克。侈口,单耳,平底,无纹饰。 秦汉·唐 带柄三足壶 秦代。本县出土。高11.7厘米,口径7厘米,重0.9千克。直口,方唇,腹中饰一小嘴,嘴下饰弦纹两道,短兽3足。 博山炉 汉代用具。1983年老柳卜村出土。高17.5厘米,口径8厘米,重1.1千克。山形镂孔,圆底座,蛇首柄。 釜 汉代灶具。1983年南山里村(今属解家沟镇)出土。高13.5厘米,口径13.5厘米,重1.15千克。反唇,溜肩饰双耳,圆底。 龟形灶 汉代明器。境内出土。高13.8厘米,长7厘米,重1.25千克。灶底为4兽,灶面有三銎锅口,烟洞龟尾状。 甑 汉代明器,境内出土。高6.3厘米,直径15.2厘米,重0.2千克。中饰双耳铜环,底有蒸气小孔数眼,上有倒扣碗盖,盖中亦有双耳1对。 小钫 汉代酒器。1983年贺家岔村出土。高16.5厘米,口径6厘米,重0.4千克。方口,溜肩,腹饰龙首双耳,圈足。 蒜头壶 汉代酒器。本县出土。高41厘米,口径3.7厘米,重2.5千克。圆腹,长颈,高圈足。 龟印 汉。1985年秀延镇老坟湾出土。通高1.5厘米。纽呈龟形,四方形,印文“邯郸循印”4字。 规矩镜 汉。1984年南武家沟村出土。外径12.1厘米,厚0.35厘米,重0.7千克。背有对称四乳钉,半圆形纽。 双鱼铜镜 唐。1983年老柳卜村出土。外径7.3厘米,厚0.3厘米,重0.1千克。镜有游鱼2尾,纽呈半圆形。 铜佛 唐。通高41厘米,重7.25千克。盘坐于莲花台上,结跏趺坐式,右趾押左股,右手押左手,袒胸披袈,服装为褒衣博带式,胸正中铸一“”字,头顶饰高内髻和螺髻,面相半圆、适中,双眼向下,棱角分明,线条清晰。 铁器·金器·银器 铁铧 秦汉。Ⅰ式:1984年高杰村出土。高14厘米,长37.8厘米,最宽38厘米,重8.25千克。铧体为V形,三角空腹,中有1小孔。Ⅱ式:出土时地同上。高13厘米,长25厘米,最宽30厘米,重2.25千克。器形基本如前。 铁剑 清。长63厘米,宽3厘米,重1.5千克。 金首饰 商。一级文物。1982年寺墕里村出土。出土6件,收藏2件。全长3.5厘米,重0.3克。云雷纹状耳环,下垫缀一绿玉石珠。 金耳环 清。1985年左家山村出土。长1.8厘米,重1克。圆形,有翡翠玉坠。 银头带 清代装饰品。1981年高杰村出土。重0.15千克。饰蝶恋花图案,做工精细。 玉器·瓷器 玉斧 清代器物。梯形,长6厘米,宽2厘米,深绿色。 玉镜 清。1981年石台寺村出土。圆形,直径6.7厘米。铜底镶边,浅绿色。 玉带钩 清代装饰品。本县出土,时间不详。长6厘米,宽2.4厘米,饰兽面花纹。 三系侈口瓷瓶 唐。1987年子长马家砭乡出土。通高21厘米,口径7厘米。短颈,圆腹,圆底,腹部刻“上八仙”3字,通体着酱色釉。 提花盘 宋耀州窑瓷,一级。1981年高杰村出土。高7.2厘米,口径34.5厘米。花瓣形,每瓣内模印提花1朵。釉下彩为豆绿色。省博物馆代藏。 罐 宋。1981年刘张家山村出土。高33厘米,口径7厘米。黑釉,腹饰浮雕蔓草纹图案,溜肩,深腹,平底。 罐 宋。1981年西惠家园则村出土。高29厘米,口径4.3厘米。酱釉色,腹饰浮雕蔓草纹图案,溜肩,圆腹,平底,上不施釉。 汤碗 宋。高4.2厘米,直径17.8厘米。侈口,高圈足,内外酱釉色。 荷花瓷枕 宋定窑所产。1983年陈家沟村出土。长40厘米,宽17厘米,高10厘米。体呈簸箕形,两边高,中间略低,微有坡度,枕后有1厘米小孔。胎质为白灰陶,釉呈深绿色。省博物馆代藏。 八瓣白瓷高足托盘 宋定窑瓷。1981年清涧东区出土。通高8.5厘米,托径15.5厘米,口径7.4厘米,杯高4.1厘米,深7.8厘米,足高3厘米,足径6厘米。盘由6条凸棱分成6瓣,呈荷叶形。盘底中心有一圆洞,径3.5厘米,与高足相通;高足中空,底为低圈足,底中心施釉;通体有不明显弦纹,施白色釉,胎较薄。 翻沿刻花黑釉瓷瓶 宋磁州窑瓷。1981年李家坬(今属店则沟乡)出土。高30.2厘米,口径7厘米,腹围53.5厘米,足径7厘米,足高1.1厘米。翻沿,细颈,溜肩,下腹鼓,底圈足。颈至下腹有4道双弦纹,1~2道之间刻鱼头纹;2~3道间为缠枝蔓草纹;3~4道间有钩连纹。颈及腹底为黑釉素面、减地刻花。 冰裂纹小瓶 宋。高5厘米,口径3厘米,腹深4厘米。通体为冰裂纹,侈口、圆腹,底圈足,内外呈豆青色。 冰裂纹瓶 宋龙泉窑出品。高15厘米,口径3.5厘米。口径饰兽头双耳,底圈足;通体为青釉冰裂纹,高圈足。 高足杯 宋磁州窑瓷。高8.7厘米,口径11厘米。侈口,平底,高足,足底喇叭形。通体饰青白釉。 瓷娃枕 元。采珠山村出土。长30厘米,高24.5厘米,枕面宽16厘米,通体为一幼童双腿弓曲,双手托头,半跪半卧。用浅塑浮雕合成整体,枕饰釉下彩。青釉呈乳黄色,黑釉绘人物线条及貌像。 蛤蟆砚水钵 明。长20厘米,高10厘米。通体黑釉白点,呈青蛙形,造型奇特,美观大方。 货币 中国货币 商周 1986年子长马家砭村出土贝币,直径最大2.3厘米,最小1.2厘米。椭圆形,背中间分割成两半,边有碎齿2道。 春秋战国 有北屈、平阳、中都、宅阳等4种。 秦汉 有半两、五铢、错刀(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大布黄千、货布、货泉、布泉等9种。其中货布最多,计8854枚。 唐宋·辽 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景祐元宝、至和元宝、嘉祐元宝、嘉祐通宝、皇宋通宝、治平元宝、熙宁元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绍圣元宝、崇宁重宝、崇宁通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圣宋元宝、建炎通宝和太平通宝等28种。 明清 有崇祯通宝、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大清铜元、宣统铜元等12种,其中乾隆通宝最多。 此外,尚有非货币性的辟邪钱、三孔辟邪钱等。 外国货币 有日本宽永通宝、光中通宝和越南景兴通宝3种。 书籍·族谱 《清涧县志》 清顺治十八年(1661)刻本,线装。全1册,有残破。规格:23.5×14.8厘米。1983年在石台寺村征集,藏清涧县志办公室。 《清涧县志》 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线装。共4册,已残破。规格:26×16厘米。存于清涧县档案馆。 《慭斋存稿》 清康熙八年(1669)昌言馆刻本。全书4卷,线装。1、2卷藏陕西省图书馆,县志办存有复制本。 《松盟稿》 清白寿宸诗文集。第2卷1981年9月在高杰村征集。规格:26.5×15.7厘米,线装,抄本。 《清涧县白草一里又九甲白氏族谱》 1923年抄本,共6册。规格22.5×13.7厘米。创修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1985年县志办公室在郝家河村征集。 圣旨 1982年,在牛家湾村征集崇祯圣旨4道。Ⅰ为崇祯元年(1628)明思宗封郝名宦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妻刘氏为淑人,Ⅱ为十二年(1639)封郝允曜为文林郎、妻刘氏为孺人,Ⅲ为同年封郝五云为文林郎、妻刘氏为孺人,Ⅳ为翌年追赠郝名宦为南京兵部尚书。圣旨均为丝绸质地,红黄绿褐白5色提花。圣文用毛笔正楷书写;玉玺正方形,红色篆体。Ⅰ为3.2×0.3米,其余长为其1/2不等。 服饰 合欢 明。质地丝绸。提花玉白色,黑花边。长96厘米,胸围75厘米。 走裙 清。质地丝绸。黑丝提花。长72厘米,腰围93厘米。 披肩 清。质地丝绸。肩长30厘米。四出花瓣形,前后各带两枚玉环,透明洁白。四边垂吊紫色小穗。为清代装饰品。 挽袖 清。质地丝绸。90×19厘米。白底,彩绣山水人物图,形象逼真。 小脚鞋 清代女鞋。1981年高杰村征集。丝绸鞋面,高跟,样式别致。 裤带 清代男子装饰品。质地丝绸。长59厘米,宽4.5厘米。绿底色,彩绣。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