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文物首页 | 西安文物 | 宝鸡文物 | 咸阳文物 | 铜川文物 | 渭南文物 | 延安文物 | 榆林文物 | 汉中文物 | 安康文物 | 商洛文物 | 杨凌文物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府谷县文物大全 > 折可适墓志铭

折可适墓志铭

字号:   2012-6-24 22:20:4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折渭州即折可适,因其曾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知渭州(甘肃平凉),故名。此志文录自《姑溪居士后集》卷二十,乃李之仪撰。之仪字端叔,沧州无棣人,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中举进士,历枢密院编修官,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工尺牍,为轼所称道,以为得发遣三昧。
    墓 志 铭
    淮康军节度使、蔡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持节蔡州诸军事、蔡州刺史、泾原路经略安抚
    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兼知渭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西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四百户食
    实封四百户、上柱国折公墓志铭。
    夏人自元昊以后,服叛不常,虽朝廷务为优容,然疆场未尝弛备,熙宁初出师鄜延,方
    时公年十六七,已能从军斩获,至四十余年,每一日不在兵间,每战必克,屡立奇功,恩威
    并行,诸将无复居其右。故能被遇上主,秉旄仗钺,专制一路。既去复来,迄终于位。兵民
    怀之如父母,朝廷倚之如长城,信一时之豪也。
    公讳可适,字遵正,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世以材武长雄一方,遂为代北著姓。后
    徙河西,有号太山公者,因其所居,人争附之。李克用为晋王,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隶帐
    下。凡力所不能制者,屡命统之,而能辑睦招聚,横捍西北二虏,封上柱国,以其地为府谷
    镇,又以为县、为节州、为节镇。更五代,皆许之相传袭。某某次,至御乡,入本朝尤为太祖
    皇帝所信任,数下诏书奖慰,赐赍不赀。是生郑国公从阮,生礼宾副使德源,德源生讳惟
    让,赠左清道率府副率,则公之曾祖也。祖讳继长,内殿承制阁门祗侯,左千中卫上将军。
    考讳克俊,文恩副使,赠左领军卫上将军。
    公生数岁,尤羸弱,几不能胜衣,独千牛识之曰:“奇儿也,后未易量。”已而果耸拔绝
    类,沉厚有智略,敏决而断,以功名为己任,驰射超轶,殆不习而能。
    郭逵率鄜延,见公而叹曰:“真将种也。”遂荐之,试其艺于廷中,补披带班殿侍,就充鄜延路经略司准各差使。种谔出塞,遇敌于马户川,贼有以年易公者,公索与斗,即斩获其首,获其所乘马,进葭芦川,辄大俘获,遂有名行阵间。
    朝廷既城绥德,夏人遣其亲信杨己良者,分画地界,经略司命领军就收其要领,而以公从行。公语其间,共反复,屡折之,己良至不敢仰视。立界堠筑中山堡而归,既以领军治绥德,而留公为之助,新造之区,营置多目,地压贼境,所举非一朝一夕。事凡巨细,公必参议而后定,至今不能攻易。领军捐馆舍,乃出仕为乌波川堡把截,旧用汉番捉生户更戍,然有力者家居而自使,贫乏者长上而无粮,公曰:弊难遽革,姑今居者月输以为响上者,两以为便,辟安南安抚司舟兵队将,勒所部过溪河,肃然秋毫不敢犯,以便亲求为滋州永宁关。
    元丰五年,鄜延进讨辟副军,期为五队将战三角岭,收复米脂城,获级为多,间自安定堡,折运粮草,以赴军前,贼邀我于蒲桃山,公独出击败之。东兵久不得食,数千人(聚)于卢堤门,或曰:“掩杀可有功。”公曰:“饥不任役,而苟为逃避者,非叛也”。单马就诘,辄彀相向,公曰:“尔辈为何而至是,得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于异域之鬼耶!”遽回所向而喏,或至流涕曰:“得公一言,遂再生矣!”公各遣归所隶,迁第一部将。
    从讨金汤、白豹,战六掌平,下葭芦,入义合,皆先登斩级,辟环州洪德寨主。权第二副将,破讹子野鸡塞。先是,平远塞番兵多逃匿,及已胜兵而未系籍,公钩索而籍之,得八百余人骑,自是无敢蔽隐,迁第三将。破曲律六掌平,又破安州川,改第七将,夏人将并兵入寇,公先知其守烽人姓名,乃给为界外默烽首领,就以所得姓名呼出而尽斩之,烽不传,因卷甲倍道,大破尾下硙,斩获万计。回过柽杨沟,遽下令:“第三沟下营。”皆曰:“日方午,到汉界犹三百里,不即归可无后虑耶?”公笑而不答,复选兵临沟持满,又分劲骑据山西。贼果蹑吾后,与选兵遇,而山西骑乘之,腹背受敌,遂□之。贼既衄,乃大举而来,公所提兵才八千,自后楼铺逢游骑,转战至马岭,公度贼未能深入,乃取他路趋洪德,邀其归路,分遣二十骑屯肃达,入洪德川,公设伏以待。伏发,贼前军乱,后兵为肃达所制,几匹马只轮不得返,伪国母窬山而遁,众相蹂践,赴崖洞死者不可胜计。辎重尽弃,虽惟帐首饰之类,我皆得之。夏人之败,莫此为甚。进环庆兵马都监,时元佑六年也。移泾原第三将,擢知宁州,改岷州兼安抚,又改镇戍军,与帅臣议不合,朝廷是公。初到而未也,亟屯罗山,以觇我兵,以麾下兵大败之。由是累前后实功,积官至皇城使,成州防御使,复知镇戍军。
    绍圣二年,以公知简州,兼安抚。时已未冬,诏促公行,须河冻到官,将委公以事。未几,章筑帅泾原,请筑石门峡好水川,而谓其地当镇戍之冲,非公不能佐己以成其事,乃请公镇戍,章再上而后可。诏以熙河、秦凤、环庆三路兵,会泾原之师,无虑三十万,而听命于楶。近时出师之盛,未有其比。楶以总管王文振为统制,而以公为前军而副之。命曰:“追贼不得过一百里。”又曰:“事或警急,势难禀议,听行而后报。”前军伏路途重而求援于公,公即禀于文振,文振曰:“好”。又恐一军不足以蓄其锐,再约文振发熙河兵,熙河兵骄而贪功,主将不能制。即报曰:“已发二千矣。”偶失道,尽赴坑谷死。文振擢,为自全计,辄讳其好,而劾公以擅兴违节制。楶得所劾,即下公吏。奏到,宰相亦其惜熙河之失,乃归罪于公而请行军法。上曰:“彼方治,俟案到未晚也。”案上而公追贼才四十里余,又得报且后行。宰相恚曰:“诞也,请从京师遣官以治。”上难之,争不已,即以复审为名,实则再治也。既而不移前治,犹卒降公十三官而罢筑,请留公以收后劾力,以公权第十三将,守荡羌寨。贼兵出没葫芦川,公曰:“此去在平夏城也。”日作筑享将士,使之不疑,夜出劲兵挠之,凡十余日,贼遁去。
    时贼中号统军嵬名阿理,及监军味勤都通,皆西界用事桀黠首领也,朝廷密诏公图之。邂逅以牧放为名,会境上,其意则瞰我乘间也。公既知,即请出兵,以所部兵分两路,衔枚以趋,用夜半叩其窠穴,围匝,二酋始大惊曰:“天兵何自来?”又问曰:“将之者谁?”曰:“折安抚。”曰:“我父也,幸免我死。”公即以上恩慰谕,俘其家族部凡三千余人,皆许以不死。薄所得约十万余计。哲宗特御前受俘,百官称贺,即日遣中使赐公袍带兵器,及以内库白银衣币为籍,拜公西上阁门使,洛州防御使,泾原路兵马钤辖。继以赏不称公,再迁东上阁门使。其所得地,即天都山,也有诏就委公经理。
    公以接连一带秋苇川、南牟会,地适熙河,秦凤形胜相控制,皆贼牧界要害处,若不乘利势据之,异时不能无患。遂以秋苇为寨,南牟为州,诏以寨名临羌,州名南安,而以公知州事偕安抚使。在治七年,止以所得部族丁壮为用,人人皆效死力,以捍边面,累迁引进客省使,正为和州防御使,进明州观察使,为泾原路副使、都总管。
    崇宁三年,钟傅将师泾原,以万人出巡,贼出平夏州,围镇戎,分兵掠山外,傅不得归。公以轻骑寻朱龙胜界,随贼所向,而先夺其险。贼意初欲扼石佛峡,以制官军,而纵兵大掠,闻公之出也,乃不复逞。既而至银冶关,而公适屯兵瓦宁寨,遂一夕而遁,适上以傅奏不通,密以手诏问公,而命公访傅所在,仍许便宜行事。诏到而贼已遁,公条上其略,上览奏嗟赏,傅又请以本路兵直据灵州徐堡寨,以接声援。上召公入觐,将命议,未行而环庆请乘西贼,无功而归,气沮疲乏之余,际尾击之。诏以泾原之师,会于灵州川,帅司委选轻骑以往,然报到后时,公取捷径由葫芦川广独孤澜漫抵岱岭,掠灵州川,贼携老幼趋灵州,时已半夜,火明如昼,门不得闭,城内外大扰,往往坠濠堑相枕籍而死,明日俘获甚众,牛马骆驼,蔽川而下,环庆失约,我军势孤,不可以留,命裨将当前,公以精骑为殿而还。贼果见袭,公令少息,食而后行,分兵迎战,贼又以数百骑捣我于两胁间,以邀中军。公亲率兵,出其不意,贼果不利,将依山自保,官军掩其后,得脱者才数十骑,俘斩几千人,而首领居三分之一。
    上即诏公入觐,既见,上慰谕甚数,乃以傅出请质于公,公曰:“傅知其一,不知其二,得之则易,守之则艰,若不先夺其地,弱其势,藩篱完固,馈运可以相接,而后图之,未见其可”。上曰:“卿之言是也。遂进公武安军节度使,观察留后,为步军都虞侯,赐赍有加。他日再力陈开垦广土,进筑要害之利,上皆嘉纳。俄促公还,以总其事,寻有旨先城萧关,既与傅议不同,而凡所报应,无不铻,夏人知之,稍点集为备。傅议申前议,而同令未可筑,公执不可,傅遣其辟客数辈强公,公曰:“国事也,帅臣将佐,义均一体,荀情不通,则不无胶柱。顷自冒矢石,是等事皆在所志,其知势有先后,设不审计,则噬脐何及?”尤欲如师司所议,未见其便。傅杜公不可回,乃从萧关之役,终快反复,而诸将皆观望,傅亟云:“贼且至,不可不击。”帅司檄公曰:“不管不击,意将冒此以神其灵武之请?”经以他将统兵,兼昼夜出,贼党遽袭其后,所得不补其失。傅沮,反劾公为专,辄故败我事,乃罢公管军,仍令条具以报,公以所得傅节制状上之,朝廷悟,即还公旧物,而上益知公为可委寄也,乃以公为泾原路泾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知渭州。
    公谓减泊□、磨多隘、朱龙、鸟鸡、三岔、减井子,皆藩篱之要也,遂筑五寨以控之,自是边面呈阔远,而如在一堂之上矣。又展西安州,增置定戎寨、,广平夏贼为怀德安兴定戍盐池,岁得盐七十万石,从始事至成功,未尝调发,而民间不知其役,辄更叹骇曰:“是何神耶?”两被手诏褒谕,有更其无忧,用副予怀之语。在镇三年,拜淮康军节度使。又二年,公以守边分事已就序,将求解罢少休与安逸,未及请,而转运使有以边面既开拓,粮饷不能无缺绝,请于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处,分置五百万粮草仓场。公以所费大,难之曰:“如不得已,止可用旧舍屋为用,而平夏通峡,相距无二十里,可省其一。”俄有诏罢转运使,又借帅司系籍车户为运,又欲以十万解助熙河之计,而以泾原随军中驴骆驼致之。公不从,叠是数端,故造为可虚之谤以申公,于是召公还朝,除佑神观使。既而所造皆证,上疑遂解,寻命公对,拊谕委曲,公泣曰:“臣老以守边为状,致烦物议,以惑上听,赖陛下终始保全,万死何以报?”上无一语自辩,特赐钱三百万,为京师居第之费。俄以其子焕文,除少府监承,少日请归省坟墓,有诏许其行,明年诏还复以公帅泾原,比入对,上尤敦勉,公力辞不可得,即以少府丞焕贴,真秘阁书写机宜文字。到镇四月,感疾,遂告老,未报,而以十月二十九日薨,享年六十一,乃大观四年也。没数日,御宝批所奏不许公去位,赐灵宝丹二十粒,勉以自卫。报到,上嗟怆不已,命本路走马承受,问其家安葬之地,及遗表陈乞恩例等。
    公弟皇城使可通,知岢岚军,应副葬事,即以政和元年二月七日,葬公军之北安仁乡道生谷武家会,领军墓之西。
    公夫人赵氏,继室王氏、梁氏,皆先公卒。两男子,彦野,西梁院使,秦凤路第一副将。次彦质,朝请郎,乃直阁君也。三女,左班殿直朱挺、李偁,内殿崇班郭浩,其婿也。孙男宗丞,三班奉职。两孙女尚幼。
    公平生不妄笑,望之若不可得而亲,而即之弥温,好学乐善,喜读书,虽医病占卜,无不通贯。议论衮衮,愈叩愈无穷,其忠义仁恕,不苟而自信,盖天得也。为人长于叙事,作诗有唐人风格。事亲孝友,爱兄弟宗族,间一以恩义周旋,惟恐失其次。丁内外艰,皆以边制,不许终。丧而请之,每至二四,事间即请持余服,亦报可。安南班师,遂归营阡陇,疏食庐于墓次。永乐之变,太夫人初不知,公径归先见其弟,乃相与宁觐。仲父早亡,继有六丧,皆在殡,悉举以丧。又官其从弟,嫁其二女,虽显贵,奉养不少加。不昵声色,不饰厨付,以邀虚誉。归乡里。与亲旧握手相尽,出入才以回人肩舁,遇辈行间长者必下。轻财好施,所得赐予,必先族人,随亲疏缓急,以次而均,其尤不能自存者,分俸以给。保德阳漹,有世遗产,诸父既离析,而摊所得,分及公,公悉均人诸分,置别业启于长安,以周孤遗。又置义庄于岢岚,以赡近亲,而为松楸洒扫之奉。自始即戎,未尝妄戮一人,接物遇下,一以诚意,所与遂谈以长,而所去必见思,其罢镇戎,而待命于原州也。昔为将而驻扎,又尝摄州事,闻公之来,扶携出迎,不达数十里,至巷无居人,夜则望公所舍,焚香膜拜,其所履历之地,皆家画公象而生嗣之,有每食必祷者。
    公不事权贵,不为势力所夺,不自矜伐,有言必践,利害或不同,虽在人主前,亦必辗转开陈,期感悟。奏报往来,情不达己。灵武之议,钟傅至出政府私书示公,而以语撼公曰:“奈何捨节钺而就窜逐耶!”更不从,当以报政府。公曰:“所系甚大,非敢有所名也。”寻已,言密奏曰:“臣只知以忠义事陛下,今政府不知臣为帅臣,又务邀近功,坚持所见,臣迹不安,愿罢臣边任。”上遣中使报公曰:“我自主张。”夏人举国以城为练泉,诏公以一路兵破之。公曰:“众寡不敌,难以奉诏。”又促公曰:“若不行,当行军法。”将佐亦勉公如诏旨,公曰:“我之首领不足惜,一有不虞,辱国为重。”亦以是报上曰:“惟陛下幸察。”寻诏公曰:“览卿所奏,诚如是言。”又界外聚材植,将立保障,或诏公可引兵扑灭。公密遣人焚其所聚,彼但见烟焰属天,而不知其所自。尝与人同镇兵,计荡已回军,而共事者方至,即推其功为先。与同僚约为婚姻,未定而同僚死,公往哭之,呼出其子而定婚。每行军,与士卒同
    甘苦,虽深入贼境,露宿不开壕,深达性命之理,视在官如传舍,与生死祸福,略不少芥蒂。
    语子弟及戒将士,必曰:“无贪赏生事,妄开边隙,重贻朝廷之忧。”又尝语其子曰:“三世为
    将,道家所忌,况家世为之耶!尔曹当以业加自勉,无以箕裘为累。”
     有文集十卷,奏议三十卷,晚著边议十篇,未及上而终。呜呼!天都又腹心之地也,据
    险隘而地宽平,水草丰美,粮饷屯聚,所以□□□敢中国抗,盖在于此。元丰中,之议在鄜
    延幕下,亲睹诏旨,观先帝所以规画心取之意,可谓深矣,俄而辍者,当时不副上意所在,
    曾不知上与天通,留遗圣嗣,故公奉行天讨,不血刃而取之,又复能随所控扼,且城且耕,
    使之略不得内向,而浸寻未归之地,进窥玉关,以还都护之旧矣。以是求当日之中辍,难乃
    在今日也。而公上成先志,增重国威,天人合符,君臣相济,照应今古,于是为盛。
    
    铭曰:天子降材,其无所谓。若文若武,以时而至。乃圣乃神,有命承之。虽作则规,风
    虎云龙。憬紴残羌,游魂未殄。尚窃吾第,闻辄鼻旰。奋天之威,时哉折公。推陷恢拓,所
    向必功。天子曰咨,予肘予臂。公曰忠臣,舍帝何时。高牙大纛,拊有全师。孰去孰来,天
    子之知。河西朔方,暨安西府。郡县可期,公胡弗顾。轸帝之怀,汉蕃是悼。维其不亡,勒
    铭有诏。

编辑:秦人
府谷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府谷县旅游景点:河滨公园 府谷县旅游景点:府谷新区 府谷县旅游景点:莲花辿 府谷县旅游景点:黄河晋陕大峡谷
府谷县老高殿山 府谷县镇羌山 府谷县宗常山
府谷县石子山 府谷县尖堡山 府谷县固城梁山
府谷县清水堡山 府谷县宝珠山 府谷县赵家石堡山
府谷县李家洼山 府谷县折氏墓 府谷县龙王庙长城墩台
府谷县城墩 府谷县孤山铁塔 府谷县朝阳洞(张家石崖窑)
府谷县美食 更多
府谷县美食:府谷糊辣羊蹄
府谷县美食:府谷羊杂碎
府谷县美食:府谷山 府谷县美食:府谷猪
府谷县美食:府谷果 府谷县美食:府谷黄
府谷县美食:杏瓣儿 府谷县美食:府谷酸
府谷县美食:府谷荞 府谷县民间小吃:府
府谷县民间小吃:府 府谷小米凉粉
府谷县特产 更多
府谷县地方特产:府谷煤炭
府谷县地方特产:名贵杂豆
府谷县地方特产:海 府谷县地方特产:沙
府谷县地方特产:府 府谷县地方特产:府
府谷县地方特产:府 府谷县地方特产:府
府谷县地方特产:地 府谷县地方特产:山
府谷县地方特产:名 府谷县地方特产:府
推荐信息  
·商周青铜器:建国前出土商周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建国后出土商周青铜器
·墓志:杨绍程墓志
·墓志:李从曮夫人朱氏墓志
·墓志:杨礼暨继室羽氏合葬墓志
·墓志:徐明母周氏墓志
·墓志:元大亮墓志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师表》刻石
·众志成城小碑
·召伯甘棠图并记
·果亲王诗碑
·重修实相寺碑
·创修通玄观记
最新更新  
·折惟忠妾李夫人墓志
·折克行神道碑
·折继闵神道碑
·刺史折嗣伦碑
·府谷县古墓葬一览表
·府谷县墓葬
·府谷县折氏墓
·府谷县古长城
·府谷县塔墩
·府谷县寺庙
·府谷县城堡遗址
·府谷县村落遗址
·府谷县石窟
·府谷县碑石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文物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wenw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