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庙 座落在孤山堡北门外的山梁上,距县城约20公里。 七星庙始建年代,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据民间相传是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一说建于宋代初)。明万历五年(1577)开工重修,六年(1578)完工。 七星庙原为道教场所,庙内供养吕业等七位神仙,属于一般常见庙宇,本无名气,但自北宋名将扬业与抗辽女英雄折赛花(戏剧中称余太君)在此成婚后,七星庙就以杨、折联婚的纪念地而闻名于世。 七星庙经明代重修后,其风格、规模与原来大不相同,建筑规模大为缩小,建筑风格显为明代格式。连建筑物本身的名字也称为“昊天宫”。现有大殿、前庭两处主体建筑。大殿屋顶为九脊歇山式,殿前过道为卷棚式,单檐斗拱,磨砖对缝,从底到顶,以砖砌成。室内墙壁底部四周直立,后变为八面收缩,到顶时又变为圆形收缩,一砖盖顶,无梁无柱,故土人又称“无梁殿”。前庭建筑与大殿基本相同。七星庙建筑形制奇特,风格别致,施工时精磨细葺,技术精湛,为古代建筑之精华,是研究我国民族建筑的宝贵资料。“文革”中,七星庙险遭毁坏,大殿、前庭各类兽、脊荡然无存,瓦片滴水散落四周,台阶倒坍,墙基下沉,大殿裂缝。1983年政府拨专款重修。修复后的七星庙,保持了原来明代的风格。大殿正脊两端饰有两尊鸱尾,中央饰有补星、铁刹,左右饰有仙人、凤、押鱼、狮、海马、戗脊饰有吻兽。前庭、过道、院落也都整修如故。 民国年间曾印刷发行过七星庙的年画,近年来出版的《中国名胜大词典》,也将七星庙作了介绍,中日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黄河》也曾拍摄有七星庙的镜头。1981年被县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 庙 在旧县城内,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光绪二年(1876)至八年(1882)续修。现有大成殿5间,门前横额上悬康熙帝亲书“万世师表”四字。东西各有殿堂7间,前为戟门,门前畔池跨以石桥,桥前为棂星门,门上为大牌楼、东南角门各一。198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镇大庙 位于麻镇旧城,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由龙王庙、关帝庙、娘娘庙、玉帝庙组成的建筑群。庙内主体建筑完整。现为麻镇粮站管理使用。198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镇大庙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