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庵 位于县城西南碛塄乡齐家老庄村南山崖。有石窟3处:东石窟高2.2米,宽5.1米,深6.2米,正中央有神台,高1米;西石窟类东;中石窟与东、西窟也类同。顶刻龙、凤、牡丹图案,中央壁有石刻3幅,系山水、花卉、人物图案;东窟顶刻莲花八卦图,外饰二龙戏珠、孔雀戏牡丹图案。修筑年代待考。 洪济洞 又名李家洞,明代邑人李梦桂所修筑,位于县城小西门外百步许,岩石屏立,依岩凿径,盘旋而下,折而东有小壑,隔路悬桥,过小桥即为洞之西小门,门洞上有石楼,入门即洪济洞。洞东西各设墙一堵,每堵墙各开一小门。洞口有三,相距各7米左右。进洞有大院,宽约40米,可容千人。院东角依岩凿井,深约30米,有窄小穴可引河水入洞,赖以汲饮。院北崖下,有一小门,入门登石阶数十级则为正楼,楼高约4米,开一大窗,明朗异常。内计正楼二,大小窑五窗四庙三层台,回栏背城面河,拥天险之势,擅人工之长,诚为巨观。 石佛堂洞 位于木瓜乡元山村境内。石洞凿于木瓜川河东岸的石壁上,其格局和形势与千佛洞相类似。石佛堂洞共有5个,其中大洞3个,宽、深各5米,小洞2个,宽、深各3.3米。入洞仅有石径二小段,余俱系傍口高建木栈,长24米,背山面河,险固异常。系明代由木瓜堡人张克敬、张克敏等弟兄为附近村民避寇而筑。石洞所在石崖陡峭如削,石洞距地面皆在5米以上。据说原有的石径和木栈均系凿筑于石崖上供洞与洞之间往来之用,而人从下面上到石洞,要借助梯子才行,人上到洞内,收起梯子,便可躲避土匪的侵袭。原来大小石洞共可容纳数百人,当时木瓜堡及附近老百姓都在此避过灾难。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氏兄弟,对石洞重新进行了整修和装饰。于洞顶和墙壁上彩绘上莲花、八卦、二龙戏珠等图案。又于3个大洞中供起了佛祖、关圣帝、观世音等神像,使之变成了佛庙,故名。又因石佛堂洞所在之河段狭窄,两岸陡峭异常,犹如门户一般,即使洪水至此,也难以直泄而下,所以人们又称此洞为“洪门寺”。现在石佛堂洞因石壁长时间的崩裂塌落而破损不堪,其壁画和塑像也早毁于“文革”劫难之中,只有两个大的石洞还完好。 圆通洞 又名悬空寺,位于县城东门外偏南。背崖面河,有回廊10米余,宽2米,底铺木板,外列栏杆空悬岩外。内有石洞3个,中、东二洞供俸佛像,西洞为禅堂。明万历年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修。 罗汉庵洞 位于武家庄乡党家畔山南500米处。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月十七日。石崖10米高处凿洞,洞深4米,宽3米。内有耳室,深1.4米,高2.5米。洞顶有龙凤、八卦石刻图案,洞庭中央俸石佛像一尊。遗址保存石碑记。 千佛洞 位于县城南门外控远门内东石崖。出控远门入小洞,小洞甚曲,且昏暗,行数步出洞,豁然开朗。有窑5孔,3孔俸诸佛,或尺许或五、六寸,石刻古鳅璀璨满目,2孔系僧人住室,外列栏杆,内有回廊,凭栏鸟瞰,黄河水滚滚而下,实为县境胜景。原修筑时代不详,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李逢春等重修。1981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洞 朝阳洞 即张家石崖窑,位于县城西北木瓜堡南7.5公里处。石洞高悬半山,内有石窑7孔,于高石壁上用人工凿成,规模较大,整洁异常。崖上凿窑斜建梯栈,与石佛堂相似而较巍峻,系明代修筑。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