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褒斜栈道。褒斜道是由褒谷到斜谷,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战国时期开发为能通行车辆的栈道。东汉永平时,在栈道南端开通一个15米长的隧道,名曰“石门”。栈道的发展,促进了石门的开通,栈道和石门的宏伟工程,激发了过往文人和士民题刻的情怀,仅石门内壁就有石刻34种,连同石门南北山崖间、河石上的石刻,总数达104种,统称摩崖石刻。石刻记叙了栈道的兴衰、石门的通塞、路线的变迁、堰渠的重修和历代名人的诗文,是一部珍贵的石头书。特别是汉魏石刻之多又幸存至今者,当属全国罕见,最受人推崇和赞赏的有十三种,号称石门十三品,被誉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驰名中外。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对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在书法、建筑艺术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修建石门水库,将“石门十三品”搬迁市博物馆内陈列保护。1975年,水库大坝按设计高水位蓄水,栈道石门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即“八个碑”)等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 (二)山河堰。为汉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市北褒水谷口,褒河水又名山河水,引山河水灌田所修之堰,故名山河堰。《汉中府志》记载:“山河堰,汉相国萧何所筑,曹参落成之”。故后人亦称“萧何堰”或“萧曹堰”。沿堰渠多有祠祀萧何、曹参庙宇,河东店的“萧曹祠”(今河东店小学舍)、新民寺的“酂邺祠”(今新民寺乡政府址)等。山河堰自汉以来屡有复修,并有石刻记载数方,市博物馆珍藏着《重修山河堰记》石碑和《山河堰落成记》摩崖各一方。 (三)古汉台。属汉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今为市博物馆馆址。 古汉台高7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台垣高耸,雄伟多姿。台内阶分三级,由南而北逐级升高。相传是公元前206年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址。《大明一统志》载北宋张少愚曾有“留此一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这“一怀土”即指残存的汉台。《南郑县志》载,清代陈毓彩咏《汉台》诗云:“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诗中“赤帝”、“层台”即指刘邦曾驻跸汉台。台上现存石鼓,被誉为汉中名胜之一。 汉台久历沧桑,物换景移。汉时的建筑已无从考稽。历代相继在台上建有亭、榭、楼、阁等。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汉台东北隅有“天汉楼”,明代在楼前建有“桂荫堂”,在中院开有“镜吾池”,建有“洗心亭”。清代在汉台东北角建有“清晖亭”,清末和民国年间在北院建有“东华厅”、“竹林阁”等。上述旧时建筑,今存有“望江楼”(即“天汉楼”)、“洗心亭”碑刻一通和“东华厅”。古老的汉台,在革命斗争史上,有其光辉的一页。1932—1933年,中共陕南特委曾在此进行地下活动,领导汉中人民的革命斗争。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汉台进行了整饰,石砌了周围护坡,重修和新建了“望江楼”、“东华厅”、“西华厅”、“铜钟亭”、“石鼓亭”、“大门楼”、碑廊、褒斜栈道史和石门“十三品”展厅等仿古建筑,并伴以竹木花卉,幽雅壮观。 (四)拜将坛。位于新南门外偏西200米处,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仪式之坛,群众习称“拜将台”。是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拜将坛由南北两坛构成,坛高各3米许,面积共1000平方米,北坛上有阁亭,有冯玉祥于民国17年(1928)立石碑一通(已失),上刻:“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南坛前有一石碑(原在坛上,1986年整修时移坛下),上刻“汉大将韩信拜将坛”几个大字为黄鹤筹书,背面刻诗一首:“辜负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韩信的事迹历代广为流传,历史名人多有感慨和题咏。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拜将坛多次整修,改变了长期的荒凉景象,加强了保护管理和环境美化,已成为游览胜地。 (五)饮马池。又名“东湖”,为汉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城墙东南角,面积6358平方米。相传刘邦为汉王时驻军饮马于此,故名“饮马池”。池西砖墙中嵌有清代石坊一面,背面刻“古东湖”,正面上额刻“有龙则灵”,两侧刻“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常怀赤帝风”对联。 清嘉庆时,汉中知府严如熤修城得水洞,消除于积潦之患,并在池侧东南城墙上修建三台阁一座,增添了池的楼台倒影景观。同时,可以透过池水看到东关净明寺的塔影,故历史上有“东塔西影”的美称,“汉阳萧寺塔,飞影入东湖”的诗句,即描绘的此情此景。三台阁毁于“文化大革命”动乱之中。 (六)瑞王府。明朱常浩为瑞王之府,位于城内北教场,东至莲花池东岸,南至汉中路石狮子坝,西至太白泉,北至城墙根,约占汉中城的四分之一。 明神宗朱翌钧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封其第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建藩汉中。同年开始在汉中修建瑞王府,历时26年落成,朱常浩来就王位。至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李自成农民军攻破西安,朱常浩逃往四川,第二年六月于重庆被张献忠所杀。 朱常浩逃后,瑞王府被官、绅抢拆。今王府遗址、遗物可寻者有,石狮子坝原有大石狮一对(一失,一埋入汉中路汉中电业局门口人行道地下),为王府大门前遗物;大石条一方,即王府前拜阶石;铜钟一口,现置汉台;太古石一尊,现置市图书馆;他如祥瑞巷、太古石巷、莲花池等,皆瑞王府遗迹。 (七)方孝儒祠堂。即“方正学祠”,位于今南大街粮站西,即地委和行署家属院处,现已无存。 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别号逊志,浙江宁海人,明洪武十五年(1382),曾任汉中府学教授,对汉中的教育事业有所贡献。《汉中府志》载:“孝儒昧爽为诸生讲解文义,至暮无惰容。由是山南(汉中)皆知向学”。因此后人在汉中给他修了一座祠堂,名为“方正学祠”以作纪念。祠堂门口原有两幅木刻对联:“作事效周公,试问成王安在;殚忠侔卓敬,不负太祖相知”。“在当时称为正学先生,如公不愧;问今世犹有读书种子,是谁之功”。 (八)汉南书院。清代陕南最高学府,今汉中中学前身。乾隆四年(1739)创建,有水田100余亩,为书院办学基金。并聘请汉中名士余翔汉等为书院教席。至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农民起义军来汉中,知府杨辉灿和蒋善承借口“剿贼”,将书院基金充作军饷,校舍变作军营,书院倒闭。嘉庆十三年(1808)严如熤任汉中知府时,筹资购置地产,扩充房舍,书院重新开办。至同治二年(1863)南郑知县周藩寿又没收书院基金作为军费,书院再次关闭。以后,李捷峰(西乡人,时任江西巡抚)捐银2000两,其他绅商也有捐资,书院又恢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书院改为汉南中学堂。在长期的发展中,特别近10年,经多次改建,扩建,现代式的新楼舍增添了很多,面貌亦非昔比。大门和四进院落的房舍和东西长廊,大部已被校办工厂改造使用,原来布局大致可辨,原有一座秀丽的阁亭式的三层钟鼓楼,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