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县境,地上地下文物丰富,中华民国以前因无专管机构和考勘文物的专业人才,故毁而废之,散失于民间者甚多。现存于汉中博物馆及县文化馆中的文物有: 一、化石 有竹根、鸟蛋、珊瑚和海蜇等。紫柏山及闸口石乡,种类为沉积蛋状化石。现存陕西省博物馆和汉中市博物馆。 二、石器 石刻(凤县博物馆) (一)新石器时代石器 有石斧、石刀、石铲等,现存凤县博物馆;在闸口石、火烧店、柘梨园、柳川、上南河等山沟石崖旁,多发现石器遗物。 (二)春秋战国时期石器 主要有石矛、石凿、石剑。 (三)汉代石器 主要有石矛、石杵、石柱、石马丁等。 (四)明代石器 主要有石鱼、石磨、石鼓、石柱、石雕龙凤图案等。 (五)清代石器 主要有石砚、石香炉、石火盆、石鱼缸等。 三、陶器(凤县博物馆) (一)新石器时代陶器 主要有钵、罐、壶等。为灰陶,纹饰有绳纹、弦纹等。 (二)西周陶器 主要有罐、 盂、钵等。为细泥灰陶,纹饰有绳纹、弦纹、划纹等。 (三)春秋战国时期陶器 主要有壶、杯、罐、盆、鼎等。陶质有细泥灰陶、褐陶、夹沙陶。纹饰为弦纹、燕窝纹、锯齿纹、锥刺纹、条带纹、划纹、磨光等。 (四)秦汉时代陶器 主要有罐、盆、钵、鼎罐、甑、壶、盂、灶等,均为泥质灰陶。纹饰为绳文、弦文、刻画纹、几何纹、条带纹、龙云纹、兽头纹等。砖瓦,以条砖、方砖、子母砖、板瓦、瓦当等为主,大都用于城池和官府兵营、栈道驿铺房舍及庙祠建筑。 (五)唐代陶器 以鼎罐、缸及神像、鸟兽、花草等陶制品为主,大多为兽头纹饰,为灰陶和黑陶。 (六)明清陶瓷 以琉璃瓦和琉璃屋脊兽为主,还有灰色泥质方砖、瓦当等。一般用于寺庙和祠堂的照壁、墓碑、纪念碑及门牌、山门等处。三鼎狮盖(在张良庙)工艺精美。 四、铜器 明清时期的香炉、熏炉、铃铛、铜镜等,现存张良庙文管所。其中,清代铜器制品32件中“如来佛铜像”、“富贵满堂长命铜镜”、铜座瓶、铜香炉、铜香瓶等尤为珍贵。 五、铁器 存战国铁器直戈、矛各1件;汉代及三国时期铁器铧、炉、矛、弦钩、砍刀、马丁等散布于闸口石铁炉川、箭峰垭、复兴关(火烧关)等地,尤以“马丁”最为罕见。 明清时期,有凿、钳、马衔、铁佛、铁钟、铁香炉、铁串铃等。现存张良庙内的铁钟、铁香炉等,造型精美,波纹清晰,铭文流畅,标榜“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六、玉器 汉代玉环,民间有珍藏;明代玉器,有烟嘴等;清代玉器,多为饰品,以灰白色玉佩、玉镯、绿色玉坠为主,亦多精美。张良庙现存玉祭器4件。 七、瓷器 明清瓷器尚多,大都为彩绘花瓶、八仙杯、蓝细花边碗、盏、壶、盘、白釉青花碗、花瓶、笔筒、瓷坛、豆绿盘、黑釉香炉、白釉盆、紫砂壶、棕色罐、冰裂纹瓶、酱釉盆、景泰蓝烟灰盒、青釉香筒等,多散于民间。张良庙存有青花瓷瓶等34件。 八、货币 民间多有秦至清代的“铜钱”(货币),各处可寻。秦“半两”圆钱方孔,直径2.5厘米,孔径0.9×0.9厘米。“半两”二字为阳文,字体小篆。汉武帝时铸造“五铢”币,直径2.3厘米,内外有廓,字为小篆。以上两种因县置合并,1959年存凤县文化馆。唐代货币,以“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为主,钱文楷书。宋代货币,以“宋元通宝”、“正和通宝”为主。清代货币,以“康熙通宝”、“乾隆通宝”、“道光通宝”、“昭武通宝”为主,直径分别为2.7、2.3、2.5、3.5厘米;康熙、乾隆、道光通宝钱文均为楷书,背面有满文;“昭武通宝”钱文均为篆书,背面有“壹分”字样,意为可值银一分。其次,还有“八卦钱”,圆形,圆孔,内外有廊,直径4厘米,重16.8克,正面有八卦圆,背面有12属相图,为非流通货币,仅为占卜或吉日的玩赏品。 九、其他 (一)镂空木雕在张良庙殿、阁、楼、亭之中,刻工极为精细,为艺术珍品。 (二)清代道衣1件,为国家二级文物,由张良庙文管所保存。 (三)兰草四屏石刻画 为清代书画家王世瑛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所作,嵌张良庙廊壁之上。兰草分地兰、崖兰、石兰、吊兰,配以诗句,诗画相融,高雅清新。 (四)张良庙文物管理所现存有已鉴定文物178件,其中二级品1件,三级品16件;有古树名木18株。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