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地(市)、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区修葺保护工作。1957~1959年,陕西省财政厅拨款30余万元对张良庙维修一新。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破坏,损失惨重。1971~1973年,陕西省财政厅再次拨款50余万元修复张良庙。1979~1980年,陕西省财政厅决定逐年拨款修复张良庙。1981年8月,张良庙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祠庙倒塌,河堤崩溃,党中央、国务院、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专程到张良庙视察,又相继拨款142万元,加速进行全面维修。1989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由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陪同来张良庙视察。1995年,随着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留坝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紫柏山旅游开发公司,在庙东侧建立了一座具有民族建筑特色与现代化设备相结合的旅游设施——张良庙山庄。至1997年,张良庙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各方游客。 张良庙主要文物有十二处: 一、牌楼 为张良庙门楼。高九米的正方牌楼,端重肃穆,重檐垒墙,券拱飞角。正檐下,有五垛重拱,两侧为钗出麻口,多为单拱相交。楼顶筒瓦重脊,飞龙走兽。正中券门额楣上,镌刻砖匾“汉张留侯祠”五个大字,遒劲潇洒。大门两侧有对联: 博浪一声震天地,圮桥三进升云霞。 对联的两侧,为砖刻方字格镂窗。窗棂上镌有狮子、麒麟等鸣禽异兽,形态乖巧,栩栩如生。两侧扇形窗楣框里,刻七言诗于左右: 除却朝簪别汉家,赤松相伴旧烟霞;如今已得全身计,不是他年博浪沙。 牌楼右侧下,矗立石碑一块,上书“汉张留侯辟谷处”。牌楼的对面,有砖柱土墙照壁,上绘巨幅山水画。壁脊上有二龙戏珠,间有走兽。顶为筒瓦铺底,脊端鸱吻凌立。此牌楼系清道光四年(1824)年建。 二、进履桥 横垮紫柏山溪的溪桥廊亭。桥廊山风幽凉,桥下溪水潺鸣,取《史记》张良圮桥纳履典故。桥长8.6米,宽3.65米。两边有牛肋栏杆,并设座椅两排,以供游人倚桥远眺或稍事休息。 三、大山门 与进履桥颈连接,额有“保安观”三个大字。浮雕门框,镂空的鸱吻走兽巧布脊梁。此观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由首任方丈任永真住持修立。意为护守山门,庇祜平安。有“极真洞天”巨匾。 四、三清殿院 为大山门内规模宏大、殿堂众多的建筑群,建于清道光四至二十九年间(1824~1849)。正中端立一座重檐八角楼,即灵官殿,系道家神祗王灵官之神殿。灵官左手执慧眼,右手执金鞭,是驱邪镇恶、保佑神殿安全的护法神。灵官殿两侧,有六角形钟楼和鼓楼矗立。钟楼居右,其内悬一巨钟,为清道光九年(1829)铸造。鼓楼居左,内置大鼓。钟鼓齐鸣,响彻云霄。穿过灵官殿与鼓楼间的夹道,便是东华殿、十方堂和云水堂。沿灵官殿与钟楼间的夹道前行,便是药王殿、财神殿、观音殿和娘娘殿。从灵官殿两侧向前,直通三清殿、三官殿和三法殿。三清殿是供奉道教始祖的圣殿,内有上清元始天尊、玉清灵宝天尊和太清太上老君三大天神。三官殿内亦奉三官神像:天官尧王,地官舜王和水官禹王,以祀上古三帝王。三法殿内供奉三位尊神:真武祖师、雷祖大帝和张道陵天师。三清殿院的建筑宏伟壮观,肃穆端庄,檐牙雕琢,精巧无比。神话典故绘成壁画,飞龙禽虫缀于梁脊。 五、二山门 为张良庙大殿的前厅大门,坐西向东,侧对大山门。门前一对安然座卧的铁狮,背上各驮有10余米高的六棱形铁桅杆,杆身滚龙抱柱,顶有双凤朝阳,斗角均有四个小铃,随风叮当,清幽中听。“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复制石狮、铁桅杆各一对。山门两侧有四间殿堂,供有菩萨。正中为过厅,厅道檐下有黄石公与张良的浮雕座像,并有奇异绚丽的木雕游龙飞凤图像相衬。门檐柱挂有楹联。楣匾“帝王之师”则以白金粉成。此门建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 六、大殿院 从灵官殿西行拾阶而上,进二山门便是大殿院,为汉张留侯祠中心建筑群。以拜殿居中,正殿镇后,将大院一分为二。正殿楣匾“相国神仙”,为江南总督于成龙所书。殿中神台上端,有留侯张良金身塑像一尊,仪容丰颖谦和,聪慧睿智。“文化大革命”中毁之,今重塑张良金身。拜殿,是诵经、朝拜、焚香、礼祭之地;南北两侧设有客堂,为来往香客下榻之处。南北后侧还设有寮房,系清规道务管理之处。整个殿院,巍峨壮观,气势轩昂。由歇山式、重檐式、硬山式等各种风格迥异的宫殿组成。殿顶拒雀龙吻,仙人神兽;檐下券棚浮雕,龙凤呈祥。拜殿高大宏阔,碑石林立,碑文正、草、隶、篆,龙飞凤舞;殿中丹灯放彩,雕梁画栋,檐牙镂空;其上二龙戏珠,双凤朝阳,仙鹤翔云;野鹿喜摘菩提果,山虎栖卧梧桐傍。殿室丹柱竖立,楹联幅幅;挑檩方梁,匾额款款;朱门壁窗,粉墙砖地, 七、北花园 从大殿院右侧门入,即见北花园。园内奇花异木,阵阵送香。北花园居地不大,但小巧玲珑,典雅幽深。四周为亭、厅、廊、阁所围,院中有紫柏、苍松、翠竹,花树,掩映成阴,曲径、花坛、假山、石池谐然成趣,全园引人入胜,别有天地。园内上下皆为官厅。上官厅阶下,有一石凿泉池,名曰“洗心池”,意为诚心求仙仿道,必涤人间杂念邪思。两个汉白玉雕琢的石座花盆,分别刻有“枕泉漱石”、“洗心涤滤”,人们常在此摄影留念。尚有方形、圆形和八角形的龙泉鱼池各一,石雕龙首伸于池畔。游廊有清代画家王世瑛的兰草四屏和碑文“知止”,引人注目。西南角有一座六角班爪形的亭阁,名曰“拜石亭”。亭阁宝塔盔顶,筒瓦重脊,翼然屹立。亭内有方形石桌,鼓形石凳、石茶几。正墙嵌有明代赵贞吉的“怀山好”词,文人学者和韵者众多。亭柱上有于右任草书楹联“不从赤松子,安报黄石公”。亭前立有“英雄神仙”巨碑。“拜石亭”后为“回云亭”,是歇山式四角亭,取意留侯功成身退返回紫柏山,云回雾荡,心与天游。由此处登云梯,可达授书楼。回云亭前檐两根四方汉白玉石柱上刻有两幅对联,系民国时书法家王世镗之手笔: “赤松黄石有深意;紫柏青山无俗情” “鹿逐中原成功终非凭力士;狮醒大陆画策还欲问先生” 八、草亭 由北花园的回云亭,或南花园的五云楼穿过竹林,即见在山径曲回处耸立着一座茅草亭,顶盖如笠,丹柱碧栏,乖巧清新,名曰“草亭”。意为琴亭草舍。在此歇凉,清雅静谧。 九、云梯 从草亭向上攀登,有石梯194阶,两侧石板栏镶边,柱上雕有莲花、狮、麒麟图象。石径蜿蜒而上,犹如巨龙登云。行至山脊,顿觉视野开阔。居高远眺,无不心旷神怡。因此,历代文人墨客,在云梯石径的摩崖石壁上刻下了不少诗词,别有妙趣。一幅“山月借栖隐,天风度步虚”的石联,配以“紫柏中峰”的石额,道尽了飘然欲仙之感。其他,诸如“其犹龙乎”、“云山苍苍”、“步云”、“云梯”、“松石”、“神仙福地”、“飞翠”等题辞,也都携永深沉,其味无穷。 十、授书楼 云梯石径尽处,一座门楼,上书“传道处”。门枋对联为: 书不在多一卷可做帝王师相;岑楼耸翠高声恐惊霄汉神仙。 进门楼,即为授书楼,为歇山重檐两滴水式,八角展翅,凌空欲飞。阁楼两层,高耸入云。楼基由大理石、汉白玉铺就,四根巨柱贯顶,巍峨挺拔,如锷穿天。楼坛石栏相围,栏上浮雕精美,图案生动奇异,刻句贴切凝练,如“犀牛望月”、“凤凰展翅”、“上方宝剑”等等,可谓传神。随楼梯而上,即至楼顶。凭栏眺望,群峰环抱,紫柏雄峰,吐岚纳雾,云海沉浮,松涛奏鸣。俯首下望,张良庙尽收眼底,楼阁参差,松柏翠叠,花草竞秀,万竿烟雨,奇景确堪称颂,有联语曰: 翘首白云间,背紫柏,面清溪,高阁盘空,现出神仙真洞府; 举头红日近,控三巴,通二华,雄关扼要,曾留官辙旧游踪。 楼阁殿中,塑有神像黄石公手执拂尘,亲授兵书于张良孺生形象。翁孺中间有一牌位,上书:“神仙通鉴云:神龙为帝,见一异人,形容古怪,言语颠狂;上披草毡,下系皮裙;蓬头跷足,指甲长如利爪;遍身黄毛覆盖,手执柳枝,狂歌乱舞,口称予居黄石山,树多赤松,故名。黄石公号赤松子,即此一观,赤松子乃黄石公之号也,岂得分之为二人哉!道光庚戌孟冬监院任永真敬录” 十一、第三洞天 由草亭向左侧进,有第三洞天。洞内有南阳玉方桌和石座,传说是张良辟谷修仙时与赤松子下棋、诵经的地方,又称“留侯洞”。据《留坝厅志》载:紫柏山有七十二洞,八十二坦,第三洞天其三。洞口由石门枋框成。石门额刻有“第三洞天”。洞外山径旁有一条大石鱼,上书“跃来金鱼”,俊逸飘洒。传说石鱼乃“碧波仙子”之化身。 十二、南花园 由草亭向左侧顺石阶而下,穿竹林,即至南花园后门。入“园中园”门,即到南花园。园心有湖水一泓,碧荷婷婷;湖中翘立小亭一座,六角盔顶,垂脊飞檐,并悬有于右任草书“避谷亭”匾牌。湖畔有参天梭椤树,树旁山石,雕有星月彩云。东南方为弧形厢廊室舍所围;西北方有紫竹层楼为屏。民国时期,厢廊室舍为国际旅行社。前有碧湖亭阁,后有鸣泉溪流,此楼名曰“五云楼”,意寓紫柏山上之五彩祥云缭绕“五云洞”,“十大洞天”(系仙人所君),紫柏居其一。楼为重檐两滴水式,上下两层,有穿廊屏栏,桂花、千年矮、万年青,终年叶翠,古柏、劲松,千草百卉,奇花异葩,四季馨香。过左侧桥廊,与山间曲径相通,可达“第三洞天”。五云楼后有翠竹丛林,其竹颇为奇异,出土尺余,弯曲别致,犹如水中竹影。林中有“石牛”。古人有诗赞曰:“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清《留坝厅志》载:“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道人陈松石增修祠堂客舍,筑亭琢池,培以花木,往来游人必览焉。于是,留侯庙之名益著。”又据清《张良庙记》载,南花园始建于道光三十年(1850),咸丰七年(1857)竣工。“避谷亭”(原名莲花亭)于中华民国33年(1944)重建,并于民国34年(1945)新建通往竹林的圆门1孔,刻二龙戏珠浮雕。1953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副政委郭竞仁来此,题写“园中园”三字。 人利用紫柏山自然风景及山势,建筑庙祠,巧妙地采用了集聚型布局方式,如进履桥、拜石亭、草亭、第三洞天、授书楼和五云楼等建筑物,均依山傍水,依势布局,使殿、亭、楼、阁与水榭花园,点面结合,顺次铺开,高低错落,相互陪衬,层次分明,井井有条。又如三清殿、二山门,通过云梯,沿山脊伸向紫柏中峰,并以授书楼为轴线,采用线型布局方式,使聚集型与线型布局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景物自然感,使自然景观中的山、水、云、洞、树等景和人文景观中的殿、亭、楼、阁、碑刻、摩崖石刻等交融一体,从而展现出“汉张留侯祠”的独特风采。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