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文物首页 | 西安文物 | 宝鸡文物 | 咸阳文物 | 铜川文物 | 渭南文物 | 延安文物 | 榆林文物 | 汉中文物 | 安康文物 | 商洛文物 | 杨凌文物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留坝县文物大全 > 留坝县古城遗址

留坝县古城遗址

字号:   2012-6-22 10:15:06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一、汉王城遗址
    传说西汉初年(前206),在位于连云栈道安山驿东南,紫柏河(又名青羊河)西南岸修筑汉王城,周围群山环绕,南有画眉关,北有柴关岭,西有紫金山,东有老鸦山,山岭相连,众峰环围,层峦叠嶂,高入云霄。东晋元帝建武初年(317),山洪暴发,汉王城池被冲毁。1996年后其遗迹因城建而毁之。
    二、三交城遗址
    三交城在从褒谷南口到其以北200余里的一个名叫回车的地方。西江口(江口镇)附近的江西营在回车道东端,是从汉中向西北去凤州与向东北去长安的三江交汇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载:“褒水东经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一水北出长安,一水西北出仇池,一水东北出太白山,是城所以取名矣!褒水又东南得丙水,丙水上承丙穴,穴出嘉鱼(今孔雀台村鱼洞子处),常以三月出,十月入”。褒水上游的三交城,位于褒斜栈道军事要冲之险关西江口附近的江西营。此处为文川道、太白山路和回车道与褒斜栈道的交汇点。《留坝厅志》载:“回车道在留坝厅境,东西走向,与古陈仓道、连云栈道、褒斜栈道、文川道相接,经两河口、刘家沟、玉皇庙等处,在西江口呈‘什字’,地理位置非常险要”。西河(北出长安之水)源于眉县之奥山(属虢川河),原为长安所辖,南流至此;蒿坝河西北出仇池,水系凤县银门寺(古仇池东流之水);太白河东出太白至江口汇红岩河水向西南流之为褒水,正好三水相汇。现在,江西营尚有古城遗迹。江西营位于褒水(北栈河)东岸土塬,东西窄峡,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北、西北、东北三水相会,边沿倚险峭绝的山峰,向东南流去,形成暴流的褒水。三交城,修筑在距河床30米高的塬上(现为梯田)。1971年,村民抬田修地时,挖出古城墙一段,墙基为石条和汉砖砌就,宽4米,长5~6米;平面几何图案清晰,砖宽17厘米,长34厘米,厚6.8厘米。围绕城墙基一周约2公里。城座东南向西北,三水环绕,居高临下。据村民赵景福家谱、祖辈传说及遗迹看,确为三交城遗址。三交城为汉高祖北定三秦的主要军事重镇。尔后,又为三国及晋代的军事战略要冲。由于风云变化,南北朝蜀道交兵及战争频繁的唐末五代,将三交城毁于一旦。东晋初年,因山洪暴发被泥沙淹埋。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十六国纷争,多次在蜀道交战。南朝的宋、齐、梁与北朝的北魏为争夺汉中和仇池地区并予以控制,曾在褒斜栈道的西江口(今江口镇)长期设防,派重兵把守。北魏也多次派大军占领仇池(今甘肃西南部成县一带),并以仇池为基地进攻汉中。仇池氐族杨氏政权之武力,曾两次攻下汉中,三次进攻白马城(今勉县武侯镇),并由陈仓古道返回车戍,占河池郡道,攻西江口,扎营镇守褒斜栈道天险关隘西江口关。同时,修复三交城,屯兵、练武、蓄粮、养马。西魏文帝大统初年(535),因战乱和山洪蚀毁三交城,军民移居梭椤村(江口镇),三交城(江西营)亦成一片废墟。梁武帝太清三年(549),西魏遣雍州刺史达奚武为大都督,及行台杨宽率众七万,由陈仓古道取回车戎,入斜谷道(褒斜道),占领西江口,于梭椤村重修三交城(又名梭椤城),固守天险要塞,次年攻占汉中。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11月,金将完颜杲令李彦琦、关师古等对熙河(今甘肃临洮)秦州、凤翔等地佯攻,牵制和吸引守军吴兵力。后又聚兵长安,杨言将由子午道南侵,造成宋军王彦部的错觉,把防守重点由金州(今安康)移向石泉东北池河等地,放松了对金兵东面的守御。12月,从长安往东南进攻。次年2月,金兵攻战汉中。因后援不继,军心不稳,在宋军前后截击下,金兵于4月放弃汉中,从褒斜栈道退往关中途中,对关隘要道大部摧毁,尤武休关和西江口关破坏极为严重,梭椤城亦遭火焚。5月,南宋守军吴和刘子羽两军在阻截重创金兵,又在西江口重建梭椤城(梭椤村)。明洪武年间(1374~1398),在梭椤城东南建“洪武寺”,城内建筑城中城,设武衙门,建兵房,平整教场。现梭椤城和洪武寺遗迹依存。历史上对褒水三交城的说法并不一致。《留坝厅志》载:“三交城在留坝厅南,武关旧驿(姜窝子)”,则丙穴出嘉鱼处的鱼洞子确在姜窝子以北。此说与《水经注》不符。
    三、留坝厅城(称旧城)遗址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十二月,设留坝厅。嘉庆五年(1800),由同知龙万育选平坦之地(今留坝中学)筑以土城,旋圮。城东以水井沟,南至紫柏河,西以娘娘庙沟,北倚山岭而建;城高两丈,墙基以沙、石块砌垒,东西2门,以木栏之;土筑城墙,厚为3丈,城周长约3里,东西、南北各长1里。通判署在城内。城墙因沙、土风化,不久毁于匪。现存北城墙根基(壕沟痕迹)。《留坝厅志》载:“以山为障,东、西、南三面削土为之,五板而堵而雉。建城维时,经营草创,以敌匪滋事骚扰”。
    四、太平山城(称新城)
    老城皆因河滨沙砾筑之,常遇山水暴发浸啮,城根砰磕雷动,数年则圮。清嘉庆十一年(1806)兵变,居民荡离。11月,巡抚方维旬览其厅疆地理,虑其军政民旅,察其天时地利,认为需建新城;西安守军德楞泰等认为留坝为栈道要路,该厅系抚民同知衙署仓库、兵房、监狱,须有城捍卫,遂联名奏章交军机处呈上,要求更立新城,移建于太坪岭(今太平山)。随后,奏章核准,由留坝厅同知任奎光于嘉庆十三年(1808)承修,于嘉庆十六年(1811)竣工。同知任奎光《新建留坝厅城垣记》有详细记载。清《留坝厅志》曾将其文载入:“城围长三百四十三丈,垛口五百二十有五,计一里八分五厘;城身高二丈二尺,其上垛堞高六尺,其下入地深五尺;底宽二丈二尺,顶阔一丈二尺有奇;内土外砖,堞墙、排墙、女墙海漫皆以砖;南北门台城楼二座,南日阳德,北曰寿安;角台二,炮台三,马道四,水洞四,水道三十,堆房三,东南倚山,西北濒紫柏河,经始于十三年,造成于十六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坍陷五十三丈二尺,同知吕朝选修之。道光二年(1822),坍陷四十九丈一尺,同知唐锡铎修之。今北门迤西复陷九十三丈有奇,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之。崇墉孔固,水带山环,诚一方之保障也。然而,城之内太平山居其半,文武官廨居其半,兵房居其半,卒鲜隙地以处民故;商旅皆居南城外焉。”新城建成,又经多次维修,继建坛、祠等,气势雄伟磅礴,尤南北两门高8米,台楼3层,飞檐翘角,极为壮观。城墙用糯米浆与石灰掺沙土板筑,石条围沿,十分坚固,以防决口。中华民国初年(1912),城墙及城楼依存。1958年后,因基本建设用料,逐年拆砖取石,毁为壕口。现仅存太平山沿山城墙一段,长200余米。

 


编辑:秦人
留坝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中国栈道第一漂
留坝县太白山路 留坝县回车道(名回车戍,回车路 留坝县太平山公园
留坝县西寺 兴唐寺 增寿观 留坝县西寺闻钟 留坝县石洞观鱼
留坝县鸦山雾雨 留坝县碧镜青莲 留坝县光华山景区
留坝县柴关岭景区 留坝县唐开元佛龛 留坝县摩崖石刻
留坝县凤鸣禅寺 留坝县城隍庙 留坝县清真寺
留坝县美食 更多
留坝粉皮子
留坝洋芋糍粑
留坝粉皮子 留坝洋芋糍粑
留坝菜豆腐 留坝面皮
留坝猪脚髈
留坝县特产 更多
留坝中华猕猴桃
留坝银杏
留坝中华猕猴桃 留坝县苹果
留坝银杏 留坝板栗
留坝核桃 留坝县木竹笋
留坝县山药 留坝县魔芋
留坝县香椿芽 留坝县蕨菜
推荐信息  
·商周青铜器:建国前出土商周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建国后出土商周青铜器
·墓志:杨绍程墓志
·墓志:李从曮夫人朱氏墓志
·墓志:杨礼暨继室羽氏合葬墓志
·墓志:徐明母周氏墓志
·墓志:元大亮墓志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师表》刻石
·众志成城小碑
·召伯甘棠图并记
·果亲王诗碑
·重修实相寺碑
·创修通玄观记
最新更新  
·留坝县驿站和关隘遗址
·留坝县古栈道遗迹
·留坝县馆藏革命文物
·留坝县北鱼河遗址
·留坝县宽沟遗址
·留坝县碾槽沟遗址
·留坝县瓦窑沟遗址
·留坝县摩崖碑碣
·留坝县文物机构设置与管理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文物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wenw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