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历史文物 古钱币 1985年5月,青水区仁和乡郑家村农民陈永培,挖出家藏古铜钱342.5公斤,现存文化馆。经鉴定,按年号分为72类,按字体分有百余种。有西汉时的“半两”、王莽时的“货泉”、东汉时的“五铢”、唐高祖时的“开元通宝”、宋徽宗时的“崇宁重宝”、明太祖时的“洪武通宝”。数量较多的是清代铜钱,稀有的是农民起义政权张献忠的“大顺通宝”和太平天国的“太平天国通宝”,还有朝鲜、越南、日本等国的铜币。 银锭 1986年9月,县乱水泉电站堰头关闸时,田坝乡民工韩端松在堰头处摸鱼拾得一马鞍型银锭,该银锭重1.85公斤,铸于嘉庆元年(1796),原存县文化馆,为三级文物,今由汉中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代管。 古钟 原存今简池乡蒿坪寺小学操场边。铸造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曾置于蒿坪寺内。钟通高2.25米,龙型钮,重约6吨。上书篆体“皇帝万岁”、“法轮常转”、“重臣千秋”、“佛日长明”。中间铸有铭文,记载铸钟时间及铸钟人名。间套乳钉。下为山水,飞天、麒麟图案造型,口沿呈波浪形,为本省境内罕见的大铁钟。1989年12月5日,经陕西省文化文物事业管理局馆藏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92年5月移存于县文教局院内。 蜀汉桓侯拴马处碑 原立于陈家滩乡拴马岭上。碑高1.87米,宽0.85米,青石打凿。正面楷书“蜀汉桓侯拴马处”。上款“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吉日”,下款“镇巴县长吴乾德题”,现存县文化馆内。 班超食邑碑 立于嘉庆辛未九月(1810)。高1.15米,宽0.73米,厚5.2厘米。系青石打凿,正中楷书“汉定远侯班超仲升食邑”,上款“嘉庆辛未九月”,下款“署定远厅同知石珩题”。原立于县城北门外小桥头上(即今镇巴土产公司背后),现存县文化馆内。 摩崖石佛像 在今陈家滩乡蒿坪村东南5公里的谭家岩石崖上,佛像浅刻石中,面南背北,头部造型逼真,脸型宽大,双耳下垂,眉清目秀。 古墓石刻 古墓位于渔渡镇大河口村南2.5公里处的赵家院南侧,座东向西。系赵美先等4人之墓。占地468平方米,分别建于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墓碑上雕有封建礼教二十四孝图。墓群前有碑楼一座,高4.1米,由23件不同石条雕琢镶接而成,整个墓碑石刻保存完好,造型华丽,雕工精细,楷书碑文清晰。 二、古建筑、古遗址 贞节牌坊 《定远厅志·建置志》载有贞节牌坊两处。一处为县城南土垭子牌坊,今已毁。另处为咸丰甲寅(1854)碾子垭纳溪坝牌坊,系汤顺孝之子为其母刘氏所立。该牌坊高7.44米,宽6米,四根方石柱错落有致,东西而立,一字排开。上嵌石匾各书其文,下琢禽兽,形态逼真。另有记事石碑两通,高1米,宽0.85米,厚0.33米,上刻举人吴敦品撰“节妇汤刘氏行状”。 寺庙 《定远厅志·祀典志》载,厅有祠庙108处,其中观音庙5处,魁星楼11处,寺观40处,其它寺庙52处,多为清代建。今存极少,仅县城西北角的东岳庙、赤南乡坪落村的青鹤观等处保存着部分遗迹。 铁佛关 在今赤北区东南4公里与四川通江县交界处。清同治六年(1868)在此依山砌石,筑墙为关,因近有佛庙,故名。关长40米,高5米,石墙厚2米,关门上书对联一幅:“铁铸屏藩雄当蜀道,佛降龙虎威镇秦疆”。 石窟 在今池洋乡王二沟村西南1.5公里处。有窟一洞,系借岩石凿洞而成。洞高1.75米,宽1.8米,深两米。面积约3.6平方米,洞成卷拱式,中塑观音像一尊。趺坐莲台,双手捧净瓶放于胸前。身高64厘米,肩宽20厘米,座高17厘米。建造于清嘉庆年间。 清净寺至宝塔 清光绪五年(1879)建于清净寺庙门外。今为陈家滩乡周子垭缓坡耕地中。塔基平面呈六边型,每边长1.2米,共七层,中空。每层顶部六角翘首,通高12米,底层正面镶石碑一通,上书“圆寂恩师印善老和尚觉灵之塔”。另有两座小石塔,距其10米,呈“品”字而立,形状相似。 古戏楼 全县共有26座戏楼。其中县城内8座,分布乡下的18座,目前尚存的有泾洋乡周家营吕祖庙,碾子垭街,响洞子街各一座。 三、古墓葬 张预修墓 在今赤北区永乐乡新时村小学前,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1972年,新时小学建厕所时掘毁。1982年,墓主后裔屡次上诉,迫使该校将厕所拆除,并归还部分陪葬物件。现存墓穴遗址东西长5.4米,南北长6米。有墓碑三通并排,高2.2米,宽4.3米,上书张预修生平及建墓缘由。墓前6.5米处,立石旗杆两根,相距8.6米,有石狮一对保存完好。张预修曾为侯铨翰林院孔目,兼授军功六品职,御前登侍郎。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