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石碑今已查得92块。按朝代分:汉碑1、宋碑2、明碑5、清碑71、民国12、1949年后1。除五门堰文管所存41通、张骞文管所存4通、洞阳宫17通外,其余散存各地。 城固县现存石碑时代地址统计表 表史-1
┏━━━━━━━┳━━━┳━━━━━━━━━━━━━━━━━━━━━━┳━━━━━━━━━━━━━━━━━━━┓
┃ ┃碑 ┃ 时 代 ┃ ┃
┃ ┃ ┣━━┳━━┳━━┳━━━┳━━━┳━━━━━┫ ┃
┃ 地 点 ┃ ┃ ┃ ┃ ┃ ┃ ┃ ┃ 备 注 ┃
┃ ┃数 ┃汉 ┃宋 ┃明 ┃清 ┃民国 ┃1949年后 ┃ ┃
┣━━━━━━━╋━━━╋━━╋━━╋━━╋━━━╋━━━╋━━━━━╋━━━━━━━━━━━━━━━━━━━┫
┃ 合 计 ┃ 92 ┃ 1 ┃ 2 ┃ 5 ┃ 71 ┃ 12 ┃ 1 ┃ ┃
┃ 文 庙 ┃ 8 ┃ ┃ ┃ 1 ┃ 7 ┃ ┃ ┃碑存五门堰文管所 ┃
┃ 杨填堰 ┃ 7 ┃ ┃ 1 ┃ ┃ 6 ┃ ┃ ┃一通宋碑存五门堰文管所,其余存杨填堰 ┃
┃ 五门堰 ┃ 22 ┃ ┃ ┃ 4 ┃ 10 ┃ 8 ┃ ┃碑存五门堰文管所 ┃
┃ 五郎关 ┃ 2 ┃ ┃ ┃ ┃ 2 ┃ ┃ ┃碑存五郎关庙里 ┃
┃ 洞阳宫 ┃ 17 ┃ ┃ ┃ ┃ 14 ┃ 3 ┃ ┃碑存洞阳宫庙院内 ┃
┃ 朝阳洞 ┃ 6 ┃ ┃ ┃ ┃ 6 ┃ ┃ ┃碑存朝阳洞里 ┃
┃天明三孔石桥 ┃ 3 ┃ ┃ ┃ ┃ 3 ┃ ┃ ┃碑存桥头庙里 ┃
┃ 张骞墓 ┃ 4 ┃ ┃ ┃ ┃ 3 ┃ 1 ┃ ┃存张骞文管所 ┃
┃ 萧何墓 ┃ 4 ┃ ┃ ┃ ┃ 4 ┃ ┃ ┃三通存萧何墓院内,一通存五门堰文管所 ┃
┃ 樊哙墓 ┃ 1 ┃ ┃ ┃ ┃ 1 ┃ ┃ ┃碑存墓前 ┃
┃ 李固墓 ┃ 5 ┃ ┃ 1 ┃ ┃ 3 ┃ ┃ 1 ┃三通存墓前,一通存庙内 ┃
┃ 唐仙观 ┃ 1 ┃ 1 ┃ ┃ ┃ ┃ ┃ ┃1970年调陕西省博物馆 ┃
┃ 野鹤观 ┃ 4 ┃ ┃ ┃ ┃ 4 ┃ ┃ ┃碑存五门堰文管所 ┃
┃ 八蜡庙 ┃ 2 ┃ ┃ ┃ ┃ 2 ┃ ┃ ┃碑存建基岩庙内 ┃
┗━━━━━━━┻━━━┻━━┻━━┻━━┻━━━┻━━━┻━━━━━┻━━━━━━━━━━━━━━━━━━━┛
代表石碑有: 一、唐公房碑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县衙虽布告寻觅此碑不得。当年署城固县事王穆劝农,至唐仙观附近大树下休息,偶见荒烟蔓草中立一碑,即唐公房碑,移嵌于唐仙观墙上。1949年后仍置于唐仙观(今唐广初中),1970年调陕西省博物馆。 碑晕首,高190厘米,宽66厘米,厚17厘米,额下穿一孔,约10厘米。书分17行,每行31字,共507字。康熙年间可辨认者仅142字,余365字不可辨认。额篆“仙人唐公房碑”六字。此碑为东汉灵帝(168~188)中期刻立。 据专家考证,此碑为我国现存的汉碑之一,对研究我国碑刻和书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北京大学《秦汉考古讲议》全录此碑,作为教材内容。 二、杨从仪墓志铭碑 碑高223厘米,宽106厘米,厚20厘米,为宋碑。原置杨公祠内,后新生小学将碑砸成四节作房檐石。1976年县文化馆找到残碑,运回保存。碑文记述杨从仪生平事迹及战功,对研究宋金战争提供珍贵资料。 三、临池臆说刻石碑 为清碑,原存关王堡野鹤观,1958年生产队抬到库房放化肥,有些字已脱落。1980年文物普查中运存五门堰文管所。 《临池臆说》是张绳直的一部书法研究专著。张绳直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写成《临池臆说》。归里后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手书刻石,遗留至今。 《临池臆说》内容,前半部分推行“永字八法”之用笔后半部分评晋、唐、宋、元、明各书法家之优劣。民国时期,很多人专程来县拓此碑。 此外,天台山庙三清殿前有一通《梅花碑》,题跋为“岁次戊申林钟”即康熙七年(1668)六月。刻于前一年所立《重修三清殿记》碑阴,跋后有篆书“雪海”、隶书“谭公鼎印”两印章,为清顺治二年(1645)本县举人谭公鼎的手笔。梅花俊逸高妙,拨艺超群,当地群众誉为“镇山之宝”。“文化大革命”中碑被打破,经粘接复原,将碑阴转向正面,仍立于三清殿前。据康熙《城固县志》载:“天台山西北九十里,其西南则属南郑地”。又城固八景中有天台积雪,则天台山清初为城固地,后归南郑,今属汉中市。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