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16日,县政协秘书处,文史委员会和县志办公室联合组成10人考察组,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县志办公室主任郭鹏、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邹德明、县政协秘书处副秘书长杨浩民带领,到周至县厚畛子乡政府,得到副乡长焦彦文、乡干部胡宝才、杨开社等热情接待,杨、胡二人同往协助考查,往返四天时间,对老县城遗址及现状进行了初步考察。 (一)县城变迁 [CHAAD] 佛爷坪今为周至县厚畛子乡老县城村,包括都督河在内两个组,共40户、203人,原县城内住8户、50人。据咸丰元年(1851)《重修佛坪佛殿暨火神诸殿序》碑文载:“坪以佛名,志实也,厅东关旧有古刹,中塑佛像,代远无稽,未获考其所自,然厅民相传,佥谓佛坪之得名,实自此始云”。 佛爷坪为东西走向的山峪盆地,宽1公里,长约4公里,古骆道的中点。洋县县城至佛爷坪140公里,佛爷坪至周至县城135公里。东南距今佛坪县城袁家庄140公里,西距都督河5公里,离洋县华阳镇70公里。东北距周至县厚畛子乡20公里。据《佛坪厅志》载:“佛坪城道光五年,同知景梁曾始建”。此次考察发现城内村民牛启蔚门前一青砖,长约35厘米,宽10厘米,砖面刻有:“道光五年造,佛坪厅城砖。”与修城时间相符。城东西二百四十二步(427米),南北一百三十四步(235.8米)。周长三百九十五丈三尺四寸(1318米),基阔二丈(7米),顶阔一丈二尺(4米)。城垣内筑夯土,外围河石,间构石灰,基本完好,仅东门南侧、南门西侧灵泉处倾圯,可供人出进。墙基尚存,其余城垣内垮外塌,夯土如故。城门有三:东为“景阳”,西为“丰乐”,南为“延薰”,无北门。三门上俱有樵楼,今樵楼不存,基座砖砌尚在。门分外、中、内三道,卷顶。外小低,中、内宽相同,便于关闭防守;西门大于东、南二门,唯南门小,东门基座宽16米,门洞内宽3.7米。城门楼外垮中陷,无法测量。南门基座宽16.35米,门内宽3.5米,高内约3米,纵深13.3米,西门基座16.7米,门宽内4米,外3.25米,门高外3.05米,内4.2米,纵深13.4米,中间卷顶已塌,女墙全失,城门题额刻字,均已脱落,唯南门题额“延薰”的“延”字,依稀司辨。城内街道唯东西街一条,长427米,宽4米,现仅有旧街房两座,五间,其余城内居民住房均改造为瓦房。据村民说,城内原来到处瓦砾成堆,70年代大办农业时,才整理为旱地。 (二)考察收获 1、拍照。考察中天阴多雨,考察组抢时间,抓紧云开雨止的间隙,跑田野,登山坡,拍下了县城遗址和金石文物照片40多幅,留下了珍贵资料。为了在都督河寻找一通石碑拍照,考察组借来工具,自己动手,深挖细刨,终于找到“清官第一”碑。 2、拓印摘抄碑文。考察组走遍城廓内外署衙、庙祠遗址、田野、山坡、古墓和住户房前房后,场院、水道以及猪圈等处,翻挖、洗涮石碑、查看碑文26通,摘抄金、石重要碑文13通,拓印了涉及有关佛坪县建置沿革方面的碑文4通。 3、查核校正。(1)县城迁袁家庄时间原有两说:一是民国14年(1925),一是民国15年(1926)。经过此次考察、座谈,久居县城的77岁老人陈启智、75岁的张体秀、72岁的苏振鄂等回忆,县城迁到袁家庄应为民国15年八月(即1926年9月)。知事吴其昌从汉中开会回来后,将印带到袁家庄,县署设在县佐署。(2)郧天录杀死两个知事的时间,原有两说,一是民国11年(1922),一是民国14年(1925),陈启智等回忆:民国11年3月天黑前,郧天录率一帮人从袁家庄来,藏在附近山上,夜进城,入县衙,拉走卸任正在交手续的车正轨知事和新上任的张治知事,向袁家庄开发。走到财神岭,将两个知事杀了。县城百姓搬尸埋到西门外。车正轨家中闻讯,将尸体运回家乡;张治埋在西关,叫张公墓,两三年后才搬走,到现在那个土堆还叫张公墓。此后,半年多没知事,以后派来吴其昌。(3)湑水河发源在哪里?《佛坪厅志》载:“今水源在厅西十里都督镇以南杨家沟口,三泉并涌。形大如斗”。历来认为为此湑水之源水,实地考察,此非湑水之源,主河水数倍于三泉,正源应为距城东20公里的财神岭。 (三)署衙、庙殿遗址考 1、厅署;据《佛坪厅志》载:“厅署,在城正中,道光五年,同知景梁曾建,同治元年毁于贼,唯大堂并东西门房存。同治六年,署同知吕瑞玉重建二堂,光绪九年,同知刘瑛修复三堂及左右厢时,二堂亦欹补茸之。”据考:厅署在城正中街道北侧,宽20余米,纵长22.2米,建有大堂、二堂、三堂,唯大堂、二堂屋基尚在。进深12米,开间16米,三堂莫考,署衙基石尚在,虽经耕耘,有的位置未动。厅署大门口一对石狮托石鼓门墩尚存,石墩一对,署门外右有捐资姓名碑一通。咸丰元年(1851年)八月立。署东7米处,有道光十六年(1836年)修关帝庙记碑一通。 2、司狱署:据《佛坪厅志》载:“巡检兼司狱署在厅署右”,现仅有监狱围墙残存,基东西27米,南北21.5米。狱北有紫柏二株,高大挺拔,枝叶茂盛。 3、经制外委署:在城东门内北侧,遗址无存。 4、外委署:在城西门外。仅存瓦砾一堆。 此外,训导署、守备署、把总署、司狱署已成耕地,遗址未寻及。 5、文庙:在城东门内经制署之西,建筑物倾圯,唯存屏墙(照壁),长13.5米,高5米,巍然屹立,历经沧桑,保存完整。据《重修文庙、文昌宫碑记》载:“原址在城东南隅,道光十八年(1838年)改建今地。道光二十年(18 40年)建成”。中为大成殿,左右庑殿各七楹,后为崇圣祠三楹,大成殿前为大成门三楹,左右原各二楹,再前为棂星门。这些殿、厢、祠、门现俱倾坍无存。照碑后为泮池,半月形,中有泮桥,用砖石砌成,已塌,俗称“状元桥”。池东“德配天地”坊,池西“道贯古今”坊,庙西名宦乡贤祠五楹,俱无存。 文庙有石碑三通,一是《重修文庙、文昌宫碑》,上雕有盘龙,左右二龙戏珠,碑座埋土内,道光十八年戊戌孟冬立;二是《佛坪厅重修文庙并增置乡贤名宦碑》,二龙戏珠图纹;三是《重修文庙捐输人姓名数目支销碑》,额覆土中,立于祠碑南侧。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戊申仲春立。 文庙前石狮一对,石门墩一对,侧视呈曲尺形。 大成殿前踏垛垂带石刻一方,上雕盘龙。下左右双龙戏珠,浮雕工细,栩栩如生,紫柏一株,挺拔亭立,枝叶秀茂,庙前东侧城垣下有焚纸楼一座,三层石雕,四角重檐起翘,高2.1米,底座边长1.5米,须弥式,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建。顶层已搬掉,置石磊中,焚字楼两侧有行书联一幅“惜字凭心地,读书见性天”。 6、迎秀书院:在文庙西,舍宇夷为耕地,虽有瓦砾,不辨其址。有碑六通,半埋土中,文字残存不全。从东向西依次为:1号碑:《修文庙、学署、关帝、城隍庙、修大坪——袁家庄路碑》。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二月立。2号碑:宽长与1号碑同。道光二十九年十月立。3号:《设立书院捐杂碑》,道光三十年(1850)六月立。4号:《计开绅著各义商号碑》,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立。5号:《计开禁厢各义商捐数碑》,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立。6号:《捐廉姓名碑》,此碑侧置于瓦砾之上,无立碑时间,疑为它碑附属。 7、城隍庙:在厅城东关。《修城隍庙》碑文载:道光七年(1827年)建,初具规模,后经张屏山、孙亦园、昌春谷补茸。光绪二十一年(1895)开工重修,二十二年(1896)竣工。有戏楼,东西庑殿六间,照壁戏楼及正殿全无。殿地基内有石柱础11个,铁钟一口,高1.2米,底口直径1.00米,虎头钮,有四穿、脑围2.07米,下铸八壑口,身有八卦图纹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8个大字。下八格分铸有佛坪厅同知景梁曾和东南西北区义捐人姓名。为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铸造。庙前有紫柏4株,碑座一,残碑一,《重修城隍庙碑》一。 8、佛殿暨神殿:位于城隍庙西侧,殿宇占地:南北纵70米,东西宽约20米,据《佛坪厅志》载:“佛爷庙在关帝庙后”,“龙、火、虫神共一庙,在东关。”道光二十九年(1849)同知李梦愚修。碑文:“增廓(佛庙)并建火神、龙神、观音、财神、虫神殿,正殿三楹,左右配殿各一楹,火、龙、虫大殿三楹,东门外并修土地祠,修廓、新建诸神殿,历时三载”。碑勒时间:咸丰元年(1851)。《重修佛爷殿暨火神诸神庙序》石碑一通,二龙戏珠图纹,双面,背列义捐姓名。石像二尊,弃置地坎之上,其一尊高0.90米,肩宽0.45米,断头;另一尊高1.10米,肩宽0.45米,一腿曲,相传佛坪之名由此二石佛而来。石塔一座,“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唯留塔基座,呈正六边形,上六角起翘,五层,高度无法确定,宽径1.60米,壁上有五言谒语诗一首:“说破苍生活,决运往西行,弥陀极乐园,常闻般若香”。行书。笔力苍劲。殿前紫柏二株,殿址内有石柱础14个。 9、三圣祠:在城西北隅。祠宇残墙尚存。乐楼基址尚在。祠前有紫柏4株,殿址内有石柱础9个。石碑有二:一是《佛□□官置各处地亩暨重修乐楼碑记》,倒于址西。道光二十九年岁次乙酉蒙生斋五月立。字迹漫灭,其文不辨,仅存“毓英王世俊谨书”几字。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