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汉圁阳县址 县境秃尾河上游瑶镇北梁上有一古城遗址,内瓦砾数堆。建国前人们在瓦砾堆中拾得完整的汉代款式瓦当数枚,上有“延年益寿”、“长乐无极”等篆字。因《史记》中有汉“元狩三年(前120),又置朔方新秦中,翤置圁阳县属西河郡”的记载;《水经注》及《大清统一志》中也以县内秃尾河为圁水,故该遗址曾被初步确定为汉圁阳县址。但从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朔方刺史部图上看,圁阳县却在秃尾河下游。据此,有人又认为该遗址应是属于上郡的白土县遗址,待考。 温家河汉遗址 在距县城60公里的中鸡乡前鸡温家河畔台地,有一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遗址(现为耕地),遍地陶片、瓦片,水刷沟壕内还有兽骨、灶坑、板瓦、筒瓦,文化层厚达2米以上。其中瓦长33厘米,内饰麻袋纹,外施粗绳纹。该处曾有铜罐、铜矢出土,属汉代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魏银城遗址 位于县城南20公里的黄石头地村附近,土城遗址尚存。后魏文帝置石城于圁阳地,废帝改为银城。隋、唐仍为银城县,先后属胜州、雕阴郡,唐天宝元年改属麟州。 唐宋麟州城址 在县城北15公里处,现名杨家城。唐开元十二年(724)置麟州,开元十四年(726)州废,天宝元年(742)复置。宋改建宁军,又改镇西军,元代迁建于今县城东山(称旧城)。明正统五年(1440)复迁杨家城,八年(1443)迁建于川口。麟州城旧址筑在山上,西临悬崖,下为窟野河,北界草地沟河,东南皆山陵沟壑,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原城墙因年远日久已成颓垣断壁,但其夯土城墙形迹显然可见。城为长方形,南北1千余米,东西300米左右。由4座小城组成,各以土墙相隔,彼此有门可通。城外西北有深井2口,井口直径约2米余。据当地人讲:井深45丈(160米),皆凿石而下,底通窟野河床。现被碎石沙土所填。另有浅井2口,在城墙下,为石缝泉水,至今仍能使用。 麟州在唐宋时代是西北边防大镇。北宋时期,麟州处于契丹、西夏、北宋3大政权之间,固守麟州,东可拒契丹南侵,西能牵制夏人对鄜延及以西诸路进犯,南可保河东一带安全。因此,该城虽孤悬河西一隅,与延州(今延安)等地联系还得西渡黄河,绕道山西,一切军需物资都须由河东(山西)辗转供应,成为北宋朝廷的巨大负担,但由于军事形势的需要,北宋一直不惜付出重大代价固守麟州,且派名臣如司马光、文颜博、欧阳修、范仲庵等多次巡察。西夏李继迁攻占夏、银、绥、宥(今整个榆林地区)等州及河套大部地区,西面又攻下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进占宁夏一带,唯对东边的麟、府2州,虽屡次派大军侵扰,然均未能占领。 宅完门墕堡 位于高家堡东2.5公里山上,俗传为女王城,今尚有遗址。唐贞观三年(629)铁勒十一部自愿归顺,请置唐官,次年以拔野古部设幽陵都督府。肃宗乾元年(758)回纥遣使求婚,帝许幼女英宁公主下嫁,封磨延啜为英武毗伽可汗,设英宁府于此。据道光《神木县志》载,时有石并镌“英宁府”三字,今已失存。 宋横阳城 位于麟州城北7.5公里处,南有小沟即黄羊沟,宋时称横阳川。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置,今名黄羊城,盖因横阳与黄羊音讹故。1984年,在黄羊城内发现残碑一角,有“向者,随侍横阳……复持节一时之盛事”等字,又有酒瓶2,上镌“第一付将公用”6字,证明今黄羊城即宋时与麟州互为犄角的横阳城无疑。 宋太和县址 位于县城西南45公里。宋元祐二年(1099)设寨于太和沟南梁,金正大三年(1226)改设太和县,隶属葭州。元至元六年(1269)撤县为寨,并入神木县。现城垣、寨门基本完好,北门拱额上镌刻宋体“太和堡”3字。 宋吴儿堡 即今距县城西南25公里解家堡乡的王儿堡。据道光《神木县志》记载:土城旧址尚存,周围约3里,四方皆绝壑,外环以山,只有西北一径出入,极为险峻。宋乾德初,一度移麟州于此(新建宁军后才复迁杨家城)。当地人称为旧城。 永兴堡 距县城东北25公里处。隋属连谷县,唐归麟州地,宋改黑城儿。明成化中,巡抚余子俊遣镇羌(今府谷新民堡)指挥宋祥,移置土城于山上,周围2华里零25步,南面1门,楼辅8座。万历年间,巡抚涂宗浚以砖包砌。今堡内只有集场,仅存土城废墟。 柏林堡 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处。明成化初巡抚卢祥先置土城于山原,周围202步,东西2门,楼铺8座。万历三十五年(1607)巡抚涂宗浚用砖包砌。乾隆二十三年(1758)和三十五年(1786)两次重修。堡内东西街1道。今被沙淹,已成断壁残垣。 大柏油堡 县城西向25公里处。明宏治初首置土城于山上,周转292步,东、南、西3开门,楼铺12座。万历年间涂宗浚以砖包砌。堡内南北街1道,道光时已圯,今存遗址。 高家堡 县城西50公里秃尾河东岸。明正统四年(1493)巡抚陈缢贻始建,后由余子俊展修砖城。周围3华里零38步,东、西、南3门,楼铺15座。万历三十六年(1608)涂宗浚用砖包砌。乾隆十五年(1750)和三十三年(1768)知县祖德宏与方万年两次重修。内南北街1道,东西街1道,成“丁”字形,中有中兴楼1座,北城墙上有三官楼1座,东北有城隍庙1座。南门外十字街里许。今为高家堡镇。 元代神木县城 即今县城东山旧城。金置神木寨,元初立云州于神木寨。至元元年(1269)废州为神木县,十八年(1281)主簿王瑄迁县城于此。至明正统五年(1440)又徙县治于杨家城。今土垣尚存,周围5~6华里,有东、南、北3门,西临今城川。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