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在胜迹、遗址篇中附记当地文物外,其他地方也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殷商花纹铜壶、扁钟;秦汉时的鬲、鼎、瓦当;唐、宋时的铜镜、陶器、瓷器以及明、清时的铜、铁、瓷、竹木、书画等,总数达千余件。这些文物足以代表本县各个历史阶段和历史时期的文明,也说明西乡所在的汉江流域,是中华民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一、古生物化石 解放以前即屡有发现,但多散失。1978年,二郎公社韩家岭出土古剑齿象牙化石(缺根部及尖端),长105公分,根部直径10公分,尖部直径2公分,质地纯白、酥软,据考古人员鉴定,属第四纪晚期化石,距今约60万年。1981年杨河公社拱桥大队出土古象化石,计有门齿、肩胛骨、肱骨、肋骨、股骨、膑骨等12件,其中左肩胛骨长约90公分,重百余斤,门齿一截长10公分,重约30斤,洁白质纯,肋骨6根,最长者约120公分。此化石经西北大学古生物化石研究者鉴定,距今约300万年。1958年白龙塘乡白家坝村出土古河马上颌骨化石一块,质坚,外部呈黄黑,内部呈白色,腭骨上牙齿珐琅质呈绿色,密布神经,呈凸起网络状,年代待考。此外,还有骨骼齐全的鲫鱼化石、螺化石、螃蟹化石、石燕化石等,质地坚硬,纹理清淅,年代不详。 植物化石有二,一为草根化石,呈纯白色,直竖密植;一为树叶化石,叶面五瓣而尖,筋络、叶柄明显,均属珍品。 二、石器、骨器、骨雕。 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汉水考古工作队自1960年开始,在本县进行多次探掘和考察,发现牧马河及泾洋河沿岸的城关、杨河、板桥等地,有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为我国考古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资料。 三、青铜器 1962年在县城西郊望耕台出土战国时青铜壶、铜钲及铜戈等5件,草庙出土汉代三足圆形鼎一件。此外还有唐、宋、明、清的熏炉、鼎、锏、七星剑、龙泉剑等多件。 四、陶器 有周代陶鬲,汉代陶壶、陶俑及唐代镇墓兽等。 五、瓦当 有秦“卫”字瓦当,汉“长乐未央”及宋代的“龙”字瓦当等。 六、铁器 主要在桑园出土的汉代铁犁1件、明代铁盔1件。 七、金、银、玉器 收藏近50件,其中以玉壶、白玉钟、玉佩等较珍贵。 八、铜镜 馆藏15件,其中以汉代四乳镜、联弧镜及唐代的海马葡萄兽铜镜、云纹铜镜最为珍贵。 九、瓷器 馆藏119件,其中以唐代三足双耳白瓷鼎、水盂及宋代天蓝瓷碟、影清瓷盘,明代的冰裂纹瓷罐、龙虎斗瓷瓶等最为珍贵。 十、货币 最早的为秦“大泉五十”、汉“五铢”钱币,其余多为唐“开元”、宋“崇宁”、“元祐”、元“天元”、明“崇祯”及“太平天国”的货币,共重150斤。 十一、法帖、拓片 收藏586件,其中以秦李斯《峄山碑》、汉“石门碣”、“石虎碣”、晋“张朗造像”、魏“石窟寺碑”、唐“唐明皇碑”、“孔子家庙碑”及吴道子“观音像”等最为珍贵。 十二、印章、书画 收藏近百件,其中以汉代桥梁钮“军假侯印”年代最早,其余多系明、清及民国时名家作品,还有善本书214部。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