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城堡遗址 汉和帝永元七年(95),以县地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千户,设置平西城。《清一统志》云:“定远城在县南250步。”《寰宇记》载:“其城曰平西城,故城在县之南。”即今古城子(一说在今镇巴县城)。 西晋初至萧梁,西乡县治均在平西城。北魏正始元年至隋文帝开皇年间,西乡县改名丰宁县,县治丰宁戍,即今之峡口。隋炀帝大业二年恢复西乡县名,县治蒿坪山之阳,即今杨营乡之四季河。宋末元初,县城毁于兵燹,元末迁至今县址,已历500余年。 又有县北70里之七盘山,蜀汉时曾建汉王城于此,意在控魏,因当时蜀仅据有汉中、南乡一带,石泉以东,均属魏地。《西乡胜迹录》云:“故地尚存,但依据不足,尚待考证。”《元和郡县志》云:“故铁城在(西乡)县西(东)北80里,城在山上,言其险峻,故以铁为名”,其方位与里程与汉王城近似,疑为一地。 另据《太平寰宇记》,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设木马县,《清一统志》云:“木马城在西乡西南。”《图经》云:“上有山如马之状”,今峡口有马鞍山,故疑木马城即在峡口。 二、亭、台、楼、塔遗址 (一)射虎亭:清康熙年间,兵祸天灾频仍,县境荒芜,青溪、桑园、白沔峡直至城郊均有豺狼虎豹出没,伤及人畜,民心惶惶。知县王穆,招募猎人捕虎,先后三年获虎64只。康熙五十四年(1715)在县城西门外建亭立碑,名为“射虎亭”,今亭已毁,残碑尚在。 (二)望耕台:清光绪年间,牧马河自牛头山下奔流而北,经一里许与正流汇合,每遇山洪暴发,城郊一片汪洋,城池岌发可危。二十九年(1903)知县阎佐尧率民工修沙堤一道,长1254.4丈,引河水东移,即今河道。宣统元年(1909)知县林扬光倡农兴耕,动员人力在沙堤内挑田200余亩,并择地围篱,栽花种竹,杂植桃柳,中建一亭名曰“望耕台”。台座高6尺,砖墙木架,四面飞檐,东西窗棂嵌壁,石刻碑画一幅为“课耕图”,上题“教民稼穑”四字,门楹联曰:四面云山皆苍赤,一川禾稼半青黄。往昔每当春耕时节,地方官于此劝农,观尝麦青菜黄,故曰“望耕台”。台侧有“涟亭”及人工开凿池塘一口,可供游人泛舟采莲,其规模如今之公园。惜民国年间,洪水越堤而坍毁。 (三)魁星楼:后称钟鼓楼,位于县城中心。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教谕李世芳等在文庙之东初建此楼,供奉魁星,以倡文运。翌年,复得县令徐来聘资助,建成三级三层的高楼一座,清同治元年(1862)毁于兵祸,八年,复经王熙设计,将楼增高为四级四层,气势宏伟,光绪末年又毁于暴雨。民国4年(1915),知县俞玉儒再次修复,楼基以石铺砌,青砖标面,四面俱留拱门,通往四街,援石梯可登二楼,走廊四周,墙砌花状图案,二三四层均为木质结构,飞檐翘角,琉璃宝顶,外观秀美匀称,室内旋梯,可达顶层,极目远眺,山水田畴尽在眼底。钟鼓设于三楼,每逢朔望,钟鼓齐鸣,声闻全城。民国29年毁于邻火。今存照片一帧,可见此楼建筑之精巧。 (四)文峰塔:清同治九年(1870)乡绅以连年战祸,楼观被毁,认为有碍于地脉风水,遂于东渡营盘梁(现名塔坡)建一高4.8丈宝塔一座,塔身13层,六棱六面,顶有神龛,祭祀魁星。此塔倒影于牧马河碧流之中,为山川增色不少。1967年,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三、桥梁遗址 (一)通济桥:又名万年桥。在县城东南,面临波罗寺滩,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其式为三孔石拱桥,建造坚固美观,为本县古桥梁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至今畅通无阻。 (二)平政桥:在东关尽头,明万历二十五年建,今仍通行。 (三)三星桥:在下高川三星场南端西,俗呼高桥。清光绪十年建,初为木板桥,光绪末年重修,改建为石墩五孔,上铺石条,备极坚固,后毁于洪水,1981年重建石拱桥。 四、寺庙、祠宇遗址 (一)文庙:又称孔庙,在城内西大街。明洪武二年(1369)始建大成殿,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增修崇圣祠、明伦堂等。同治元年(1862)毁于兵祸。光绪三年(1877)重修,规模较前更大,计有大殿、戟门、棂星门、斋室、牺牲所、执事室、神器库等40余间,并按孔庙旧制建照壁一堵,嵌以石雕,极尽雄伟。另有泮池一口,筑石栏砖拱桥于上,人称:三步两墩桥。大成殿中供“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旁供4大圣贤,12大师,东西庑房供奉60贤人,其品祭陈设,均有制规,每年8月27日为光师诞辰,此日设祭,群儒毕至。 解放后,为中共西乡县委机关驻地,大部分经过改建,唯畔池、照壁尚存,五楹大成殿原为陕南各县规模最大的孔庙建筑,今虽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年久失修,业已坍圮。 (二)广庆寺:在县城东门内,初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元泰定元年(1324)重修,并塑佛像。清同治元年(1862)焚毁,光绪七年(1881)再修,至民国时已残败不堪,解放后为城关粮站驻地。 (三)普贤寺:位于城西90里的沙河镇茶条村,其地四山环抱,二水合围,创建于唐,废于元末。明宣德、正统年间(1428~1438)复建普贤殿,成化元年(1465)僧人募铜铸造普贤法师佛像,扩建佛殿、禅房48间。鼎盛时,寺侧有塔5座,大小铜佛像26尊,僧众300余人,为本县之名刹。清康熙中,毁于“三藩”之乱。建国后,仅余大雄宝殿及铜佛8尊,1958年,大炼钢铁中,铜佛以废铜出售。今为○一二工学院校址,现存明雕石狮一对。 (四)观音寺:创建于宋,原名草堂寺。明宣德年间(1426~1435)重修,改今名。成化年间(1465~1487)扩建。再经正德至嘉靖历时20年的维修,规模更见轩敞,其时有皇觉殿、神龙殿、祖师殿、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等数十间,每逢初一、十五钟磬齐鸣,香烟缭绕,为佛门胜地。清同治元年,大部毁于兵燹,经乡绅发起,于同治十一年(1872)再次动工,历经10余年,除修复原建外,增修魁星楼、金刚殿、送子观音殿及先贤殿等,并于庙前建石桥。民国后,在寺内办国民学校一所,今为水东初级中学校址。 另有一说,观音寺原址即汉之戚姬庙①。戚姬遭吕后残害后,乡人怀念不已,建庙祠祀,又因惮于吕后淫威,不敢明称戚姬庙,假托为“娘娘庙”,多年以后,人见庙中所塑者为女像误以为观音,遂流传为观音寺。据《胜迹录》云:曾有人于此发现古代砖瓦,其花纹形状颇似秦汉之物,群众亦信此说不谬。 (五)蒿坪寺:在县城东北三里许,初建于宋,后毁于兵灾。明成化年间有云游僧人至此,喜其山光水色,化缘重修,成殿宇后,复邀请精工良匠刻石佛像数十尊,神态逼真。清康熙及光绪年间,又两次维修,解放前已残破不堪,今更荡然无存。 (六)桓侯庙:庙在县城西关,俗称“张爷庙”,即蜀汉大将张飞,因其封侯领地在西乡,古已有祀。此庙重修于明正德四年(1509),自嘉靖十八年(1639)至民国5年(1916)又多次培修,庙内为两进三排大殿,门匾题为“汉忠显王桓侯庙”,后排大殿中,塑桓侯坐像,高9尺5寸,黑脸、短须、豹头、环眼、气宇轩昂,西庑竖有石碑10通,东西各五。民国末年,已呈残败,现仅存正殿三间,为兽医站利用,残碑一块,文为“张桓侯食采处”。 (七)城隍庙:原址在城内西大街东头,坐北面南。明洪武十三年(1380)创建,万历三年(1575)及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又经重修。阎罗殿有高大的城隍塑像,牛头马面、小鬼判官分列两旁,颇见森杀之气。两侧厢房,塑12曹官,后有寝宫,每年四月初八为庙会,唱戏祀神,极为热闹。1956年拆正殿,改建简易剧场。 (八)关岳庙、原址在广庆寺街西头,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原为关帝庙,同治、光绪间两次重修,有正殿三间,民国4年(1915),将关羽、岳飞同祀,改名为关岳庙,择春秋二季之第一戌日为祭祀日。解放后,因地当街衢,影响交通,将前半拆除,后殿现为城关派出所利用。 (九)清真北寺:位于城内北后街,是本县最早的一所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清雍正元年(1723)、嘉庆二十一年(1816)两次重修扩建,后于道光、咸丰及民国年间又多次维修。解放后,有过几次补修,1984年,各地教徒资助万余元,修复一新,大门上书“静宁寺”,主体为拜殿,高大宽敞,明三暗五,三楹两进,南北配房12间,回廊朱栋,均作雕饰,过厅四间,组成四合大院,幽雅净洁,为教徒及游人所乐往。 五、古堰渠 (一)金洋堰:自堰口引泾洋河水,由南向北而转西,全长17公里,于文峰塔下注入牧马河,是本县修建最早的一条堰渠,始建年代不详。有资料可考者为明景泰二年(1451)复修,清代、民国历经浚修,至今仍为本县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旧志云“作堰之始无考。”现据有关史志提出创修三说备征: 1、据《汉书》载: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接受汉王封号来汉中就国,采纳肖何等建议,推行“养其民”的政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以备军需民粮。汉中盆地较大渠堰,如山河堰、五门堰、杨慎堰等均创修于当时。《汉中地区名胜古迹》称:“汉山河堰是汉中地区最早有史可查的水利工程。”金洋堰或亦创修于西汉。 2、据《三国志》,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屯兵汉中,劝农讲武,实行耕战,对西汉古堰“踵迹增筑”。西乡时为蜀地,金洋堰或即始于此时。 3、南宋时,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以秦岭作屏障,阻止金人南侵,汉中地区为抗金基地,吴玠与金兵大战饶风关,往返均经西乡。据《宋史》载:“乾道七年(1171)吴玠修六堰,营大小渠六十五,宣力最多。”“璘至汉中,修复古堰,灌田数千亩,民甚便之。”本县板桥乡板桥湾街金洋堰西岸大路边,原立一巨石人头像,民称“吴玠头”(后讹称吴起头),此石至今尚在,很可能此堰为吴玠或其部下创修,人民竖石像以念其功。因此,金洋堰之创建当不晚于南宋。 (二)圣水堰:自堰口小峡出,至古城下坝。据《分水碑》记载,此堰原名侯家牌古堰,兴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 (三)鲤鱼堰:堰头在城西10余里牧马河弯道上。此堰久修不成,今仅存残坝遗址。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