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 □文/图 吴妍子
隋唐时期,社会稳定,民族融合,国家繁荣昌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东到日本、朝鲜,西至罗马、阿拉伯,各国使臣、商人沿着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长安,不仅带来了他们的奇珍异宝,也将各国特有的文化带进中原,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爆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辉。其中,铜镜在经历了两千五百年的积淀后开始进入繁荣发展的黄金期,形制多变、制作精巧、题材新颖、纹饰繁复、风格独特,蔚为大观。不但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的发达,也从侧面展示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有一面海兽葡萄镜,圆形,直径为16.8厘米。此镜镜钮为伏兽形,镜缘有一圈花瓣纹做装饰,中间一圈凸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葡萄和叶蔓铺地,越过凸弦纹布满镜背。内区有姿态各异的四只海兽攀援逐戏于葡萄叶蔓之间;外区有鸟雀飞舞于葡萄的枝蔓叶实之间。这种画面是唐代铜镜中最富魅力的图案之一,主要流行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以圆形为主,镜背纹饰以蔓枝葡萄和逐戏海兽为主,简配飞禽、蝴蝶。据考证,海兽即为古代的狮子,称“狻(suān)猊”,这种动物“如彪猫,食虎豹”、“即狮子也”,它与葡萄一起在两千多年前由张骞“凿空”西域带回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蔓枝葡萄藤长叶茂、果实累累,几只海兽匍匐逐戏其间,这两个来自域外的物种由铸镜师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将它们镌铸于铜镜之上,不仅在造型上写实、生动,富有装饰性,更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最好见证。
(作者系大唐西市博物馆馆员)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