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统治者,常把陵园作为王权的象征。秦始皇初即秦王位时(秦王政元年(前246)就开始在骊山修建陵园,直到他50岁死去时,历37年,还未完全竣工。《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初即位即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其地宫“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为膏烛,度不灭者久之”。《汉书·刘向传》又说:始皇陵内“石椁为游馆,人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且陵园甚为广阔,封土堆亦甚高大。《汉书》:始皇陵“上崇三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博物志》:“高数十丈,周回六七里”,而《两京道里记》则说:“陵高一千二百四十尺,内院周五里,旧有四门,外城周十二里”。这些说法虽不尽一致,但其陵区之大,封土之高是可以想见的。近年对始皇陵已作了全面勘察,证明古籍的记载并非过分夸大。 据史料记载,始皇陵曾经数次被毁。《水经注》说:“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据此看来破坏是相当严重的。五代后唐时的温,他以搞军费为名,遍挖关中帝王陵墓,使秦始皇陵又遭破坏。到宋代,对秦始皇陵曾进行过维修。《帝王世纪》载: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宝三年(970)九月,曾诏修关中27帝陵。“临潼奉诏修者秦始皇陵也”。到1948至1949年初,临潼解放前夕,国民党企图负隅顽抗,以秦始皇陵作一高地,在上面遍挖战沟,东西北角筑建钢筋混凝土碉堡掩体,并且在陵上掩埋伤兵,致使始皇陵表面面目全非,使陵区受到一定破坏。由于历史上的破坏,目前,陵区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但地宫内部破坏情况如何,尚需逐步勘察。据新近考察,地宫秘密已有相当的揭示。(具体情况后述)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秦始皇陵这一古迹的保护,非常重视。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秦始皇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1964年树立保护标志。1974年春,在秦始皇陵外城东城垣约1.5公里处,发现了“兵马俑坑”等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1976年9月,国家拨专款在一号俑坑上修建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 据近年考察所得,将秦始皇陵情况概述如下: 一、规模与形制 现已探明,始皇陵园为二重城,为南北向的长方形,正门向东,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940米,周长6210米,面积203.51万平方米(约合3052亩余)。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3870米,面积78.59万平方米(约合1178亩余)。封土堆,位于内城南半部,呈覆斗状,其基部略为正方形,呈波浪式起伏向上,若山峦之重叠,经用高程导线测量方法实测,周长1440米,底平面积12.9万平方米(约合193亩余),以陵碑底起算,高47.6米。外城4面各有1门,内城东、西、南3面各有1门,北面有2门,各门顶与内外城的四角都有阙楼,原建虽已破坏,但遗迹仍可见。1974年,在距陵园外城东城垣约1.5公里的西杨村南隅,发现巨大的兵马俑坑,接着又在陵周围发现了铜车马坑、陪葬墓、刑徒墓、马厩坑、杀殉坑、石料加工场及陶窑等一系列陵区遗迹,还探明了陵区拦洪大堤——五岭遗迹。《水经注》所谓:“旁行周回三十里”,当是包括这些遗迹而言。今据探查到的范围,西到五一二医院,东至代王镇,南至骊山脚下,北至鱼池湾北,东西南北俱各7公里余,总面积约达50平方公里。 二、地宫情况 秦始皇陵规模宏大,且地宫极为豪奢,史书记载略如上述。但究如何,尚难详知,加之汉班固在《汉书》中有关项羽入关掘陵盗墓、牧童进入地宫失火烧掉棺椁的记载,及此后亦有破坏的记述。这些说法代代相传,似成定论。如果真是如此,则其地宫将成为一片毫无价值的废墟。为了探清它的虚实,陕西省组成了“秦始皇陵考古队”,自1962年起就对陵区进行勘察。兵马俑坑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地宫探察的极大兴趣,加速了勘察的步伐。几年来,考古队在25万平方米的陵墓周围钻了300多眼探井,发现由黑垆土、棕色土、黄土等混合而成的五华土回填形成的地宫宫墙,土质为粉状,土层结构清晰,未见人为破坏现象。考古队曾对4万多个点钻探试掘,终于找到了始皇陵地宫。在现存的秦始皇陵封土堆下,找到了地宫宫墙和通往地宫深处的甬道。地宫轮廓是长方形,长约460米,宽约400米,面积约18.4万平方米,大于现在封土堆的底平面积,地宫东北西三面,都有通往地宫深处的甬道。东面5个,北面1个,西面和南面还在勘探中。考古队探察秦始皇陵封土堆,只发现有两个盗洞,位于陵西铜车马坑通道部位,直径90厘米至1米,深不到9米,未能接近地宫,整个封土的土层均为秦时原状,专家们认为封土堆的土层未被掘动,地宫宫墙未见有被破坏痕迹。考古工作者还用仪器,对陵园及周围的含水银量进行了多次取样分析,发现地宫中心弥漫大量的水银气体,分布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他地区则无),地宫内水银分布有一定规则,构成几何图案,它可以反映地宫的部分结构。这些发现证实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墓中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以及其他有关描述基本上是可信的,而班固关于项羽掘墓和牧童焚烧地宫的说法可能有误。据此,考古工作者确认,秦始皇仍在地下宫殿中“长眠”。秦始皇帝陵陵园平面与遗迹分布图 三、陵区附属建筑遗迹 兵马俑坑 1974年春,埋藏地下两千余年的三个大型兵马俑坑,以它造型之大,塑工之精,年代之久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威武严整的军阵再现于世。兵马俑坑西距秦始皇陵东外城墙1225米,与秦始皇陵园内城中间靠南北向墙的东西墙成一直线。 〔一号坑〕 东西长210米,南北宽60米,面积126万平方米,东、西门道各5米,南、北门道各3米。门道斜坡形长7.5米,宽3.7~4.2米,深0.5~4米。坑内有夯筑10道各宽2.5米的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周有回廊的大型坑道建筑。东廊南北长60米,宽3.45米。南北两廊宽1.75~3.25米。坑底用大型条砖墁地,隔墙两侧立壁柱,柱头置枋,枋上密棚木板,板上铺席,席上盖20~30公分厚的胶泥。预计可出兵马俑6000多件。三号兵马俑坑示意图 〔二号坑〕 1976年5月发现,位置在一号坑东端北侧,两坑相距20米,平面略呈曲尺形,东、西两边各有3个斜坡形门道。北边一个斜坡门道,坑东西长96米,加上两端门道总长124米,南北最宽处84米,加北 门道宽为98米,坑深5米,大体可分4个单元。建筑结构较一号坑复杂,营造方式与一号坑相同,试掘方内已出木战车11乘,陶车士俑28个,将军俑1个,拉车马67匹,骑兵俑32个,鞍马29匹,步兵俑163个,其他文物1929件,估计全坑可出战车89乘,陶质车士俑261个,拉车陶马356匹,骑兵俑116个,鞍马116匹,步兵俑562个。 〔三号坑〕 1976年探出。它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两坑相距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平面呈形,东西长17.6米,南北宽21.4米,面积520平方米,深5.2~5.4米。东边中间有东西长11.2米,宽3.7米斜坡形门道一个,结构、营造方式与一、二号坑同,坑内布局分为3个单元。 铜车马坑 铜车马坑位于封土西侧20米处(原压于封土下,因昔时取土而露于外),是一个大型陪葬坑。1980年冬试掘了5个过洞,这是最北边的一个。此过洞东西长11米(包括东西二层台),宽3米(包括北二层台),南有夯土墙与南过洞相隔,过洞长7米,宽2.2米,置一木椁,两乘铜车马一前一后面西置于木椁内。 寝与庙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皇帝元年,下诏增修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令群臣议尊始皇庙。”“天子仪当独奉酌祀始皇庙”,“以尊始皇帝庙为帝者祖庙”。所谓寝庙,《礼记·月令》寝庙《疏》谓:“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予墙,寝制为室而已”。《汉书·韦贤传》:按汉仪规定“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四时上食;庙,岁二十五祀;便殿,岁四祀,又月一游衣冠”。根据始皇陵出土陶文,始皇陵的管理机构中不仅有左、右食官之设,又有庖厨之备,食官乃是供奉饮食之官,证明秦始皇陵中确有寝、庙建筑。1977年春于封土堆正北清理了东西在一直线、中间又有公墙所隔的建筑遗迹,则可能是文献所说的有东西厢和予墙 的庙一类的建筑遗迹。1980年秋在始皇陵封土两侧出土了两乘大型铜车马,杨宽教授认为秦始皇陵园中的寝庙即在其处。 马厩坑 马厩坑解放前已有发现。解放后1962年前在陵东上焦学校西土壕中发现两座,1970年在上焦村北发现一座,1972年冬和1973年春,分别在上焦学校北、杜家村西北清理了5座。1976年2月,秦俑考古队在南起杜家村,中经上焦村,北至西孙村,南北长达1500米的地区内,探出了3行密集排列的马厩坑80座。坑有方形、长方形、平面呈梯形多种,分马厩和俑坑两类。马厩坑内葬马1匹,陶跪坐圉夫俑1件,及生产工具、盆罐等。俑坑内有陶跪坐俑1件,生产工具、盆、罐不等,已清理马坑28座,俑坑3座,俑、马同坑6座。1977年7月至1978年3月,在内城西门外南侧,内外城间也发现一组类似的陪葬坑,北距西门130米,东距西内城墙20米。南北共3行,东行6座,中行17座,西行8座,间距3~10米,行距4.2~6.9米。中间一行为瓦棺葬坑,已清理4座。(瓦棺葬坑2、俑坑2。) 陪葬墓 1976年10月探出17座陪葬墓,位置在陵东侧的上焦村西,西距陵园东外城350米,东距马厩坑5~10米。墓向东西,南北单行排列,间距2~15米。1976年10月底至1977年1月,试掘了其中8座,墓形均为带斜坡道的甲字形土圹直穴,其中方圹墓两座,由斜坡道、方形土圹、壁龛或耳室构成。方圹洞室墓6座,由斜坡墓道、方圹墓室和壁龛组成,深5~7米,1棺1椁,有男有女,年龄10~30岁左右。尸骨有的四肢分离,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右颞骨上插有箭头,殉葬品多寡不同。出土有金箔4件,银蟾蜍1件,铜剑1件,标枪头1件,翼形铁链铜镞14件,三弦钮镜1件,桥钮三台,印2枚,印纹阴刻小篆“荣禄”、“阴”字样,带钩3件,铃1件,半两钱1枚,匜1件,策1件,铜环1件,铜泡8件,三角形饰物2件,甑1件,釜、鍪、勺各1件,还有铁锛、斧、灯、马御,以及生活陶器64件,玉璧、璜各1件,骨片、圆形环饰、贝饰各13件。《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均记有秦二世在赵高的唆使下对诸公子及大臣大加杀戮的事实,并述及公子高愿葬骊山。《李斯列传》载:“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于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公子高“请从死,愿葬骊山之足”。据此,这些陪葬墓当为秦始皇诸公子及诸公主之墓。 刑徒墓地 刑徒墓位置在赵背户村西,东距秦始皇陵封土堆1.5公里。1979年12月发现,1978年在此墓地西约500米的姚池头村北也有发现。赵背户墓地南北长180米,东西宽45米,面积8100平方米。初步探出墓葬114座,清理了其中24座(其中有汉、唐墓10座)。墓作3行排列,西边两行东西向,墓间距0.2~1米,墓均土圹竖穴,大墓坑长10.6米,宽1.1米,距现地面1.2米~1.7米。小型坑居多,一般长1.1~1.76米,宽0.5~0.76米,距现地面0.2~0.76米。共出骨架100具,68具为侧身屈肢葬,俯身屈肢葬10具,仰身屈肢葬15具。32座墓中,3具女,29具男(两名儿童,余为壮年)。出土文物:锸24件,锛3件,錾4件,凿、镰各2件,穿5件,刀2件,陶器有钵4件,罐、瓮各1件。 地面建筑 地面建筑早已毁圮,但遗址尚在,多密布在陵冢之北的内城中和西外城与西内城间。已探明:封土北偏西有大型建筑1座,东西宽57米,南北宽62米。1977年春,在陵冢正北的临马路清理了4座。在东西一条直线上,并且每两座各用一宽大的夯土公墙,二号与一号公墙宽3米,三号与四号公墙宽8米,此公墙与北内墙相接,将陵园北分为东西二区。一号基址:破坏严重,面目不清。二号基址:保存较好,座东面西宽3.4米,南北长19米,面积64.6平方米,地面距地表1.2米,基址南半部有用片石砌成的凹形路面,宽50厘米,北部正中有一条宽0.5米的片石面甬道直通室外,残长13米,其址偏南部位是西向的门道,长5.3米,宽1.6米。两壁有壁柱,距地面2.5米,低于室内地平0.85米,门道残墙高0.8~1.05米,壁以粗草泥墁底,细草泥抹面,再涂以白粉,门口北壁砌卡1.64米的石板1块,门道东端伸及室内,南边用两块石板拼砌,沿东壁石下平铺石板3块,北面是阶石,一石两阶,两石四阶,上阶入南室则东转南折北达。三号基址:宽9.7米,残长3.5米,壁残高0.3~0.4米,南端用石板铺地,靠东、西两壁各有宽0.89米的曲尺形片石路面,南伸内折与石板地面相接。四号基址:仅存一小段,宽4.3米,残长2.6米,东壁下有片石路面一条,西壁下有卵石路面一条,各宽0.5米。1982年,在西内外城间,临马路南发现一建筑群,其中1座的地面全用大块片石墁铺,两边有规整的柱石,从出土的陶文,知此组遗存是供奉饮食的食官的居区。陵北1.5公里渔池弯的一座建筑,在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600米的范围里都发现有大片的夯土。陵东4.4公里的石张村,有一座残高7米的夯土台,此台应是东门之阙。 石材加工场 位置在陵园西北角城外的郑庄村南,西至砖房村,为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500米,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的石材加工场。解放前这里巨石遍地,解放后,虽经毁除,但地下仍有残留,种稼禾难生长,这里至今还有一些石水道的成品、半成品,当为修秦始皇陵时加工的石材。1973年以来,陆续在砖房村东探出南北长30米,东西宽2.5米的两排房子,两排房子间距19米,在打石场的南边也发现3座房子遗迹。石场内出土的有铁颈锁、脚镣、铁锤、凿、铜戈、镞等文物。 陶窑区 陶窑区位置在秦始皇陵西外城外,赵背户村北,东距外城250米,计发现4座。一号窑,北距临马公路90米,平面呈三角形。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4部分构成。窑门向北,高1.9米,宽0.73米,长0.5米,门内是火膛,长1.3米,窑室地面由南壁至火膛作斜坡,窑顶距地面1.2米,底距地面3.1米,窑东壁长3.3米,西壁长3.6米,南壁长4米,靠东南角处有一宽0.33米的方形烟囱。二号窑,在一号窑西南侧15米处,三号窑东距二号窑25米,平面呈圆形。四号窑,西距一号窑132米,东距西外城250米,平面略呈长方形,门向东,南、北两壁及两壁下有环形火道,西壁有烟囱3孔。 拦洪大堤 《两京道里记》:“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峰侧有大沟名曰大水沟,始皇陵园不偏不倚,正好与之相对。为免除水害,陵南修有拦洪大堤。《博物志》说:“此陵虽高大,不足以销六丈冰,背陵障,使东西流”。现已探明:这条土堤作西南、东北走向,首起大水沟口的陈家窑村南,中经杨家、杜家、季家村南,尾入渔池水。总长约1500米,宽40~80米,高3~18米,夯层厚0.6~0.8米,底层不平整,系依自然地形覆土夯筑,当地人名此谓“五岭”。 四、出土文物 大型彩绘铜车马 铜车马两乘,每乘车驾4马,车上各有一御官俑,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真人之半。 〔铜车〕 两车均系单辕,长2.5米,辕端有铜衡,衡缚2轭;车厢近似方形,宽1米,进深1.2米,以二号车为例,车马通长328.4厘米,高104.2厘米,双轮单辕,舆(箱)凸字形,上有拱顶车盖(箱顶棚),1衡2轭。 〔服马与骖马〕 服马2(俗称辕马),左服马高66.8厘米,长114厘米,重212.97公斤,右服马高65.6厘米,长110厘米,重180.7公斤。 〔铜御官俑〕 1件,跪坐于前室,高51厘米,重51.99公斤。头戴冠,着右衽交襟长衣,腰束带,带左佩一柄长25.4厘米扁颈首剑,俑面部丰满,双眉弯曲,二目前视,有稀疏须,两臂前伸,手半握拳而执辔。 木质战车 木质战车因年久远,或被烧毁或已腐朽。今仅从遗迹管窥其大致结构。以二号坑出战车为例:车为单辕压于车舆之下,辕首为锥形稍扬起,全长370~396厘米,径6~16厘米,衡横缚于辕,两侧缚轭,舆为近似长方形,宽110~115厘米,箱前有5根立竖矩形小格5层,两侧车辅有立柱8根,柱或方或圆,高约30厘米。车后有门,宽约60厘米,车舆彩绘菱形花纹,车轴长250厘米,径8厘米,有铜辖、辔,车轮径180厘米。推算每轮有辐30根,车毂长30厘米,径14厘米,伞盖已朽坏,每乘车驾4马,两服两骖。 大型陶俑 大型陶俑身高一般1.75~1.96米,且有彩绘,从兵种看有步兵俑、车兵俑和骑兵俑三类,步兵俑有跪射、立射和战袍、铠甲俑。车兵俑有御手俑和车士俑。从职务分有将军俑、武官俑和武士俑。
[1] [2] [3] [4] 下一页